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随便建一个吧吧 关注:232贴子:19,223

〈转〉七大圣全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大哥,平天大圣—牛魔王;
2.二哥,复海大圣—蛟魔王;
3.三哥,混天大圣—大鹏魔王;
4.四哥,移山大圣—狮驼王;
5.五哥,通风大圣—猕猴王;
6.六哥,驱神大圣—犭禺狨王;
7.老七,齐天大圣—美猴王孙悟空。


IP属地:上海1楼2015-06-27 18:30回复
     第六卷 南海潮音—观世音菩萨
    6.11白骨夫人
      6.11.1 块肉元阳
    1961年10月18日,前翰林院掌院郭学士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观看了浙江省绍剧团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出地方戏引发了郭学士的诗兴,他于10月25日夜,写下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旋即发表在11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紧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我朝已故太祖览毕,于11月17日写下《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据郭学士自己说,他最早看到太祖的和诗,是在1962年1月6日的广州,由康老抄录见示的。郭学士于同日又写了一首和诗,1月8日由康老转呈太祖:
      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50年前的3度唱和,让白骨精成了《西游记》中最著名的妖精。她的3番变化,将唐僧哄得团团转,最终导致猴哥第1次被革除教籍。虽说她与本卷的题眼—观音菩萨没太大关系,可做为书中最重要的妖精之一,笔者不得不专门为她写一章。严格的说,她的正式名字并非白骨精,而是白骨夫人粉骷髅,但为了便于陈述,我还是称她为白骨精。与众多妖精相比,白骨精有许多独特之处:
       1.她是第一个以长生为目的,要吃唐僧的妖精。自从踏上取经路至今,除了4个人畜徒弟,唐僧真正遇到的妖精只有3波:双叉岭虎熊牛三兽帮、黑风山的熊狼蛇三兽帮、黄风岭的黄风怪和虎先锋。除了黑风山三兽帮之外,双叉岭三兽帮、黄风岭虎先锋,加上流沙河沙僧都想吃唐僧,但他们吃唐僧的目的,只是填饱肚皮,没喊出吃唐僧长寿的伟大口号。
      2.她是猴哥之外,唯一由非生物变成的妖精。第3回太白金星说:【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第17回猴哥也对唐僧说:【大抵世间之物,凡有九窍者,皆可以修行成仙】。虽然猴哥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但猴哥所在的石头,【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所以猴哥成仙也说得通。所谓九窍,分为【阳窍七,阴窍二】,或上7窍、下2窍。白骨精是一具白骨或死尸,书中明确说她是【尸魔】,有上7窍,却没有下2窍,她做妖精显得很蹊跷。
      3.她是极少数没有洞府、小妖的妖精之一。其他的妖精,例如赛太岁金毛犼,住址是麒麟山獬豸洞,洞里有一大批小妖。白骨精住在蛇回兽怕的白虎岭,却没有明确的洞府。她也没有小妖做党羽,是个独行侠或独脚大盗。连没啥法力的荆棘岭杏仙(64回),都有2株腊梅,2株丹桂变成的4个女童做奴隶。另一个没有喽啰的妖精,是处于修行初级阶段,还不会说人话的驼罗庄红鳞大蟒(67回)。白骨精的修行境界可比大蟒蛇强太多了,善变化有智谋,没有党羽实在奇怪。
    首先要解答的问题,是唐僧肉究竟能否长生。对唐僧肉长寿的命题,妖精们的说法大同小异,大致有3种:
      1.27回,白骨精说:【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
      2.32回,平顶山金角大王说:【唐僧乃金蝉长老临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有人吃他肉,延寿长生】。
      3.50回,青牛精说:【有人吃了唐僧一块肉,发白还黑,齿落更生】。
    笔者在小时候,曾以为吃唐僧肉能长寿,是由于唐僧吃了镇元子的人参果,不过很快我就放弃了这种想法。首先猴哥、老猪、沙僧各吃了2个人参果,唐僧只吃了1个,老猪沙僧的块头远远比唐僧大得多,自然肉更多,从吃肉的角度说,妖精们应该更愿意吃老猪沙僧。其次,吃1个人参果只能延寿4.7万年,距离长寿长生的预期还很遥远。第三,无法解释唐僧的元阳,能让女妖们变成太乙金仙。
    在《西游记》中,修行成仙或成佛的方式,按周期和门派可以分为4种路数:
    1.长期佛教路数。也就是小乘佛教的打法:【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第78回),最后由某位佛爷、菩萨做介绍人,成佛、菩萨、罗汉或比丘尼、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等等。例如乌鸡国王好善斋僧,他的虔诚表现打动了如来,于是如来派文殊【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第39回)。
      2.长期道教路数,也叫炼内丹。打坐立功,炼龙虎,配雌雄(第32回银角大王语),或【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第26回三星语)。
      3.短期道教路数。即服用各种金丹、圣水、仙果,例如王母的低级蟠桃,【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级蟠桃【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
