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汇吧 关注:5,836贴子:79,329

回复:古钱币基础知识贴,学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15
【饶益神宝】
平安朝清和天皇贞观元年至千年(859—868年,唐大中至咸通间)所铸小钱,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虽于周防、山城、冈田等数处开炉浇制,然此钱存世绝少。质地为铜或铅,形体薄小,制作粗劣,文字笔画多所不清,为“皇朝十二钱”中品相最次者,曾遭百姓拒用。面文楷书,旋读,光背无文。径约1.9厘米,重
1.5~2克。略有大小样之分,皆极为罕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2楼2015-06-20 15:43
回复
    416
    【贞观永宝】
    平安朝清和天皇贞观十二年至宽平元年(870-889年,唐咸通至龙纪年间)所铸小钱,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以铜,铅为币材,在周防、山城、葛野等处开炉浇铸。面文“贞观永宝”楷书而存隶意,旋读,笔画纤秀,边廓修整,光背无文。径约2厘米,重1.7~2.4克。贞观永宝在皇朝小钱中属品相佳好者,然存
    416
    【贞观永宝】
    平安朝清和天皇贞观十二年至宽平元年(870-889年,唐咸通至龙纪年间)所铸小钱,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行。以铜,铅为币材,在周防、山城、葛野等处开炉浇铸。面文“贞观永宝”楷书而存隶意,旋读,笔画纤秀,边廓修整,光背无文。径约2厘米,重1.7~2.4克。贞观永宝在皇朝小钱中属品相佳好者,然存 世甚少。另有私铸薄小恶钱。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3楼2015-06-20 15:47
    回复
      417
      【宽平大宝】
      平安朝宇多天皇宽平二年至延喜六年(890—906年,唐大顺至天佑间)铸于周防,一当旧钱十。传世唯见小铜钱。面文“宽平大宝”楷书,旋读,“宽”字章法为宝盖下从“十”从“日”,颇异,传为宇多天皇御笔。缘阔字小,光背无文,制作粗陋,边廓不整。径约1.9厘米,重2.2克上下。国内宽平大宝所见甚微,是为希罕之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15-06-20 15:48
      回复
        418
        【延喜通宝】
        平安朝醍醐天皇延喜七年至天德元年(907—957年,五代梁太祖至周世宗显德四年)铸于周防,一当旧钱十与旧钱并用。困乏铜兼以铅铸,传世可见铜、铅二种。面文“延喜通宝”为清秀楷书,隶韵犹存,传为醍醐天皇御笔;四字旋读,光背无文。传世延喜饯边廓有宽窄之分,字体亦稍有变异,一般径1.8~1.9厘米,重2~3.2克,为皇朝小钱中较工整者,然今世间罕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15-06-20 15:50
        回复
          天正通宝】
          天正十五年(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丰臣秀吉造。始为银铸,作赏赐有功将士用。后铸铜钱,然数量较少,有疑为银钱之铜母者,不确。传世铜钱“天正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重不及3克。制作尚工,文字清楚,然今世间已不可多见。银钱略小而重于铜钱,极罕。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15-06-20 15:56
          回复
            422
            【文禄通宝】
            文禄元年(592年)丰臣秀吉所造。有银、铜二品,银钱唯作赏赐嘉奖用。“文禄通宝”四字楷书略带行书风韵,直读,光背无文。径约2.3厘米,重3.2克,银钱重5.4克。文禄钱我国极少,几不可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15-06-20 15:58
            回复
              423
              【庆长通宝】
              此钱在关原战役(1600年)前后由丰臣、德川两家先后铸制。后阳城天皇庆长初年(1596年)丰臣秀臣先造于大坂,为精制大样钱。庆长十一年(1606年)德川家康复铸于关东,为小样恶钱;另铸银钱、铁钱,今均不见。面文“庆长通宝”楷书,直读,字体欠工,光背无文。径2.4~2.6厘米,重2.8~3.6克。银钱重约4.2克。今除小样钱尚可寻,余各品均不易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15-06-20 16:00
              回复
                424
                【元和通宝】
                江户时代后水尾天皇元和五年(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德川家康铸于关东,有银、铜两种。面文“元和通宝”楷书,直读,“和”字左部异书成“术”状;光背无文,制作精良。银钱背有一至三十记数文,非通用货币,而为纪念币,重4~5克,传世绝少。铜钱径2.4厘米,重3.5克左右;形制较为规范,今尚可求。旧谱多将此钱系于安南,误;据其制作及文字特点,当属日本钱无讹。
                /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15-06-20 16:02
