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荟萃吧 关注:34贴子:448
  • 3回复贴,共1

我与文玩——记我与文玩的“杂七杂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家史铁生有文《我与地坛》,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放。地坛是史铁生的避难所,是他的心灵归宿,又是重生之地。在那里,他可以忘记自己身体的残缺;忘记母亲的疲惫,以及自己那个被“上天”残虐的心。而同时,地坛应该感激史铁生,是史铁生的缘故,才使地坛这件“死物”才有了价值,亦或说有了生命。
那么,玩家与文玩呢?想必亦然如此。无论是手串、把件,还是吊坠或者摆件、书画,它们在玩家眼里是有生命的,是精神寄托,是从一而终的知己。然而,在世俗人眼里,文玩只不过是廉价的植物种子和可以投机倒把卖钱的商品,充满了铜臭,剃掉了文化。
当然,我不是玩家,我只是喜欢文玩的普通人,就像只是这段文字的作者,而不是作家一样。


1楼2015-06-07 15:06回复
    第一次接触手串是很早以前的事,这件事隐隐约约有,但是不那么明确,什么品相基本已经忘却,更记不起把它遗弃在了什么地方。真正以文玩的心态去对的是一串108颗的白玉菩提根,先来了菩提根后,自己选的配珠;接着小叶紫檀、金刚菩提、蜜蜡南红,以此入手。许多人说“一入文玩深似海”,只要看到就想买。我也是这样的心态,单小叶紫檀20mm的念珠我就已经入手了三件;加上其他一抽屉的手串把件,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把玩。多了,它只是一件闲置的物品,更甚者就好比大街上的流氓狗、流浪猫。不如早些为它们寻一家爱它们的下家,免费赠与人家,也算是为自己积的一段功德。
    想透了,就严格管制自己,尽量别再入手。就算是自己一眼钟情、财力所支的物件,也最好考虑几日再入手。我认为大多数真正热爱文玩的都是感性的性情中人,感性的人爱干感性的事儿,例如冲动消费。


    4楼2015-06-07 15:55
    回复
      2025-05-19 06:47:55
      广告
      手串是把玩的艺术,把玩的是玻璃质感的自然包浆,由木材、种子,慢慢石化、玉化,一段时间一种变化,变化着的手串,因为日子久了,慢慢有了灵性,越来越可爱;玩家也就愈来愈爱不释手,千金不换。
      在世俗的生活里,活出一分坦然;在众人追逐名利和欲望过剩的年代,独享一份静谧。
      一次,周末没事,我一个人去上海老西门东丰台路古玩市场溜达,看了一双小黄杨木的小鞋,10元入了。走到另一家木雕前想入一个木盒,店家热情,让去内部店里看看,我随店主进去,一屋子玉件。我们谈了一会儿。我说现在年轻人爱文玩的不多,都只顾着上班下班。店家说,他们也是迫不得已,大都是农村出来的,大学毕业不容易,得赚钱买房,老家的父母也需要钱啊。我觉得店家说的有几分道理,也忘了自己同为年轻人,每天基本上也是上班下班。我未结婚,没买房;不还是抽时间在文玩街上转。我认识的一批爱文玩的都是年轻人。当然,我不说“理由就是借口”这样极端的话,只能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是不违法、不违背道德伦理,每条路都是对的。生活没有错与对,只是走得路不同。


      5楼2015-06-07 16:11
      回复
        任重道远是坦然,看淡才能保怡然。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5-06-08 00: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