      4.短期佛教路数。如来新开发的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与道教的短期路线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用于死人,后者用于活人。


    IP属地:上海89楼2015-06-28 09:26
    回复
       众多妖精都选择蒸唐僧,不是偶然的,最直接的原因,是隐雾山的小妖说的:【蒸了吃的有味】(第86回),但将蒸唐僧上升到理论高度的妖精,只有大鹏,他也是最接近得逞的妖精。他的蒸唐僧吃肉,有2条指导原则:
        1.不要惊吓唐僧,以免肉发酸。第76回,大鹏略施小计,在狮驼国擒获取经团,小妖们都很兴奋,一个个大呼小叫的,这时大鹏派小妖传下命令,【各营卷旗息鼓,不许呐喊筛锣,说:“大王原有令在前,不许吓了唐僧。唐僧禁不得恐吓,一吓就肉酸不中吃了。”】
        2.吃唐僧肉要有情调,而且唐僧肉不耐饥。在第77回,青狮把唐僧抱住不放,这时大鹏说:【大哥,你抱住他怎的?终不然就活吃?却也没些趣味。此物比不得那愚夫俗子,拿了可以当饭。此是上邦稀奇之物,必须待天阴闲暇之时,拿他出来,整制精洁,猜枚行令,细吹细打的吃方可】。
      可能有人会质疑,大鹏做了500年的狮驼国国王,吃人无数,上述2条原则并非只针对唐僧,而是吃人肉吃出来的经验。对这个疑问,书中已经给出了否定答案。第77回,魔王们吩咐小妖,把取经团4人都上蒸笼蒸了:【着五个打水,七个刷锅,十个烧火,二十个抬出铁笼来,把那四个和尚蒸熟,我兄弟们受用】。鉴于老猪皮糙肉厚,魔王们决定将老猪放在蒸笼中的最底层,这时猴哥安慰老猪说:【八戒莫怕,(魔王们)是雏儿,不是把势……大凡蒸东西,都从上边起。不好蒸的,安在上头一格,多烧把火,圆了气,就好了;若安在底下,一住了气,就烧半年也是不得气上的。他说八戒不好蒸,安在底下,不是雏儿是甚的!】电视剧《西游记》中也有这段情节,我小时看的时候,专门问家母蒸东西是不是有这说法,家母说猴哥的话是对的,蒸东西都是上层先熟,老猪皮厚不好蒸,应该放在笼屉顶层,唐僧细皮嫩肉的,该放在底层,这样4层可以一块蒸熟。
      由于我专门就此事问过家母,所以我对蒸食物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联系一下猴哥在狮驼洞见到【东边小妖,将活人拿了剐肉;西下泼魔,把人肉鲜煮鲜烹】,青狮打算把猴哥【慢慢的煎了吃酒】,就知道大鹏青狮白象平时以煎、煮人肉吃为主,极少或从未蒸人吃。综上所述,大鹏蒸唐僧是个特例,或者说大鹏对唐僧的烹饪方式,是有理论无实践,进而可以推出下一个结论,就是有高人指点大鹏该怎么吃唐僧,有何注意事项,而不是大鹏自己总结出的经验,故而大鹏一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这才闹出把老猪放在笼屉底层的低级错误。
      那么是谁传授大鹏吃唐僧的理论呢?
        


      IP属地:上海96楼2015-06-28 09:36
      回复
        陈澄只有1个8岁的女儿,名叫【一秤金】,名字的来由很有趣,陈澄的解释是:【我因儿女艰难,修桥补路,建寺立塔,布施斋僧,有一本帐目,那里使三两,那里使五两,到生女之年,却好用过有三十斤黄金。三十斤为一秤,所以唤做一秤金】。陈清只有1个7岁的儿子,叫【陈关保】,原因是【家下供养关圣爷爷,因在关爷之位下求得这个儿子,故名关保】。在《西游记》中,关老爷关羽正式出场1次,第51回,猴哥为制伏青牛精去天庭求助,在南天门遇到天庭的门卫—马赵温关四大元帅,这位关元帅就是关羽。天庭、西天的许多仙佛,都以各种方式在人间创收,除了关老爷,另一位门卫张道陵张天师,靠给人类、妖精算命赚钱或换人情。如果陈一秤金确实是西天佛爷赐予的,那么这一秤黄金必然多数落入西天之手,西天通过送子也攫取了高额垄断利润,其利润率只略低于给人念经超度换来的【三斗三升米粒黄金】。陈家是佛教信徒,时常斋僧,给和尚们的布施为:【尽饱吃饭,熟米三升,白布一段,铜钱十文】。取经团离开陈家庄时,老哥俩【捧出一盘子散碎金银】给取经团做盘缠。
        尽管陈家对佛教、和尚礼敬有加,身为观音宠物的灵感大王金鱼精,却没有因此放过陈家,今年轮到陈家献祭,老哥俩必须献出2个独生儿女。当猴哥问陈家兄弟:【既有这家私,怎么舍得亲生儿女祭赛?拚了五十两银子,可买一个童男;拚了一百两银子,可买一个童女,连绞缠不过二百两之数,可就留下自己儿女后代,却不是好?】老哥俩说不行,灵感大王的消息灵通,这点小伎俩瞒不过他:【那大王甚是灵感,常来我们人家行走……不见其形,只闻得一阵香风,就知是大王爷爷来了,即忙满斗焚香,老少望风下拜。他把我们这人家,匙大碗小之事,他都知道,老幼生时年月,他都记得。只要亲生儿女,他方受用】。这段对话透露出的信息不少,容我一一道来:
          1.灵感大王的信息来源,并不是他未卜先知算出来的,而是实地考察出来的。他的主子观音,全称叫【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主奴俩的头衔中都有【灵感】二字。陈家哥俩说【那大王甚是灵感】,【灵感】二字显然是形容词,形容灵感大王无所不知、记忆力极佳,【匙大碗小之事,他都知道,老幼生时年月,他都记得】。相应的是他的主子观音,第18回猴哥为对付黑风山的黑熊精,去南海向观音求助,观音居然对万里之外的黑熊精的事情门清,于是猴哥以为观音【晓得过去未来之事】;通天河战役的末段,猴哥又去向观音求助,观音装模作样的【掐指巡纹】一番,说灵感大王就是我的宠物金鱼精。然而综合观音的各处表现,足以证明观音的信息来源,不是自己算的,而是靠实地考察或自己的情报网得到的,换句话说,观音的【灵感】二字也属于自我标榜,非要把自己包装成未卜先知。
          2.灵感大王的生活方式,显然在刻意模仿观音。观音出行,往往【香风绕绕,彩雾飘飘】(15回)。灵感大王应该是雄性,却非常女性化,四出走访时,要搞出【一阵香风】,人民群众则要【满斗焚香,老少望风下拜】,不明真相的,很可能认为他是女性。他的创收方式也很有讲究,并不主动扰民,在领导同志身边混过的人出来做妖精就是不一样。如果天庭或西天在陈家庄甚至车迟国,搞个民意调查啥的,十之八九会得出百姓们欢迎灵感大王的结论。
          相比之下,大多数草根妖精就没这么多臭讲究。第20回,猴哥说他会【抓风之法】,妖精们行动时多有腥气、妖气,第31回猴哥重返取经团时,特意下海洗了个澡,理由是【我自从回来,这几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气了】。所以猴哥能靠【抓风之法】,【让过风头,把那风尾抓过来闻了一闻】来识别妖精。从猴哥的火眼金睛时灵时不灵来看,他识别妖精主要靠抓风之法,乌鸡国假国王青狮的本事不大,却由于国王的身份而满身香气,他变成唐僧,猴哥就没识别出。猴哥把抓风之法包装成火眼金睛,与灵感大王一样,也是自我炒作。
