郎咸平吧 关注:75,776贴子:3,384,723

号外红楼梦非曹雪芹原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旧时真本红楼梦(一) 原本《红楼梦》被迷失的28回的内容!文学红学红楼梦石头记发现分类:红学文学界重大发现!旧时真本红楼梦原本《红楼梦》被迷失的28回的内容!(一)作者:吴梅村、严绳孙(王晓丰点评)发布时间:2013-02-20简介:“曹雪芹”真的是《红楼梦》的作者吗?不久前,一位安徽的藏家公布了家藏的《石头记》80回以后的28回内容,这极有可能就是迷失的“旧时真本”《红楼梦》!而不是续书,此本现在被人称为“何初本”或者“吴祖本”,相信这将成为此书成书300多年来最重大的事情!本人结合前80回的伏笔和“脂批”,在每回回后对该书的真实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点评。这个本子能够解决几乎“红学”研究中遇到的所有重大难题,包括作者是谁、成书时间、创作目的、脂砚斋、脂批、畸笏叟以及主要人物的结局等,彻底否定了红学家一百多年来的理论,相信中国将引发一场“红学大革命”!也将为所谓的“纪念曹雪芹近世250周年”的活动增添幽默的一笔。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6-07 05:50回复
    何以见得,看新素材而忘记现有的不合理方为上策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6-07 07:16
    回复
      2025-05-15 00:12:23
      广告
      本来就不是续,所谓的红学家,故事外的人,再怎么研究,除了看戏,不可能懂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5-06-07 07:29
      回复
        红楼梦可是我汉家真传,大尧舜系正声,当然这和外国小说没有可比性,就像刘心武说的这种千里伏脉的写法世界独一无二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6-07 07:33
        回复
          这本书,如果不是能看见未来的人,写不出来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5-06-07 07:34
          收起回复
            我们现在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文化传统还是要保留的,如果我们都不能体认作者的情怀,难道指望韩国人体认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6-07 07:42
            收起回复
              从何初本后28回来看,作者显然是反清复明 汉族历史上数次被少数民族大规模入侵国破家亡,君不见扬州三日 嘉定十日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6-07 08:00
              收起回复
                还遗漏的文字,藏本也是凭感觉进行了添写,所以应该说这个本子与原本差异很大,文字上是很不可靠的,估计也就有七到八成的原貌,但幸好故事框架还是可靠的!我还有一个很惊奇的发现,后二十八回一共将近23万字,而且这还是不全的,少了不少内容的情况,即使是这样,每回还平均达到8100字!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前八十回的平均数远低于此!大概只有7000多一些!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前八十回也是个删节本!这个删节是不是书中提到的“曹雪芹增删五次”中的删节还不清楚,但肯定前八十回中去掉了很多内容。我跟藏家提到这个问题,他肯定了我的猜测,说他手中的前八十回中有大量的异文,而且给我介绍了一些,这其中包括“秦可卿之死”的细节,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的异文等,可以说这些情况都能证实这个本子的真实性以及很特别的地方!  还有一点,就是此本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此书的真正作者和成书过程,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讲出:《石头记》的原作是江苏太仓的吴梅村!创作于1660年前后,1690年前后,他的几个朋友组织起来,对其进行了加工创作,后又几经曲折,被什么人删掉了八十回以后的文字,而前八十回中的内容也被删掉了很多,又有人在手中有后二十八回的基础上续出了后四十回文字,流传至今!遗憾的是目前藏本因个人问题不想公布此本,但因为原本和过录本目前还都存在人间,所以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我们会目睹其真容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6-07 08:21
                回复
                  2025-05-15 00:06:23
                  广告
                  有这种事?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5-06-07 08:27
                  收起回复
                    在本书最后一回里终于出现了“金簪雪里埋”的故事,让人又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于第五回判词中“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含意,红学界一直很有争议,主流红学家认为“玉带林中挂”是指黛玉对宝玉的牵挂,而“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与宝玉结婚以后,特别是在宝玉出家后,只能独守空闺受冷落的写照,居然还有人称这是形容宝钗死在了自己象“雪洞”一样的房子里!这样的解释是典型的望文生意的手法。如果仔细研究一下第五回其他人的判词,就能看出一些规律: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6-07 08:34
                    回复
                       我们可以看到,判词中提到的不是这些人物死亡方式就是活着的结局,有哪一个是说这两种情况之外的类似于“牵挂”这样的心理状态或者受冷落处境呢?对于“金簪雪里埋”的理解,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金钏的故事,在第三十回里金钏跟宝玉调情的时候说过一句:“金簪子掉在井里”,结果金钏后来就跳井了!应该说这个伏笔很简单、很直白,其结果也没有拐任何弯,也没说金钏的结局象是生活在阴冷的井里一样。那为什么“金簪雪里埋”不能按类似的方法去理解呢?  在“蒙府本”第五回的“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旁边有一条批语:“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这是什么意思呢?“皆非生其地之意”就是说这两句判词是指这不是黛玉和宝钗活着时候的情景,而是两个人的死时的情景!我们现在从这个本子上来看,这条批语说的毫无疑问是很正确的!  薛宝钗是金命,从五行来看,金命之人应是旺于秋,囚于春,绝于夏。她身边的丫头莺儿是春日之鸟,而杏在夏天成熟,而春夏皆对宝钗不利,这两人的名字均暗示宝钗的结局是“囚绝”。因为夏五行属于“火”,而火克金,这两人的名字均暗示宝钗的结局不好,也暗示了宝钗的结局。  作者对于宝钗结局的描写,既要服从于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想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大家知道宝钗的形象是在影射满清,宝钗这样悲惨地死去,也就是作者对满清的诅咒,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文人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6-07 08:35
                      回复
                        我只想说,红楼梦之所以有名气,不单单是因为文笔好,思想高,最主要的是因为它破朔迷离的情节。要是一开始就说明白,也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即使知道这本书的原版,我还是希望看到各学界研究红学的人孜孜不倦发表自己见解。因为,让中国人思考的东西不多了。


                        来自手机贴吧28楼2015-06-07 09:08
                        收起回复


                          29楼2015-06-07 09:40
                          回复
                            宝钗吧欢迎你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15-06-07 1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