                回复
                  425
                  【宽永通宝】
                  江户时代后水尾天皇宽永二年(1625年,明天启五年)水户田町富商佐藤新助请铸宽永新钱以济世用,获准遂于水户首铸宽永通宝。其后各地(银台、吉田、松本、高田、长门、备前、丰后等)历代鼓铸直至明治维新(1866年)延续计达二百余年,是故铸量极大,品类繁多,金银铜铁钱均有,然以红铜钱为主,铁钱时亦可见。面文“宽永通宝”楷书,直读,文笔端秀,制作精良。常见品多光背,亦有背星号者及记地、记数,记年及各式水波纹等不下千余种。另有各式私铸钱不计其数。背文常见字有:文、元、川、仙、足、长、佐、仇、久、一、千等。钱体大小厚薄各不相同,一般径2.2~2.5厘米,重2.4~3.6克。亦有小如鹅眼或大如折二者,变化尤多。宽永通宝系传入我国数量最多,质地最佳之日本钱币,因其铜质稳定,不易腐蚀,迄今仍灿然而富韵致,颇受藏家青睐。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15-06-20 16:04
                  回复
                    426
                    【宝永通宝】
                    江户时代东山天皇宝永五年(1708年,清康熙四十七年)铸于京都七条,为当十铜钱。缘阔字小,体大而薄,制作工整。面文“宝永通宝”楷书,直读;背廓上打印“永久世用”四字,“世”下凹圈内更打印小“珍”字,然位置可变,形制甚为奇异。径约3.8厘米,重9~12克。因此等大钱民间少见,行用不畅,遂铸一年而止。然传世数量尚丰,不难求。另有一种面文仅“宝永”二字横列穿侧者,系日本“玩弄钱”(即我国厌胜钱),今不多见,因其奇异,传世多有赝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15-06-20 16:08
                    回复
                      428
                      【天保通宝】
                      江户朝后期铜钱匮乏,遂于仁孝天皇天保六年(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由德川幕府铸行当百大钱,文曰“天保通宝”,时称“百文钱”。此钱形状奇特,为正立椭圆形。中央穿孔,穿上直书“天保”年号,穿下为“通宝”二字,皆端正楷书。背文穿上“当百”,穿下为铸工所作桐叶状花押。钱体上下通长为5厘米,左右宽约3.5厘米,重20克上下。此钱因形制奇异、制作精良而为泉家所好。所幸者传世犹丰,今不难求。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15-06-20 17:18
                      回复
                        429
                        【万年通宝】
                        形制、文字与天保通宝同,其文同出大江光亨之手,均于仁孝天皇天保六年(1835年)由德川幕府所铸当百大钱。面文“万年”已非年号而含祈求吉祥长久意。此钱所出不多,可能为德川幕府进奉皇室或赏赐家臣用,如今存世品极罕。
                        应与奈良万年区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5-06-20 17:20
                        回复
                          【箱馆通宝】
                          江户孝明天皇安政四年(1857年,清咸丰七年)铸于箱馆。传箱馆多铁是为铁钱,限于箱馆、虾夷、松前等地行用。面文楷书,直读,文笔清秀,背穿上为记年号字“安”。此钱形制独特处在于:初铸钱穿孔圆形,因浇铸不便后遂改为八角形,为铸币史上少见。径约2.2厘米,重未详,今铁钱已不复多见,传世铜钱二种或曰铁钱之母,今姑存疑待考。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5-06-20 17:21
                          回复
                            431
                            【筑前通宝】
                            江户晚期孝明天皇文久二年(1862年,清同治元年)铸于筑前福冈藩。形制类似天保通宝,均为椭形性当百大钱。然铸制较粗,面文真、隶、篆书同现,稍逊和谐。笔画粗细不等,钱体大小不一,版式数种。今均罕见。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15-06-20 17:21
                            回复
                              432
                              【琉球通宝】
                              江户末期孝明天皇文久三年(1863年,清同治二年)铸于萨摩津岛(即今鹿儿岛)藩。此钱有二种。一为椭圆形仿“天保通宝”钱,面文直书“琉球通宝”,背无铸工花押,穿上“当”、穿下“百”,亦属当百大钱,有大小略异版式数种。另一种为方孔圆钱,面文“琉球通宝”篆书,直读,背穿孔上“半”下“朱”亦 为篆文。径4.2厘米,一枚当平钱一百廿八文使用。琉球大钱二种制作俱精,文字秀美,为日本诸钱中之佳品。所喜传世尚多,均不难求。
                              楼主认为琉球通宝,确实漂亮。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9楼2015-06-20 17: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