          3.吃童男童女,是灵感大王控制和震慑通天河两岸百姓的方式,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否则像陈家这样的地主,完全可以买邻居的孩子,或者从人贩子手中买人。灵感大王显然深谙统治之道,一方面通过为当地人提供风调雨顺做甜枣,一方面通过吃人来立威。号称欧洲的韩非子的马基雅弗利(Niccolo Machiavelli),在他的著作《君主论》(The Prince)中说:【究竟(君主)是被人爱戴比被人畏惧好一些呢?抑或是被人畏惧比被人爱戴好一些呢?我回答说:最好是两者兼备;但是,两者合在一起是难乎其难的。如果一个人对两者必须有所取舍,那么,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whether it be better to be loved than feared or feared than loved? It may be answered that one should wish to be both, but,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unite them in one person, is much safer to be feared than loved)。老陈说曾有人混进庙里看灵感大王吃人的过程,【看见他先吃童男,后吃童女】,虽然灵感大王不是先知先觉,但还不至于连被围观都没察觉到,只能说他是故意让人看到自己吃人,以此来震慑会元县的百姓。鉴于马基雅弗利大致与吴老爷子处于同一时代,没准他俩有过交流 :)
          4.观音与三清的关系不错,甚至可以说很好很密切。陈家庄所在的会元县,隶属于车迟国,而真正掌控车迟国的,是三清的马仔—虎鹿羊三大仙。三大仙盘踞车迟国超过20年(我等至此匡扶社稷,保国安民,苦历二十年来),灵感大王来会元县只有9年,取经团在车迟国国都,与三大仙发生冲突时,从国王到三仙都只字未提会元县的事。而且虎力大仙与猴哥斗求雨的由头,是国都附近的【乡老】们,跑来对国王请愿说:【万岁,今年一春无雨,但恐夏月干荒】,说明国都附近并非风调雨顺,不归灵感大王管。综上所述,灵感大王来到通天河,是有观音的撑腰,否则早被三大仙收拾了,至少会发生冲突。三清-三大仙与观音-灵感大王,有地盘上的划分,国都附近归三大仙,会元县及通天河沿岸归灵感大王。
          表面上看,观音一伙吃亏了,毕竟国都的经济条件要比河边好得多,实际上却未必,具体原因将在下面陈述,此处按下不表。
          5.吴老爷子生活的明代中期,童男价格大约是50两,童女100两,童女比童男贵1倍,评论家叶昼在此有段意味深长的批语:【雌价倍雄价一半,亦可思】。第89回,猴哥兄弟冒充牲口贩子向黄狮子卖猪羊,【买了八口猪,七腔羊,共十五个牲口。猪银该一十六两,羊银该九两】。每头猪价值2两银子,每只羊9/7,即1.3两银子,1个童男的价格约等于25头生猪或39只生羊,童女的价格还要翻倍。关于《西游记》中的经济状况,将在灭法国战役中详细解读,此处按下不表。
          


        IP属地:上海109楼2015-06-28 09:48
        回复
           第六卷 南海潮音—观世音菩萨
            6.14假作真时
          取经团解决金鱼精渡过通天河时,已经是中秋节之后的深秋了。同年冬(正遇严冬之景),大约12月份,遇到了老君的座驾青牛精。在整部《西游记》中,青牛精是猴哥最难对付的妖精之一,为了对付他,猴哥第2次大规模求人。青牛如此厉害,主要靠从老君手中偷来的金刚琢。青牛的武艺不错,但应该不如观音拉走的黑熊,不过由于有金刚琢撑腰,他敢于与赤手空拳的猴哥玩散打。在我看来,金刚琢是整部书中最厉害的法宝,原因如下:
          1.金刚琢有物理攻击能力,老君说它【早晚最可防身】。第6回,猴哥大闹天宫时,在观音的忽悠下,老君扔出金刚琢打翻猴哥,导致猴哥第一次被擒。
            2.老君说它【善能变化,水火不侵】。第52回,青牛说【我但带了这件宝贝,就是入大海而不能溺,赴火池而不能焚哩】。猴哥进入水火时,需要念辟水诀等咒语,导致猴哥一心二用,战斗力大幅下滑,所以猴哥不善水战。如果猴哥有了金刚琢,就不怕水火侵蚀了,可以极大提升战斗力。
            3.老君说它【又能套诸物】、【你什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猴哥兄弟的武器,甚至水神火神的武器,都被金刚琢套走,让猴哥一筹莫展。
          眼见事情越闹越大,越闹越丢人,一筹莫展的猴哥,只得第一次去灵山向如来求助。如来明明知道青牛精的底细,大概也有能力制服他,却故意假惺惺地派出武艺神通并不特别高的十八罗汉,让这些哥们吃了一个败仗后,再去找青牛精的老板太上老君。所谓打狗还要看主人,尽管如来和太上老君是两大宗教的头面人物,一直在勾心斗角,但大战、热战双方都输不起,于是大面上要过得去,既不能公开撕破面皮,很多事情上也要给对方面子,尽量避免发生面对面的直接冲突,双方主要通过代理人或马仔的冲突,来试探或削弱对方。
          此前如来的马仔—取经团,在车迟国杀了三清的马仔三大仙,包括老君在内的三清必须要找回点面子。再往前追溯,猴哥大闹天宫时,曾逃出并踢翻八卦炉,炉子里的耐火砖落地成了火焰山,而如来略施小计就将猴哥镇压了,两下对比之下,老君的颜面无存,肯定要想方设法找回场子。于是如来故意卖给老君三分薄面,让老君歇歇火。如来派出十八罗汉时,还特意给了他们十八粒【金丹砂】,结果金丹砂不出意料的被青牛用金刚琢收走,待老君出面彻底解决青牛之后,李天王、火神、水伯等诸神,都取回自己的【兵器】回家,唯独没明说十八罗汉的金丹砂的下落,我认为被老君收走了,作为取经团杀三大仙的赔偿。因为善于炼丹、制造武器的老君,使用的主要原料正是各种重金属,例如金刚琢是【锟钢抟炼的,被我(老君)将还丹点成】,老君送给观音的紫金铃,是【太清仙君道源深,八卦炉中久炼金】。
          青牛精战役的唯一问题,是猴哥为何不去找老熟人观音,而是拐弯抹角的去找如来?
