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汉服吧 关注:175贴子:1,676

回复:【经典沐心】品读经典,感沐身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选自《论语》 )
【译文】
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延展】
修身养德,最重要的是要趋善避恶,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坚持“时时勤拂拭”,日日扫除心灵的杂草,时时修炼道德的境界。还要常怀敬畏之心,不因蝇头小利而鼠目寸光,不为荣耀光环而急功近利。“见善如不及”与“见不善如探汤”是相辅相成的,求善就会避恶,避恶亦能扬善。前者是应该追求的道德境界,而后者则是应该守住的道德底线。如果没有对更高道德境界的追求,那就难以获得修身养德的内在动力;如果缺少对道德底线的坚守,那就会突破外在约束,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此外,《韩诗外传》中有“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即跟道德高尚的人相比,就有高的奋斗目标,会使德行增进;跟落后的人相比,标准要求降低了,会使德行减退。《增广贤文》还有:“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它们都与孔子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异曲同工,也表明了古人在道德判断上的一致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0楼2015-11-13 07:59
回复
    【原文】
    子曰:“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
    孔子说:“一个君子往往不先说大话(而是先干实事),而小人却先说些大话(不一定干出实事来)。”
    【延展】
    不必说而说,是多说,多说易招怨;不当说而说,是瞎说,瞎说易惹祸。君子一言当百,小人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言不可轻说,若说后更改,不如不说;言不可轻诺,若诺后更改,不如不诺。所以一言半诺,俱宜谨慎为要。有道德、信义、智谋者,必不多言;惟小人、狂人、妄人者,必会多言。言不中理,不如不言,一言不中,千言无用。口舌祸之门,灭身之斧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2楼2015-11-17 08:16
    回复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选自《论语》)
      【译文】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言很难做到,富有而不骄傲容易做到。”
      【延展】
      君子能够泰然对待穷达。《穷达以时》:“穷达以时,德行一也。毁誉在旁,听之弋,毋之白。”《荀子·宥坐》:“故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孔子家语·在厄》:“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韩诗外传》卷七:“故君子务学,修身端行而须其时者也。”《运命论》:“圣人处穷达如一也。”《运命论》:“然则圣人所以为圣人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对于现实的贫富,君子能够泰然处之,贫而不谄,富而好礼。孔子对学生颜回在这方面的修养尤为赞赏。《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3楼2015-11-19 07:47
      回复
        【原文】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颜氏家训•慕贤》)
        【译文】
        与好人在一起,好像进入摆满芝兰的屋子,日久天长,自己也变香了。与坏人在一起,好像进入盛放烂鱼的市场,日久天长,自己也变臭了。
        【延展】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公差两名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4楼2015-11-21 07:54
        回复
          『清晨经典沐心』
          【原文】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昌黎先生集•师说》)
          【译文】
          老师,是来传授古圣先贤之道,讲授治世的学问,解答弟子们的疑难问题的。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道理,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不去请教老师,他的疑惑就永远不会解开。年龄长于我的,他懂得的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拜他为师。即使年龄小于我的,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虚心地拜他为师。
          【延展】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5楼2015-11-23 07:59
          回复
            【原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全书》卷一四)
            【译文】
            (一个有作为的人的行为,应该)在天地之间树立正气,自己做事,应利于广大百姓的性命,使过去的圣贤救国救民的学说得以延续,为天下千秋万代开太平之基。
            【延展】
            宋朝有一个无名诗人,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是以孔子为人类的代表。他应当说:“天若不生人,万古如长夜。”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长如夜”。自从人类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方被了解,被赏识。万古的月球,好像开了一盏明灯,这就不是“长如夜”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况,也是如此。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 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他就为天地“立心”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6楼2015-11-24 07:49
            回复
              【原文】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三章》)
              【译文】
              施无为之政所获得的功效之大,行不言之教所获得的收益之多 ,天下万物是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的。
              【延展】
              大为无为、大为若不为是最高的行为,大教无教、大教若不教,不教之教、不言之教是最高的教导。只有得道高人才能行不言之教,而且不言之教只能用于最优秀、聪悟的学生。具有高度智慧的师徒之间在默然无言中高度默契,发生同步共振效应,不言而喻,此时无声胜有声。“圣人行不言之教”要求人们,特别是从事教育的人们,要注重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实践胜于雄辩,同时还要学会因材施教,或言或不言,视学生禀赋而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7楼2015-11-25 07:43
              回复
                【原文】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选《格言联璧•接物》)
                【译文】对方有理,自己没理,要让人;对方无理,自己有理,要容人。
                【延展】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8楼2015-11-26 08:20
                回复
                  【原文】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译文】
                  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高兴不可过火。
                  【延展】
