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雨儿吧 关注:46贴子:15,574

回复:佛.无尽灯坛(请勿灌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6、 不蓄金银
  “五戒”再加上不观听歌舞,不著华鬘,不坐高广大床,过午不食,不蓄金银财宝,即为佛教的沙弥“十戒”。
  释迦牟尼强调人生皆苦,贪爱皆是苦因,钱财是人所贪爱之物,变化无常,终将消失。欲解脱人生痛苦,就应舍去贪爱之物,消除贪欲之念,这才可能达到没有痛苦的涅盘境界。
  图中倒卧地上之人,穿金戴银,广积财宝,贪得无厌,但是财宝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贪欲只会使他更为痛苦而无片刻的心理安宁。因此,只有虔信佛祖,崇敬三宝,才能登上“佛筏”。从无知,贪欲而痛苦不堪的此岸渡过生命的长河,到达智慧的彼岸。
.


61楼2005-09-05 11:24
回复
    29、 佛渡众生
      ① 古印度摩揭陀国某村有一少女名叫优那陀耶。她父母双亡,一人为生。
      ② 她摆设一个小摊,出售水果蔬菜等杂货。由于买卖公平,生意还不错。
      ③ 后来,她与同村一个青年经为夫妇,婚后感情融洽,丈夫料理生意,她在家中操持家务。
      ④ 不久,她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家庭生活更增添了乐趣。
      ⑤ 可异好景不长,丈夫因病去世后,幼子亦即患病身亡,她抱着死去的孩子来到正在菩提树下坐禅的佛陀前祈求超度。
      ⑥ 佛陀对她讲道:娑婆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人生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苦、别离苦。生活在尘世上,就是生活在“苦”中。
      ⑦ 优那陀耶回村后,迫于生计,便求助粼里时逢瘟疫流行,病死之人甚多,人人自顾不及,无力相助。
      ⑧ 她深感丧夫失子以及人世生活之苦,忆及佛陀的教诲,决心脱离苦海。优那陀耶皈依了佛门,佛陀应允收她为徒。后来,她精心修行,终成正果。
    .


    64楼2005-09-05 11:25
    回复
      30、 普渡众生
        ① 中印度摩罗拘陀国有位妇女名叫波摩,她丈夫虽非常富有,但男耕女织,感情甚笃。
        ② 每逢丈夫在田间忙碌时,波摩忙完家务,总要到田里去帮助他。他们还有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③ 有一天,丈夫去地里后,波摩在海边的树下给小儿子喂乳,大儿子在海滩上嬉戏。她轻拍小儿子,幸福充满她的心田。
        ④ 但是,人世间的幸福不会是长久的,波摩哪里知道,当她喂完幼儿,把他放在树下的时候,灾难已开始降临到她身上了——
        ⑤ 正在田地收割庄稼的丈夫,被窜出的一条毒蛇咬了一口,很快就毒发身亡……
        ⑥ 一只凶猛的兀鹫,忽然从天而降,叨起树下的幼儿,刹时便无影无踪……
        ⑦ 大海掀起了汹涌的浪涛,卷起了正在海滩的大儿子……
        ⑧ 短短的一天之内,波摩便失去了丈夫和两个娇儿。她悲痛欲绝,望着正在焚烧丈夫遗体的火焰,深感世间之苦。家破人亡的波摩皈依了佛陀,虔诚地祈求解脱。在佛陀的点化下,她潜心修行,勇猛精进,后来成为有名的佛门女弟子。
      .


      65楼2005-09-05 11:25
      回复
        32、 双林灭度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
          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释迦牟尼双林灭度后,他的出家弟子和世俗弟子们无不泫然流涕。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佛的遗容,缅怀佛的功德。七日后,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了葬礼,在拘尸那伽城天冠寺举火焚化。薪尽火灭,摩诃迦叶取出舍利(高僧遗体焚烧后留下的珠状物),分为分份,用净器装盛,分送八国造塔供养。
        .


        67楼2005-09-05 11:26
        回复
          33、 佛光普照
            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得大觉悟后,创立了佛教基本教义,他广收门徒,组建僧团,度人不计其数,总计其一生,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功德无量。
            自他灭度后,佛教弟子多次聚集,追述他所教的学理,编集成卷帙浩繁的大藏经。
            他的生平事迹,也随着佛教在亚洲地区的传播而流传开来,并逐渐被后人赋予神秘的色彩,他本人也被神化为法力无边的佛祖。
            我国汉族地区人们习俗上称他为如来佛,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如”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如来者,乘如宝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大乘佛教认为有许多佛,故如来并不一家专指释迦牟尼。
          .


          68楼2005-09-05 11:26
          回复
            <<佛祖七彩舍利>>


            71楼2005-09-05 11:40
            回复
              .


              72楼2005-09-05 11:40
              回复
                .


                73楼2005-09-05 11:41
                回复
                  .


                  74楼2005-09-05 11:41
                  回复
                    .


                    75楼2005-09-05 11:41
                    回复
                      .


                      76楼2005-09-05 11:42
                      回复
                        .


                        77楼2005-09-05 11:42
                        回复
                          .


                          78楼2005-09-05 11:43
                          回复
                            .


                            79楼2005-09-05 11:43
                            回复
                              .


                              80楼2005-09-05 1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