            


          IP属地:上海116楼2015-06-28 09:51
          回复
             从如来与观音的相互称呼,【七佛之师】头衔,唐僧、猴哥的职称高于观音,以及观音确实财雄势大、神通广大来看,观音并非如来的嫡传弟子,她的地位和势力是历史形成的。如来对她又打又拉,一方面让她坐大,另一方面故意压低她的地位,让她位卑而权重。对这种奇怪的政治格局,笔者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现实佛教中坐镇中央娑婆世界的如来,在《西游记》中却跑到西天极乐世界居住,与如来并称横三世佛的阿弥陀佛却只名列诸佛第9,阿弥陀佛的2个亲信观音、大势至却排名第1、第2菩萨,位压排名第3、4的如来嫡系文殊、普贤,吴老爷子在暗示我们,佛教世界发生过一场大规模内战,如来联合阿弥陀佛的弟子观音、大势至,夺取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被贬为第9佛,观音、大势至则作为夺权功臣,排名在菩萨中的第1、第2,南海普陀山和众多徒众,则是如来给观音的酬庸。然而观音毕竟不是如来的嫡系,又有背叛老上级的劣迹,如来对她始终不给予足够信任。一方面要利用她的神通和势力,同时也要不断的给予敲打,多方加以限制。
            虽然我的设想有些大胆,也缺乏足够证据,但佛教世界内部的权利之争确实非常激烈。第95回,作者通过对破败的华光行院的描写,已经清楚的告诉大家,火焰五光佛、华光菩萨师徒遭到了如来的无情整肃,华光菩萨被将为灵官,火焰五光佛的名字不在佛爷名单中,其结局可能更为悲惨。唐僧自己的经历也表明,如来是个睚眦必报的主,第81回唐僧在贫婆国镇海禅林寺病了3天,原因是【老师父不曾听佛讲法,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躧(xǐ)了一粒米,下界来,该有这三日病】。作者还通过猴哥之口,说:【佛不与你众生为念】,如来根本不关心和尚们和信众的死活,为了收拾蛟魔王九头虫,他牺牲了祭赛国金光寺的和尚们,为了积蓄力量对付盘踞狮驼国长达500年的大鹏,他坐视大鹏吃掉狮驼国的全部君民,让狮驼国成了妖魔国度,以他的性格,对政敌绝不会客气,正所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第8回,如来在第3届盂兰盆会上做出发起取经工程的重大决策,观音立即主动跳出来请缨,去东土大唐组建取经团。且不论如来搞取经的目的是什么,此时的观音懂大乘佛法吗?第12回,观音在长安城变作癞头和尚,对正在讲小乘佛法的唐僧【拍着宝台厉声高叫】,质问唐僧:【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接着观音大致说了说大乘佛法的神奇功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最后观音现出本相,让太宗等围观群众拍下写真集之后离开。今天的各种教科书,第一课多是序言,大致说说本学科是咋回事,观音完全可以在现出本相,悬浮在空中时,说说大乘佛法的大概,吊吊大家的胃口,然而观音除了把如来的话翻炒一遍之外,了无新意。此事还透露出另一个信息,就是唐僧不懂大乘佛法,第13回,观音在双叉岭念了一通《观音经》,那么《观音经》肯定属于小乘佛法。第98回的经卷列表中,有《大孔雀经》,没有《观音经》,而且观音并不常驻西天,所以我倾向于观音不懂大乘佛法,只懂小乘,反倒是如来的宿敌孔雀明王是个大乘佛法的大师。
              


            IP属地:上海125楼2015-06-28 09:59
            回复
                第20回,贞观15年夏,在黄风岭下,唐僧遇到了1位61岁的老王头,他们之间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对话—笔者命名为【王翁问对】,是解读佛教世界内部关系的关键,笔者抄录如下。
              三藏不敢高言,慢慢的叫一声:“施主,问讯了。”
                那老者一骨鲁跳将起来,忙敛衣襟,出门还礼道:“长老,失迎。你自那方来的?到我寒门何故?”
