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分杯水吧 关注:147贴子:8,564
  • 10回复贴,共1

【存剧本相关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5-06-25 17:01回复
    清廷内务府官员贪污腐败的能量也是令人瞠目的,下面引述的段子完全可以让今人们窥见一斑。
    晚清军机大臣阎敬铭是个比较细心精明的朝臣,他发现内务府官员为清廷采购的皮箱每个要价60两银子太高,其中肯定有猫腻。于是,阎敬铭就向慈禧太后报告说,京城里皮箱单价最高也不会超过六两银子,因此怀疑内务府采购皮箱时有克扣贪污银两的重大嫌疑。
    慈禧太后听了之后,就下令要阎敬铭去给她买个6两银子的皮箱回来看看。阎敬铭去市场上一看,惊奇地发现所有出售皮箱的店铺全都关了门不做生意了。后经多方询问方知,原是内务府差人出来发话,要求北京城内所有的皮箱店关门谢客,谁擅自开张就砸烂谁的铺子。
    于是,阎敬铭写密信给天津道台,让他从天津买个皮箱子送过来。结果半个多月过去了,天津的箱子也没运过来。因为没有真凭实据,阎敬铭对内务府的指控也就不能成立了。后来一查,原来是阎敬铭派去天津送信的人竟然收受了内务府官员行贿的1000两银子,带着密信不知所踪了。


    3楼2015-06-25 17:08
    回复
      光绪皇帝查办不了内务府的中级官员(郎中庆宽)的例子,更是暴露了同时期的内务府势力之强。庆宽得罪光绪是因为他把捞钱的手赤裸裸地伸到了光绪的私房钱包里。光绪曾想打四个镯子给慈禧太后作生日礼物。庆宽作了四个样品给慈禧太后看,慈禧太后都很喜欢,然后又拿给光绪皇帝看。光绪问需要多少钱,庆宽说需要四万两银子。光绪大吃一惊,脱口而出:“岂不是要抄我家了?”原来,光绪辛辛苦苦攒了四万两私房银子,不放心内务府,就存在宫外的钱铺里吃利息。庆宽一开口就要走他全部的私房钱,光绪又不得不给,自然恨上了庆宽。
      庆宽这个人巨贪,而且高调地贪污,大报花账,气焰逼人,尤其是在慈禧六十大寿期间主持庆典处,一个人包揽一切器物的采办,大发其财。这样,庆宽断了他人的财路,得罪了包括同僚在内的许多人。有个满族御史密奏庆宽家藏御座,举动不轨,还说他假冒太监。两条罪都是杀头的大罪。
      光绪不管是真是假,随即批复严查,组织了专案组,一心要杀庆宽。可是查了许多天,专案组没有查到可以定死罪的证据(估计庆宽贪污是真,篡位是假)。光绪反复询问专案组,苦于没有真凭实据,只能降一等给庆宽办了一个“违制”的罪名。原来,庆宽在家门前立了块“下马石”,属于不是他这个级别的官员应该享受的待遇,违制罪名成立。光绪马上将庆宽“革职抄家”。
      过了一段日子,“江西盐法道”出缺,吏部公选推举接替官员。大家一致推选的新任道台竟然就是被革职的庆宽。庆宽被光绪从内务府赶出来,竟然摇身一变,升了官(正四品)、掌了实权(盐法道台)。其中的权力运作和人事关系,想必光绪皇帝也没有搞清楚。


      5楼2015-06-25 17:14
      回复
        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狂风呼啸,紫禁城内火光冲天,浓烟弥漫,这就是清代有名的贞度门失火案。 贞度门位于紫禁城内中路南部,是清代官员上朝经常出入之门,且附近接连许多库房,历来是宫禁重地。由于水源不足,消防器具不全,经两天扑救,大火才被扑灭,使贞度、太和、昭德三门及附近库房化为灰烬。火因是夜守贞度门的两位护军,把旧洋铁油灯挂在东山墙后檐柱上后入睡,由于夜不熄灯,油灯烧着山墙后柱,四更时火起,因当夜风大,火势逾猛,延燃各处。案后,对直接启事者处绞刑,并对有关官员处罚,并奖励救火有功人员。


        6楼2015-06-25 17:43
        回复
          火灾之后,嘉靖皇帝亲自到火场考察,并对大学士张聪说:这种接栋连楹的木结构建筑格局不好,还是南京的以砖石为主体的建筑格局好。以后改建时,一定要仿照南京宫殿之制建设,以有利于防火安全:“宫中建筑接栋连楹,弊端颇多,当修防火墙,开辟防火通道才是”。遵照皇帝的谕旨,工匠们在火场废墟上建成宫殿式建筑,防火功能有所改善。初称撷芳殿,是慈庆宫范围之一部分,明末改称端本宫。