                  相传我国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作好了一首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这样一位著名的诗人,并不因牧童和村妇的无知而轻视他们,因为他懂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所以他虚心求教于人民群众,这才使他的诗通俗易懂,为后人传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9楼2015-11-29 09:57
                  回复
                    【原文】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译文】
                    天道(自然规律)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那样仁德的君主)而存在,也不因为桀(那样残暴的君主)而消失。符合治理它的规律来适应它,就获得吉祥;用紊乱来适应它,就遭到凶灾。
                    【延展】
                    早年曾国藩桀骜不驯,但后来深受《道德经》的启示而由儒入道。他曾说“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退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意思是当我知道天地之长,时间岁月之长,而我所经历的只是很段的一瞬,当忧患不幸灾难到来的时候,应该是容忍、隐忍,慢慢的等待这一切安定下来。
                      他还说“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意思是当知道大地有那么大,而你所居住的仅仅是这么小的地方,你也只需要这么小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你在遇到荣辱之争、利益之争的时候,会发现其实这个时候退让可能会是一种正确的做法。
                    晚年曾国藩成了老庄信徒,打败洪秀全之后,毅然解散了他苦心经营的军队,老子说的“上善若水”就是这种心态。不但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明清的中兴名臣,同时也很好的护佑和影响了家族后代。曾氏满门,平安度过了看似表面风光内里杀机四伏的政治险滩。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0楼2015-11-30 08:04
                    回复
                      【原文】
                      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译文】
                      仁的法则在于爱别人,而不是爱自己;义的法则在于端正自己,而不是端正别人。
                      【延展】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便被视为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原毁》中说:“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清初思想家唐甄的《潜书》有言:“与人当宽,自处当严。”人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不及”。以对自我的道德要求和对他人的道德要求对举,讲的正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能只知道责备别人,总在别人那里找不是,而应该多看看自己身上的缺陷,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这样才能既促进团结,又改正错误;既给人空间,又让人进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1楼2015-12-02 07:54
                      回复
                        【原文】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译文】
                        圣人的用心有如镜子,任物的来去而不加迎送,如实反映而无所隐藏,所以能够胜任物而不被物所损伤。
                        【延展】
                        镜是本心,本性。好比动物或婴孩,他看到镜子里的只有一个物象,而我们。看到镜子的或者美丑,或者衰老,便是起了分别心。一起分别心,镜就黑漆一片,再照,就看不见影像了。镜子是用来照的,这是镜子的本性。它非玻璃容器,盛不了物。当物象移开,镜子也就空了。如若心中停留了物象,且执着了物象,便如明镜蒙尘,凡事皆看不清晰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4楼2015-12-05 07:41
                        回复
                          【原文】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杂篇·渔父》)
                          【译文】
                          本真乃是精诚的极致。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
                          【延展】
                          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6楼2015-12-07 08:17
                          回复
                            【原文】
                            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庄子杂篇·盗跖》)
                            【译文】
                            没有德性就不能取信,不能取信就不能被任用,不被任用就不能获利。
                            【延展】
                            西周周厉王爱财,因而亲近当时建议他搞国家专卖的荣夷公,大夫芮良夫劝谏说:“难道周朝的王室要倾覆了吗?荣夷公这种人,利欲熏心,不知大难就要临头了,你为什么要亲近他?利益,是世上万物自然产生出来的,是大地宇宙包容承载的公共财产,有如空气和阳光一样,可是世上偏偏有人妄图独占它,那可就后患无穷了!天地万物是天下众生的共同财富,每个人都要从中获取他的生存所需,怎么能独自占有呢?如果有谁执意要这样做,天下怨恨他的人可就多了!人怨甚多而又不知自己即将大难临头,荣夷公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国王,这样还能长久得了吗?”后来,果然不出芮良夫的预料,周厉王在逼迫得国民们只能“道路以目”之后,激起了“国人暴动”,随后果真被放逐到了彘。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7楼2015-12-08 09:56
                            回复
                              【原文】
                              庄子曰:“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庄子·天地》)
                              【译文】
                              庄子说:“知道自己是愚昧的,并不是大的愚昧;知道自己是迷惑的,并不是大的迷惑。
                              【延展】
                              楚庄王想去讨伐越国,有一位名叫杜子的人劝阻他说:“大王要攻打越国,为的是什么?”楚庄王说:“因为越国现在政治混乱,兵力疲弱!”杜子又说:“一个人的智慧就好比人的眼睛,能够看清楚很远的地方,却始终无法看见自己的眼睫毛。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国打败,已经丧失了许多的国土,这是国家的兵力疲弱;有人在国内造反,官吏却无法禁止,这是政治混乱。目前,楚国兵弱政乱的情况与越国不相上下,而您还要出兵攻打它,这难道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于是,楚庄王取消了攻打越国的计划。所以《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而《孙子兵法》也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是指挥员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解清楚以后,才能够指挥若定,百战百胜。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8楼2015-12-09 08: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