                三藏道:“贫僧是东土大唐和尚,奉圣旨上雷音寺拜佛求经。适至宝方天晚,意投檀府告借一宵,万祈方便方便。”
                那老儿摆手摇头道:“去不得,西天难取经。要取经,往东天去罢。”
                三藏口中不语,意下沉吟:“菩萨指道西去,怎么此老说往东行?东边那得有经?”腼腆难言,半晌不答。
              行文至今,本文已经写了6卷,将近30万字,连笔者自己也觉得,对某些书中的文字有过度解读之嫌。如果《西游记》只是一部记录妖魔鬼怪的志异小说,那么这段问对完全可以没有,作者非要写,只能认为其中有深意,老王、唐僧的这段对话必须仔细研读。从上下文来看,老王头是个普通百姓,有家有口,不是什么仙佛妖精变的。他说【东天】有经,绝非顺口瞎扯,而是有着事实依据。从地理上看,黄风岭在高老庄以西,属于西牛贺洲地界,距离西天灵山的距离,肯定比与【东天】的距离近,老王头说【东天】有经,说明这个说法在西牛贺洲流传已久,相比之下,西天有经的说法,完全来自观音的一面之词【菩萨指道西去】。再从时间上看,【王翁问对】发生于贞观15年夏,如来宣布他搞出大乘佛法的第3届盂兰盆会,发生于贞观13年7月,间隔不到2年。时间、地点一核对,大致结论就出来了:东天有经之说的出现,至少不太晚于第3届盂兰盆会。笔者认为,东天有经之说的出现,早于第3届盂兰盆会,为了与东天争夺理论主导权权,如来必须马上发动取经工程,或者说东天有经说的出现,是取经工程的导火索。
              第66回,弥勒佛出场时,猴哥对弥勒佛的称呼是【东来佛祖】,笔者检索了很多资料,也没找出弥勒佛与东方的联系,佛教中主管东方的是药师佛,与弥勒佛毫无关系,那么吴老爷子这么写,只能说是故意的。作者通过【东来佛祖】头衔和【王翁问对】,确切无疑的告诉我们,在《西游记》框架下,弥勒佛是东天或东方的佛教一把手,他与西天的如来佛祖,东西并立,仿佛是战国时期称西帝的秦昭王和东帝齐闵王。
              弥勒佛出场时,说的第一句话很有意思:【悟空,认得我么?】是不是很耳熟呢,第8回观音组建取经团来到五行山/两界山监狱,与猴哥说的第一句话是:【姓孙的,你认得我么?】为了制伏黄眉老佛,弥勒佛在猴哥手中写了一个【禁】字,对黄眉老佛发动心灵攻击;第42回,为了对付红孩儿,观音也发动了心灵攻击,她在猴哥手中写个【迷】字。可见弥勒佛与观音都精通心灵攻击术,而且都与猴哥很熟。观音与猴哥的交往,源远流长,笔者在前文有很多论述,关于弥勒佛与猴哥的交往,书中并没有明言,但依然有蛛丝马迹可循。
                


              IP属地:上海126楼2015-06-28 10:00
              回复
                按如来的安排,佛教版图中的西牛贺洲显然归如来,南赡部洲归如来控制的四大菩萨,东胜神洲归弥勒佛,弥勒佛明显处于下风。为了加强自身地位和实力,弥勒佛与东华大帝君为首的三岛十洲神仙过从甚密,企图结成东方阵线。不过东华大帝君不想在如来师徒之间火中取栗,与师徒两边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与此同时,他也在向天庭举荐人才,借以巩固在东方的权位。一个貌似偶然的机会,东西方的平衡,因为猴哥的横空出世而被打破。猴哥从出世之日起,就被各方势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都在想方设法的加以利用,最好是成为自己的帮手,至少不要成为敌人。首先看出猴哥是个可造之才的,是活的很憋屈的燃灯古佛。燃灯的动机很简单,反正自己已经退居二线,除了第一佛的虚衔,一无所有,猴哥闹出再大的祸事,也闹不到我的头上。待猴哥学成归来,重返花果山,打死混世魔王闹出点名堂,身为东方主宰的东华大帝君、弥勒佛等人,最迟在这时已经知道猴哥的名头了。以猴哥善于、喜欢结交英雄好汉的性格,自然很快就与东华大帝君、弥勒佛成了朋友。有了两伙朋友的猴哥,家业越闹越大,最终组成了黑社会性质的七大王集团。猴哥的6个哥哥,论武艺、才智至少都不低于猴哥,却跑到老幺的花果山聚义,完全是因为猴哥与东方的两伙仙佛混成了朋友。或者说,正是因为猴哥有弥勒佛、东华大帝君做朋友,6大圣才跑到花果山做妖精。
                需要说明的是,猴哥与弥勒佛、东华大帝君的关系,肯定比猴哥与敖广的深,却不能因此就说他们是同伙,好比猴哥与敖广不是一伙一样。虽然如此,猴哥与东方仙佛集团的关系,依然足以让6大圣、2个独角鬼王认为猴哥有强大的靠山,这才纷纷跑到花果山投靠猴哥。可到了猴哥真正造反的时候,弥勒佛、东华大帝君都袖手旁观,不愿为了他而得罪天庭。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到了贞观13年左右,为了扩充影响力和扭转对如来的力量对比,弥勒佛在东天开发出全新佛教理论—为了方便叙述笔者称之为【弥勒佛法】,并逐步向外推广。对弥勒佛的靠笔杆子抢班夺权的行为,如来肯定不能袖手旁观,马上做出了针锋相对的反应,推出自己的理论体系—大乘佛法,与弥勒佛唱对台戏,为此让观音组建取经团。不仅如此,如来还希望在取经工程结束后,由二弟子金蝉子为首的取经团旧人,去南赡部洲做大区经理,联合观音,以唐僧集团为主、观音集团为辅对抗弥勒佛对南赡部洲和西牛贺洲的渗透,做东胜神洲与西牛贺洲之间的防火墙、隔离带。为此,如来固然要捧二徒弟唐僧和徒孙猴哥,也要对观音又打又拉,如来不仅通过整肃金鱼精来敲打观音,还坐视观音拉走黑熊、红孩儿加强南海山头而不闻不问。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这个道理。一句话,就是如来捧二徒弟唐僧,借助非嫡系的观音,来压制大徒弟弥勒佛。
                由于时间过于匆忙,如来及其亲信党羽,直到唐僧抵达灵山雷音寺,都未能编出15144卷经文,勉强凑出15105卷经书,还差39卷没有完工。完工的15105卷中,还有若干是孔雀明王编写的《大孔雀经》,无疑这是如来拉拢孔雀的丰硕成果之一。尚未完成的39卷,很可能也是分配给孔雀的工作,但孔雀故意拿一把,没有按时完成。好在差额不大,取经团不可能太过认真,加上阿傩伽叶索贿未成,连数量不足的真经都没给,只给了白字经书。待燃灯古佛派白雄尊者揭穿阿傩伽叶的把戏之后,如来索性不提三藏的事了,既然数量不足,便直接从已经成书的15105卷之中,挑出5048卷,即只有1藏来应付取经团,如果唐僧或猴哥非要较真,就让阿傩伽叶把责任推到唐僧给的人事不足上,或者声称给你的1藏,是3藏中的精华,这样就能糊弄过去了。
