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吧 关注:1,704贴子:6,083
  • 0回复贴,共1

杂谈——与马斯洛通心,体会研究自我实现者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从马斯洛将发现他的两个老师作为自我实现者的样本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他苦苦的搜寻这种人的存在,几近疯狂。马斯洛甚至研究了3000名在校大学生后才发现一个自我实现者,作为一个脑头清醒的正常人看了可能会调侃道:“马斯洛是想寻找心理健康的人还是外星人后裔?太夸张了吧!”执着的马斯洛的确是个可爱的楞头青。不过我也许能理解他那段时间的心情,因为自我实现者的人格魅力绝对不是说着玩的,他们给人一种温馨+可爱+憨直+活力+灵气的奇妙体验,这种体验是在其他任何人身上都体验不到的。马斯洛的感觉是:他们好像外星人一样,是人类当中不同的种类。我的感觉是和他们相处后会有一种“中毒”的感觉,像是精神上的鸦片让人欲罢不能,执着的希望这样的人更多一些,作为同患难的毒友,我可以很深的感受到这一点。
这个前科学的研究作为他的私人爱好伴随了他一生,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在写作《动机与人格》时描述的自我实现者的特征其实都是他觉得最有把握的,一般人也从理性上愿意接受(否则大家估计觉得马斯洛差不多在写小说了)。即便这样更多的人还是说马斯洛只是自己价值观的投射,这样完美的人只能是理想的,不会存在在现实生活中。
其实这本书描写的自我实现者已经是非常保守的,在随后的著作《存在心理学探索》和《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马斯洛时不时把普通人跟自我实现者做对比,又发现了非常多的其他的特点,例如:他们能跟灵活的任何人相处,知道怎样跟好人相处,怎样对付坏人(1969年动机与人格第二版前言),他们的自发性好像预先设定的一样,非常精确,恰到好处。(存在心理学探索p188)等等,说实话很多东西为了照顾普通人和同行的情感,确实不能写。你总不能一边讴歌人性的美好,发展非常友爱的人本主义,一边写自我实现者怎样用厚黑的手段对付坏人吧!人们听了心理肯定不舒服。或者一边写他们非常智慧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工作中取得成就,一边写他如何如何自恋,为了选一双黑色还是棕色的鞋子大伤脑筋吧!
反差大到人们无法接受是必定会被当成怪人,被人们潜意识排斥,这一点马斯洛绝对心理清楚。他后来的书在写关于自我实现者的特点时没有系统的描写,而是东插一句,西放一句,马斯洛更多的用自我实现者的智慧启发他的思想,而不再注重系统描述。这样显然效果更好,因为这样的人平时不容易见到,见到的人第一感觉不会想到他们是优秀的人而更多的把他们当做“有趣的人”,很难全面的认识到他们的优秀,而更多的是依赖他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斯洛很可能发现了一个事实,这样的人基本是完成式而不是进行式。他们是已经存在的,而不是形成的,这种感觉在他晚年越来越明显,他终于不再忽视一个事实:自我实现者天生有健全的情感,是“生物精英”,人格最关键的部分是遗传的。他的发现又再次不符合人们的情感,这一次马斯洛的老伙计兼战友罗杰斯也不能忍了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实话,面对生物精英论马斯洛也有点不知所措,一不小心人本主义就要变成“纳粹主义”了,马斯洛甚至说:“社会不平等也有意义,缓解了生物不平等的尖锐矛盾。”这句话放在哪个国家都是找骂的,尽管是对的。
马斯洛自己也说他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是极为成功的,难得老马说的这么自信,也确实给人信心。不过通读马斯洛的著作后感觉马斯洛确实有点偏心,老马一直考虑的不是怎样帮助心理有问题的人,甚至怕自我实现者受他们纠缠。明显的例子是他说:"精神病患者还能称为人吗?",“自我实现者应该多大程度参与对不同程度丧失人性的人的拯救?”,抱怨自我实现者有时候太有同情心等等例子还有很多,字里行间表达对心理伤残人士的不屑。这种情感我也避免不了,虽然我自己也经历过心理疾病,但是会对自我实现者的喜欢远远超过对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们不幸的同情。这样的做法和人们普遍产生类似的情感不可避免的会造成问题:该关心的人得不到关心,已经很健康的人给更多的关心。精英论后效问题进一步加重。不过我始终有一个直觉,那些自我实现者完全知道怎么办,他们民主的性格结构本来就是消解精英论问题的最佳利器。马斯洛希望人人都能自我实现,虽然他直面真实问题的解雇使他后期的观点似乎有一股悲观色彩,但是跟随自我实现者学习做人是一定没错的,我研究他们三年多后给我的一个强烈感觉是:他们强烈的人性声音时刻支配他们的行为,有时根本不用自己做决定。他们只是跟随着他们的心,没有后悔的活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6-18 22:5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