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太原起义前,王奉到了同盟会的指示,就由包头一带转道南归。起义第三天(农历九月十一日晚)阎锡山、赵戴文、张培梅、王建屏、王仲祥、续西峰、弓富魁在太原市西洋市复兴永布庄,共同研究并成立了忻代宁公团,续西峰任团长,王建屏任晋北安抚使,协同北路军司令张瑜,带3000兵员进军晋北,农历九月十六日攻克代州,又配合忻代宁公团克雁门关,取应州:夺怀仁。是时,阎锡山丢掉太原而逃往五寨。王建屏与孔庚前往五寨劝阎出兵包、萨,阎同意后,成立“秦、晋、蜀北伐先遣军”,改委建屏为晋北筹备使,孔庚为北路军司令,并均参加了阎在黄河滩举行的北伐进军誓师会,然后出兵口外。由于王建屏在包、萨一带有工作基础,包头的王肯堂、杨瑞鹏、丰镇的李德樊等率起义军与阎部队会合,是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克包头后,革命军粮食奇缺,他发动包头商界捐银10万余两,用作资助军饷。1912年元月夺取萨拉齐,将关押在萨拉齐的500名囚犯放出,组成敢死队为先行,进兵归绥城,但在途中先克刀什尔时,被清军打败,“秦、晋、蜀北伐先遣军”撤退到托克托。是时,恰遇南北议和,阎决定返太原,但清军金永部已占太原,阎只好住忻州。此间,阎派员与袁世凯和谈后,始返太原。委王建屏为山西省民政次长。此后,阎为取消反对派续西峰忻代宁公团长的兵权,决定解散忻代宁公团,而改任续为山西省警察总监,并贬王建屏为萨拉齐县县知事。因工作突出,中央政府传令嘉奖,赐七等嘉禾章(1913—1915)。后阎投靠袁世凯大肆杀害革命党人,引起续西峰与王建屏对阎的更大义愤,后来,续写给王建屏的一封密信,王在转写给梁硕光时,被阎窃知,续逃往陕西,王被免掉萨拉齐县知事。因他好交朋友,周济穷人,移交时竟亏欠公款四千元。1916年转任为山西省第二届议会议员,太原私立中和中学国文教员与《晋阳日报》经理兼主笔。在那个时期,以政见不合,曾与梁硕光拥护续西峰、弓富魁等反对阎锡山的统治,因在山西的政治舞台上极不得意,遂于1922年前往陕西兰田县终南山拜妙舫法师为师,同年秋又受戒于五台山成果庵,从此就潜身佛门,不问政治。在太原市北十方院任主持,传授比丘大戒,成立山西省佛教会。1931年前后曾在京西万寿寺做过方丈,在天津传授五戒。后又返回太原把政府没收的崇善寺退归佛教会。解决五台山广济茅蓬、北山寺纠葛多年的问题,诉讼由县而省直到中央,并领导海子边的佛教协会,人多称力宏和尚,选为中央佛教会后补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