                   弥勒佛的应对,是两条腿走路,一是积极寻求外援,他的目标指向了元始天尊为代表的三清。弥勒佛出场时,自称:【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会去,留他在宫看守,他把我这几件宝贝拐来,假佛成精】。二是企图搅黄取经工程。为此他派出了得意门生黄眉老佛,还给了他2样宝贝。我说黄眉是弥勒佛有意派出的,最有力的证据是他对猴哥的自我介绍:【这猴儿是也不知我的姓名,故来冒犯仙山。此处唤做小西天,因我修行,得了正果,天赐与我的宝阁珍楼。我名乃是黄眉老佛,这里人不知,但称我为黄眉大王、黄眉爷爷。一向久知你往西去,有些手段,故此设象显能,诱你师父进来,要和你打个赌赛。如若斗得过我,饶你师徒,让汝等成个正果;如若不能,将汝等打死,等我去见如来取经,果正中华也】。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容我一一道来:
                1.【小西天】不是黄眉自建,而是【天赐】,这个【天】肯定不会是天庭,他冒充如来,也不会是西天,只能是【东天】。
                  2.多数妖精都叫xx 大王,显得匪气十足,又俗气十足,按这个规律,黄眉老佛自称【黄眉大王】即可,没必要搞个莫名其妙的【黄眉老佛】。黄眉用这个头衔,要么是他在东天就用了,要么是弥勒佛在他出发时给起的,诚心恶心如来。
                  3.黄眉是少数确切掌握取经团动向的妖精,【一向久知你往西去,有些手段】,为此特意挖坑让取经团往里跳,如果没有主子的情报支撑,他不大可能这么消息灵通。
                  4.他公然冒充如来佛装神弄鬼,已经是现行反革命了,还要【见如来取经,果正中华也】,这么大的胆子,比冒充猴哥的猕猴王还要嚣张,真不把如来当干部啊。
                  5.当猴哥与黄眉老佛打斗时,书中有一句旁白:【苦磨苦拽来相战,皆因三藏拜弥陀】。这里说的很清楚,黄眉老佛来搅局,唯一的原因就是唐僧要去西天,不是为了吃唐僧肉。
                说到这里,可能有读者质疑,既然弥勒佛诚心要搅黄取经工程,黄眉老佛也不负弥勒佛的厚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并没有失手和失利,为何弥勒佛还要主动跳出来,收走黄眉老佛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头看看青牛精战役的影响。在青牛精战役中,如来给足了老君的面子,还给了老君18粒金丹砂做赔偿,而且老君、玉帝已经看出,如来要对付的主要目标,不是道教世界或天庭,反而是西天内部的各个山头。
                  


                IP属地:上海128楼2015-06-28 10:01
                回复
                   正当猴哥一筹莫展之际,天庭的门卫—四大天师突然来了精神,笑着提醒猴哥:【大圣不必烦恼,这事只宜作善可解。若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那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即时就断。你去劝他归善,福自来矣】。猴哥不愧是聪明人,一点就透,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下界让凤仙郡的官民,【召请本处僧道,启建道场,各各写发文书,申奏三天。郡侯领众拈香瞻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三藏也与他念经】,当地百姓也不能闲着,【不论男女人等,都要烧香念佛。自此时,一片善声盈耳】。
                  四大天师分别是张道陵、葛仙翁、许旌阳、邱洪济,排名为【张葛许邱】(31, 51, 83回),他们的职责大致是天宫的门卫和传达室主任,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排名的第一的张道陵最为重要,他的原型是三国期间割据汉中的张鲁的祖父,【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日后中国的道教第一家族—龙虎山的张天师,都是他的后裔。《水浒传》的开头,是宋仁宗派洪太尉去龙虎山找张天师,结果洪太尉一不小心放出108个妖魔……《西游记》中的张道陵,也叫【张道龄】,号称【祖延道龄张先生】。第42回,猴哥变成牛魔王混进火云洞忽悠红孩儿释放唐僧,红孩儿很警惕,为了鉴定眼前的老爹的真伪,说:【我前日闲行,驾祥光,直至九霄空内,忽逢着祖延道龄张先生……他见孩儿生得五官周正,三停平等,他问我是几年,那月那日那时出世,儿因年幼,记得不真。先生子平精熟,要与我推看五星】。虽说火孩儿是想通过对方是否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来判断对方的真伪,不一定是真话,但也能看出张道陵是个在妖精界人缘很好的神仙,妖精们都不把他当外人。大致可以认为他是玉帝在妖精界的联络员和沟通者,避免天庭和妖精界误判对方意图,而发生过度反应。
                  许旌阳也有点戏份,猴哥第2次收招安上天做了齐天大圣,整体在天上东游西荡、无所事事,终于有一天早朝,许旌阳主动向玉帝建议,给猴哥分派一份实职(恐后闲中生事。不若与他一件事管,庶免别生事端),玉帝从善如流,立即找来猴哥,让他看管蟠桃园。
                  张道陵的联络员身份,和许旌阳对玉帝的高度责任感,都说明他们是玉帝的心腹。他们给猴哥的提示,字句不多,却字字珠玑,极有深意,猴哥是何等聪明,马上就听出了弦外之音,回到凤仙郡让官民赶快准备,烧香、拜佛、讲道。这边凤仙郡忙活着,猴哥二次上天,看到凤仙郡的工作已经有了成果,被相关部门以【道家文书,僧家关牒】的形式上达天庭。还没等猴哥见到玉帝,护国天王就告诉猴哥,不用找玉帝了,直接去【九天应元府】,找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去凤仙郡打雷。
                    


                  IP属地:上海137楼2015-06-28 10:04
                  回复
                     到了第98回,取经团终于抵达西天灵山。唐僧还一如既往的对西天的低级菩萨们客气,【就便施礼】。这些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僧、比丘尼们受宠若惊,【慌】合掌说:【圣僧且休行礼,待见了牟尼,却来相叙】。在雷音寺,取经团2次与主管经书的阿傩、伽叶发生冲突。期间燃灯古佛露了一脸,他已经算出来取经团经历了八十难,距离九九八十一难,还差一难,为了让如来难堪,燃灯指使白雄尊者揭穿了阿傩伽叶索贿不成而送白字经书的丑事,如果不出意外,此事会算作一难,由取经工程史研究室写入未来的《取经史》。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燃灯古佛忽略了一个人的存在,她就是本卷的主角—观世音菩萨。