          8楼2015-06-25 17:44
          回复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内务府奏销档记载:“三所房间系乾隆十一年三月内兴工,次年工竣。迄今二十年,未加维修,殿宇头停、配殿天沟、俱有渗漏,板墙槽朽,天花坍损,油饰爆裂。又因阿哥等于二十六年移出之后,其外围茶房、值房等项房屋,俱改为各处值房。今遵旨修理,给阿哥等居住。所有应用炉灶、炕铺、装修、隔断等,应照旧式修理应用,是以共估需工料银3900余两。”从这项档案记载可以证明:阿哥所是在明撷芳殿旧址上建起来的,建设年代应为乾隆十一年(1746年)。建筑用途:供阿哥居住。乾隆三十一年维修时,花费白银3900两,均依旧式。今日阿哥所的建筑格局,依然保持着乾隆时代的风貌。


            9楼2015-06-25 17:45
            回复
              御药房失火
                为何没有殃及“阿哥所”
                明清皇宫,火灾频发,差不多每十年就着一把大火,可是阿哥所从建成到今天三百多年,没有发生过火灾,查阅档案,也没有发现火灾记录。这可能同其建筑格局以及用火小心有关。在阿哥所左前方的御药房,清末倒是发生过一场大火,当时的上海《申报》有过报道,著名画家吴友如还画过一幅《紫禁城失火》图。
                这次发生在清代御药房的火灾,事发于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初五(1897年9月30日)。御药房位于东华门内,文渊阁、文华殿东北侧。其故址即今故宫消防中队东北侧。当年,王公大臣进宫大多走东华门。东华门门禁森严,凡有王公大臣应诏入宫者凭腰牌验证,随后还要到官房更换朝服,才许进宫觐见皇帝。
                这个供诸王大臣更衣的地方就在御药房之中。御药房是一片古建筑群,共有殿宇五十多间。除了御医值房、御药库外,还有御药切片、烘干、研磨、蒸煮等中草药加工作业用房。据文献记载:这场火灾“起火之由,闻因厨房蒸物,釜底水干,燃着蒸笼,火遂上延,待庖夫知觉,则已不可遏救矣”(见当时的上海《申报》报道)。因为这间熬药用的房间是同诸王大臣的更衣室接栋连楹的,中间没有防火墙,结果熬药房着火,殃及更衣室,二十多间房屋全被烧毁,更衣室内王公大臣们寄存在那里的衣服均被烧毁,甚至连光绪皇帝首辅大臣恭亲王在皇宫中的更衣室也烧毁了,但“御药库幸保无恙”。


              11楼2015-06-25 17:46
              回复
                世宗皇帝告诫大学士张聪说:“宫中地狭而屋多,且屋宇相连,所以火灾频发,且每每连烧。我闻南京宫中诸门皆砖砌,不用木。固知圣祖虑深。今所毁者,不须依旧式,未毁者量为规划,务使道途疏豁,堂舍整简,勿令相近。门俱如南京制,以免火灾。


                12楼2015-06-25 17:48
                回复
                  此世宗皇帝真有远见卓识。用现代消防术语讲,就是建筑物必须留有防火通道、防火间隔和防火分区以及使用阻燃建筑材料。但是,皇帝老儿说归说,下边具体办事的人做归做。在当时恐怕没有人真正懂得消防安全知识,尤其是用火、烟花和雷击,根本没有任何防范措施。这次火灾之后,平均每三两年皇宫内就发生一次火灾。


                  13楼2015-06-25 17:48
                  回复
                    紫禁城建筑牢固,守卫森严,但五百多年间却是火灾频仍。考其原因.在于建筑材料落后,使用大量易燃的木材.同时防火设备和技术也很落后。比如,因为没有避雷设施.在明代的火灾中.有多回是雷击引起的“天火”。又因为建筑设计布局的缺陷.使主要建筑远离水源.发生火灾极难扑灭。


                    14楼2015-06-25 18:04
                    回复
                      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十月十九日,文颖馆内烤火取暖,因火炉过于破旧,火焰从砖缝里冒出,烧着了丢弃的废纸,遂延烧了书柜,所幸火尚未穿顶。此时二阿哥、三阿哥及王大臣等率领官员兵丁奋勇扑救,随即扑灭了大火。结果两位阿哥及大小官员近百人均立功受奖(笔者心里真为还珠格格及还珠格格的崇拜者暗自高兴)。


                      15楼2015-06-26 0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