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汉服吧 关注:175贴子:1,676

回复:【经典沐心】品读经典,感沐身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选自《大学》
【译文】
用违背情理的话去责备别人,别人也会用违背情理的话来回报你;用违背情理的手段得到的财物,也会不合情理地失去。
【延展】
曾国藩做那么大的官,但他却恪守自己的信条:不取军中一分钱回家,为此他的外孙写成书,名为《保富法》,如何保富?守着清廉的规矩才能保住家族世代的安定。难怪有这样一句话:富不过三代,因为不义之钱财为五家所共有,除了你自己之外,还有“恶王”、“贼”、“水火”、“败子”。也就是说腐败了的官府、盗贼、水火灾害、不肖子孙,他们随时都可能取走你的钱财。这世间没有任何人能够独享所有的钱财,故无须强求强留。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5-08-01 07:50
回复
    【原文】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选自《孟子-公孙丑》
    【译文】
    即使有聪明才智,也要乘势而为;即使有好的农具,种田也要趁农时。
    【延展】
    所谓“乘势”,就是自然而然地“利用条件”去办成一些事情。事情能不能办成,就看你会不会利用条件了。而刻意追求,“硬”要干成一件什么大事,却常常会适得其反;相反地,有的人往往是在不经意中,“乘势”而成就了一项伟大的事业。但是,这恰恰显示出了他们更高的智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5-08-02 07:23
    回复
      【原文】
      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 选自《围炉夜话》
      【译文】
      谦虚看起来像是谄媚,然而谦虚是心中宽广虚怀若谷,谄媚却是有意迎合讨好,所以为人处世贵在有谦虚之心,而不能有谄媚之态。
      【延展】
      如果你跟平民交谈而不变谦虚之态,亦或与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如果敌友都无法对你造成伤害;如果众人对你信赖有加却不过分依赖;如果你能惜时如金利用每一分钟不可追回的光阴;那么,你的修为就会如天地般博大,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你成为了真正顶天立地之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5-08-03 07:37
      回复
        【原文】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选自《大学》
        【译文】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延展】
        在人的一生中,许多事情在一次次重复中,被固化为习惯,习惯在人的大脑中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定势。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吃穿住行都在惯性里轮回,已经沦落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跳出躯壳看看自己,很多人无异于机械的提线木偶。我们的习惯弱化了我们的觉知能力,我们的感知智慧、与自然天人合一、心电感应的能力越来越有限,这恐怕也是一种悲哀的边际效应递减吧。我们能做的唯有清空知见,清空定势,清空习惯,以最虔诚的空杯心态去感知、去觉察每一个当下的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5-08-04 08:43
        回复
          【原文】
          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也。 选自《鬼谷子》
          【译文】
          所以强大是由弱小积累而成;直壮是由弯曲积累而成;有余是由不足积累而成。这就是因为“道术”得到了实行。
          【延展】
          但凡那些在职业发展上获得一定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长的领域,至少精耕细作了10年以上。而那些在职场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往往属于每隔一两年换方向,从来没有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下去。当然,除了频繁跳槽的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已经在一个方向上深入积累,但这种积累属于重复劳动式的,并没有上升,致使职业发展原地踏步。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5-08-05 08:08
          回复
            【原文】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凶。(选自 战国·墨翟《墨子·非攻》)
            【译文】
            君子不以水为镜子,而以别人为镜子。以水为镜子只能看到自己的面容,而以别人为镜子便能预测吉凶。
            【延展】
            唐朝魏征是史上第一有名的诤谏之士。魏征去世了,唐太宗哭得很伤心,他说:我有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把他的衣服、帽子戴好;“以史为镜”,用历史来观照自己的施政,“可以知兴替”,怎么做才可以让朝代兴,怎么做会让朝代败,他可以从历史观照的到;“以人为镜”,用到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到他所有的政策的得跟失,进而去修正。唐太宗说他有这三面镜子,魏征死了,也就坏了一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5-08-08 07:37
            回复
              【原文】
              论人之道:贵即观其所举,富即观其所施,穷即观其所受,贱即观其所为;视其所患难,以知其所勇;动以喜乐,以观其守;委以财货,以观其仁;振以恐惧,以观其节。如此,则人情可得矣。(选自 春秋·《文子·上义》)
              【译文】
              观察人的方法:高贵的人观察其举动,富有的人观察其施予,贫穷的人观察其所受,卑贱的人观察其行为;根据其所面对的困难观察其勇气;用欢喜和快乐感动他的内心以观察其操守;把财物交给他管理以观察其品德;用恐吓威胁他以观察其气节。这样就能获得人心。