                    虽然观音并不常驻西天,可她也得到了取经团到西天的消息,无论是她自己估算出来的,还是如来通知的,反正她及时赶到了西天,共襄取经工程完工的盛举,与她一块来灵山,或者前后脚到达的,还有4位金刚。在最后一回的佛爷菩萨列表中,有【南无金刚大士圣菩萨】,《西游记》中的金刚有2种说法:四大金刚和八大金刚。四大金刚的名单,出现于第61回,当时如来佛派遣的四大金刚不请自来,与猴哥、老猪等人合伙围剿牛魔王,他们是: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
                      峨眉山清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
                      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昆仑山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取经团一上灵山时,在雷音寺山门迎候的,就是这四大金刚。八大金刚出现的次数较多,如来佛宣布发起取经工程的第3届盂兰盆会上,与会的就是八大金刚,第21、52、58回中都提到了他们。相比于四大金刚,八大金刚多出的4位,应该是在天宫大门口执勤的四大天王:持国、多闻、增长、广目。第36回,取经团路过乌鸡国敕建宝林寺,【二层山门之内,见有四大天王之相,乃是持国、多闻、增长、广目,按东北西南风调雨顺之意】。也就说,四大天王是西天派出的部队,与天庭的张葛许邱四大天师、马赵温关四大元帅,一同把守天宫大门,用于体现玉帝是天界共主的地位,和西天对玉帝的服从。为了表彰西天的忠心,玉帝授予他们天王的头衔,名义上与天庭国防部长托塔李天王同级,高于天庭的嫡系门卫—四大元帅。猴哥大闹天宫时,四大天王曾经出战,但他们的战斗力很差,不是猴哥的对手。玉帝对四大天王也并不指望,从未派他们为取经团帮过忙。西天有重大活动时,四天王还要回到雷音寺开会,与四大金刚合称八大金刚。
                    取经团拿到5048卷真经,第2次下灵山后,观音及时出现,她对如来说,取经团来西天,用了5040天,距离藏数—5048,还差8天,所以必须让取经团在8天内将经书送到大唐长安,并返回西天,这样取经团才能真正成佛。【如来大喜道:“所言甚当,准缴金旨。”】当即命令八大金刚驾云,护送取经团走空运回大唐。
                      


                    IP属地:上海140楼2015-06-28 10:05
                    回复
                       本文连载正式结束,在得到出版方授权之前,将不再连载,谢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对不能继续更新,我实在惭愧之至。


                      IP属地:上海143楼2015-06-28 10:07
                      回复
                         1. 肯定在猴哥大闹天宫之后。
                          2. 老猪认识真武大帝,而真武大帝自称生于开皇元年(581年),观音见到老猪,发生在贞观13年(639),所以老猪犯事,发生在581~639年间。
                          3. 观音于贞观13年7月遇到老猪时,卯二姐已经死了,她与老猪共同生活了不到1年,如此至少可以往前推到贞观12年(638)下半年。
                          4. 观音的乌尽孝—金鱼精,到达通天河赶走老白鼋自称灵感大王,最迟发生在贞观12年秋。
                          5. 老猪从猪胎里出来,便开始吃死人、吃草药,由于他有猪的血统,所以从出生到出栏,最多不超过3年。
                          6. 以老猪的好色性格,应该是出栏不久就嫁给卯二姐,卯二姐死后不久,老猪又改嫁给高翠兰。老猪入赘高老庄的时间很明确,是贞观13年2~3月。
                          由于玉帝对如来想趁机拉老猪入伙,有一定的警觉,所以玉帝不可能让老猪在人间呆太久,由这个原则,我给出猪八戒的完整年谱。
                          1. 前生的天蓬,被东华大帝君收为弟子,参加过某届龙华会,很得如来佛的赏识。
                          2. 玉帝召天蓬进入天庭,授予他天蓬元帅衔,实际职务是天河总督,兼管通天河、蟠桃园和灵芝园。
                          3. 参加公元前后的围剿猴哥的战争,作为外交官挽留如来参加安天大会。
                          4. 贞观10年(636)左右,天蓬在某届蟠桃会上,因性侵嫦娥而被判死刑,经太白金星李长庚求情,免除死刑,玉帝亲自责打他2000锤子,贬下人间改造。
                          5. 贞观12年2~3月,福陵山云栈洞的原主人卯二姐,招自称猪刚鬣的老猪为上门老公,【又唤做倒蹅(chǎ, 踩)门】。
                          6. 贞观12年下半年,观音派金鱼精去通天河做了灵感大王。
                          7. 贞观13年初,卯二姐死了,于是老猪继承了卯二姐的家产,成了云栈洞的董事长兼CEO。做洞主期间,老猪没有正当职业,以吃人度日,却结识了乌巢禅师禺狨王和牛魔王。
                          8. 贞观13年2~3月,老猪跑到高老庄娶高家三小姐高翠兰为妻,第2次做了上门女婿。
                          9. 贞观13年7月15日,如来启动取经工程,观音离开灵山东行,组建取经团。在7月底的某天,于福陵山遇到老猪打劫。观音强迫老猪加入取经团,给他起名为猪悟能。
                          10. 贞观13年9月13日,唐僧离开长安,取经工程正式投入运作。
                          11. 贞观14年8~9月,老猪与高家翻脸。高太公说:【(老猪)把那翠兰小女关在后宅子里,一发半年也不曾见面,更不知死活如何】。
                          12. 贞观15年2~3月(冬残春过半),成员为唐僧、猴哥、小白龙的取经团来到高老庄,老猪加入取经团,获得唐僧赐予的名字—猪八戒。
                          说完老猪的前世今生之后,笔者将解读牛魔王的另一个朋友—卷帘大将沙悟净,欲知沙僧的身世真相,请看下一章《卷帘大将》。