              【延展】
              观人之术,诸葛亮有七句话:问之以是非,面观其志;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孔子也有三句奇绝话:“观其所由,察其所举,视其所安”。或曰: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总之方法千万条,都需要个人细心去品味。


              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15-08-09 07:17
              回复
                【原文】
                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一。为知道,无知也。(战国·荀况《荀子·天论》)
                【译文】
                万物是自然规律的一个方面,一物是万物的一个方面,愚蠢的人只对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有所理解,却自以为掌握了事物的规律,这是无知的。
                【延展】
                有两只狼一起来到草原,一只狼很失落,因为它看不见羊,这是视力。
                而另一只狼很兴奋,因为它看到了草,知道有草就一定会有羊,这是视野。
                这就是视力和视野的根本区别。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5-08-10 07:14
                回复
                  【原文】
                  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战国·荀况《荀子·天论》)
                  【译文】
                  君子重视自身的努力,而不羡慕天生的东西。小人放弃自身的努力,而羡慕天生的东西。
                  【延展】
                  1、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歌德
                  2、苦和甜来自外界,坚强则来自内心,来自一个人的自我努力。——爱因斯坦
                  3、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歌德
                  4、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爱默生
                  5、不要害怕你的生活将要结束,应该担心你的生活永远不会真正开始。——纽曼
                  6、人生的奋斗目标决定你将成为怎样的人。——欧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5-08-11 09:29
                  回复
                    【原文】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经·系辞下》)
                    【译文】
                    如果善行不积累,就不能成就好名声;如果恶行不积累,就不会伤害性命。品德低劣的人认为小的善行没有益处而不做,认为小的恶行不会带来伤害而不改,因此恶行逐渐积累最终无法掩盖,罪行逐渐扩大而难以摆脱。
                    【延展】
                    很多事情是有回应的,你对世界善,世界也对你善,你对世界简单,世界也对你简单,你对生活微笑,生活也对你微笑。帮助了别人,得到的回报就是心情愉快,有一种价值感;干了坏事,尽管不一定会被马上发现,可终日惴惴不安,这也是一种报应。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认为,我们的命运是由两种力量决定的,一种是命运,一种是因果。两种力量纵横交错,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如果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珍惜之心,心存爱与感谢,积极行善,精进不缀,我们一定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5-08-12 12:58
                    回复
                      【原文】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
                      【译文】
                      广泛听取,有疑问的地方就保留,谨慎地说出困惑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广泛地观察,有危险的事不去做,谨慎地做那些不危险的事,这样就可以减少悔恨了。
                      【延展】
                      我们说话的时候,通常只能说出重点,无法说得十分周全。所以听的时候难免产生疑惑。最好暂时搁置起来,等待听完之后,自己举一反三,看看还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有机会问清楚,当然最好。若是做不到,就应该谨慎地去说,以减少过失。看见别人做事,有些地方看得懂,有些地方不明白。这时候要多看几次或者问清楚其中的道理。不能够全盘接受,或完全加以否定。
                      要做到说话少犯错,做事少悔恨,必须从现在这一刻开始,养成谨言慎行的好习惯。而且每天要自我反省,不断改善。有机会还要多听、多看、多学习。多闻多见,便是多多考证古今中外的宝贵经验。阙疑阙殆,表示尽量淘汰这些经验中不足以信赖或者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成分。
                      孔子这种慎上加慎的态度,既可以减少自己的后悔,也能够减少他人的责难,值得大家学习。


                      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5-08-13 08:10
                      回复
                        【原文】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译文】
                        君子的错误,就像日食月食。有了错误,人们都看到了;当他改正时,人们都敬仰他。
                        【延展】
                        1、改过迁善从不嫌迟。(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2、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
                        3、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够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莎士比亚《无事生非》
                        4、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错误犹如一种地心吸力。——雨果《悲惨世界》
                        5、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托尔斯泰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15-08-14 07:34
                        回复
                          【原文】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战国·墨翟《墨子·非攻上》)
                          【译文】
                          很少尝到苦味的人,稍稍吃苦就叫苦;而倍尝苦味的人,则能感到苦尽甘来。
                          【延展】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流传千百年的至理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吃苦耐劳也是成功。那些能吃苦耐劳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这是因为苦吃惯了,便不再把吃苦当苦,能泰然处之,遇到挫折也能积极进取;怕吃苦,不但难以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反而会对困难采取逃避的态度,这样的人当然也就很难成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5-08-18 07:14
                          回复
                            【原文】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礼记·中庸》)
                            【译文】
                            对于天下通行的大道,有人生来就知道,有人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有人面临困惑经过探索后才知道,到了他们知道以后,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了;对于天下通行的大道,有人安然自得地实行,有人根据切身利益实行,有人则勉强实行,到了他们成功以后,结果就是一样的了。
                            【延展】
                            一般人必先困而后知。“困”方有痛苦,“困”方有思考,“困”方有省悟,一句话,“困”才有动力去寻求解决之道。很多人“不知”,是因为还没有切身感受到“受困”的苦楚,“困”的还不够。
                            那么是一切都要“困而后知”吗?未必。古圣先贤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学而知之”的路,如果你肯学习,肯动脑,有悟性,完全可能通过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来领悟其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不然一切都要从头来过,人类的智慧还怎么积累呢!因此,我辈凡人,不仅不能满足困而知之,而且必须朝“学而知之”的境界迈进,这样才能借由别人的经验和智慧达成自己的“不困而知”。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5-08-19 07:52
                            回复
                              【原文】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选自《资治通鉴》)
                              【译文】
                              贤能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磨损他们的志气,愚蠢的人,如果财产太多,就会增加他们的过错。况且富有的人,往往会成为众人怨恨的目标,我既然没有教化子孙的才能,也不愿增加他们的过错而落下怨恨。
                              【延展】
                              大多数有钱人家不能培养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只是用所有的财富任其消费,以为这样就是爱心的充分体现。实际上,这是危害子女的普遍做法。“坐食山空”,即使有金山、银山也会花完的。
                              西汉宣帝时一位大官叫疏广,告老回到家乡,每日让家人提供酒食,请宗族亲属、过去的老朋友和宾客,一起娱乐。多次问家里剩金还有多少,赶快拿出去卖了用来供应酒食。这样过了一年多,疏广的子孙私自跟宗族老人中与疏广关系最好的人说:“子孙希望趁疏广在时稍微建立一点产业的基础。现在饮食快把财产消费完了。应该从老人的角度,劝说疏广买一些田地与住宅。”老人就在闲暇时给疏广提出这种想法。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不想子孙的事了?我想已经有了旧的田地与住宅,让子孙在那里勤劳,足够供给衣食,与普通百姓差不多。现在再给他们增加什么都是多余的,有了多余的就会使子孙养成懒惰。其实疏广不是反对发财,只是反对给子孙留下太多的财富。子孙不是靠自己的勤劳获得过多财富,对于他们的思想有腐蚀作用,养成懒惰的生活习惯,产生不劳而获的观念,逐渐走向腐朽坠落,最后害了子孙后代。


                              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15-08-20 07: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