                        IP属地:上海162楼2015-06-28 10:19
                        回复
                           吴老爷子是明朝人,《明史 卷五十三》【登极仪】,详细记载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登极大典,在记述了各种职官的就位次序和位置后写道:【受表官于文侍从班南,西向。内赞二人于受表官之南,卷帘将军二人帘前,俱东西向】,皇帝正式登基时,【皇帝衮冕升御座,大乐鼓吹振作。乐止,将军卷帘,尚宝卿置宝于案】。就是说,皇帝面前有个帘子,点评家悟一子说:【帘者,所以隔别内外,防闲廉耻,彼能卷之而无嫌忌】。《新五代史》记载,孟昶曾封宠臣王昭远为卷帘使,人间朝廷中的卷帘将军,至少是皇帝身边的侍卫和仪仗队队长,进一步则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宠臣。
                            在道教世界中,道士们在请神仙下凡时要举行开坛启请仪式,卷帘是其中重要一环。道士们先进行化坛仪式,将坛场幻化为神仙世界;接着以卷帘象征神仙们下凡,如同帝王临朝听政,卷帘听取奏疏。据南宋时编成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宣表卷帘》记载,卷帘之前,【星斗飞芒,龙灯凤烛,并在帘里,惟遥迎而已】,帘外则昏暗无光,就好像人在凡间遥望仙境。等到法事完毕,【忽然卷帘内外,华灯璀璨,宛如浮黎土矣】。在视听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这一过程无疑会给人们带来不小的视觉震撼,从而增进对神仙的敬意和崇拜。据《金箓清醮卷帘科仪》记载,卷帘的过程分三步走,即【珠帘卷起一分】、【珠帘卷起二分】和【珠帘揭起三分】,卷帘手分三步骤将神仙世界浮现人间。清代段松苓《益都金石记》记载:【唐东岳庙尊胜经幢,载诸神名,有南门卷帘将军。】考虑到沙僧曾自称【南天门里我为尊】(22回),这也许就是《西游记》里卷帘大将的原形。
                            在《西游记》框架下,有多处关于【卷帘】的记载,无一例外的与帝王有关。
                            1. 09回,唐太宗【却命卷帘散朝,独留魏征,宣上金銮】。
                            2. 54回,西梁女国女王卷帘下辇道:【那一位是唐朝御弟?】
                            3. 85回,灭法国国王说:【有事出班来奏,无事卷帘散朝。】
                            沙僧的职责范围内也有【卷帘】工作,第22回他自称:【值殿曾经众圣参,卷帘曾见诸仙拜】,沙僧将【值殿】与【卷帘】并称,说明这个卷帘不是自称卷帘大将,而是他的具体工作。沙僧的其他职责还有【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也曾护驾宴蟠桃,也曾随朝居上界】,第24回沙僧自称:【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第48回说金鱼精长得【却似卷帘扶驾将,犹如镇寺大门神】,此处的【卷帘扶驾将】与【镇寺大门神】并称,显然不是人间的卷帘将军,而是天庭的卷帘大将,换句话说,【卷帘大将】是个实实在在的职务,而不是沙僧的名字,沙僧也不是唯一的卷帘大将,他被贬之后,天庭中还有别人做卷帘大将。
                            作为玉帝身边的贴身侍卫,沙僧是个威风凛凛仪表堂堂的帅哥,他自称当年【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既然金鱼精【却似卷帘扶驾将】,可以认为金鱼精与当年的沙僧长相、打扮相似,他俩都【金甲金盔灿烂新,腰缠宝带绕红云。眼如晚出明星皎,牙似重排锯齿分。足下烟霞飘荡荡,身边雾霭暖熏熏】。
                          熟悉明史的读者,想必都知道朱元璋独创的全新机构—锦衣卫。《明史 卷七十六》说:【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这个定义将锦衣卫分为2大系统,一部分负责侍卫或做仪仗队,比较著名的是【大汉将军】,对打扮和长相的要求强调一个帅字,沙僧的在天庭头顶金盔身披铠甲的打扮,原型显然来自锦衣卫中的大汉将军,或者说沙僧是天上的锦衣卫。
                            沙僧是锦衣卫的一大铁证,是他穿的衣服—黄锦直裰和鹅黄氅。唐僧虽然有如来御赐的锦襕异宝袈裟,可这么宝贝的衣服他平时不穿,唐僧的日常打扮是【光着一个头,穿一领二十五条达摩衣,足下登一双拖泥带水的达公鞋】(36回),显得十分寒酸。在明朝,黄色是皇家的垄断颜色,没有朝廷特许,臣民不得穿黄色衣袍。第11回唐太宗【穿一领赭黄袍】,第37回乌鸡国王身穿【飞龙舞凤赭黄袍】。猴哥当年做作齐天大圣时,【头戴的是紫金冠,身穿的是赭黄袍】(27回),完全是土皇帝的架势。待到唐僧把他从五行山监狱释放时,猴哥的全副披挂已经毁于八卦炉,只能赤淋淋的裸奔,为了遮丑,观音送给他一件绵布直裰。老猪首次遇到观音时,金盔铁甲弯弓带箭,遇到猴哥时,他【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显得很搞笑,离开高老庄时讹诈了一件崭新的黑布褊衫。
                            


                          IP属地:上海164楼2015-06-28 10:20
                          回复
                             综上所述,沙僧的【卷帘大将】就是天庭的锦衣卫,兼有3大职能,一是大汉将军/仪仗队;二是侍从室主任兼天宫办公厅主任,负责天宫的安保工作并主管特务、情报、刑讯工作;三是负责廷杖,并亲自抄家伙上阵。大家可以自行想象,玉帝上朝时,若干金盔金甲手持黑亮木棍的彪形大汉,分列玉帝两侧,是个什么阴森、恐怖情形。正因为沙僧位卑而权重,他才敢自称:【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连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等顶级重臣都不放在眼里,他的棍子令天庭众神仙人人侧目,个个胆寒,正所谓【西方路上无知识,上界宫中有大名】。
                              搞清沙僧的来历和天庭职责之后,新的问题又来了,沙僧负责的都是天庭的最核心、最隐秘的工作,自然意味着他是玉帝的绝对心腹,凭什么玉帝会对一个新人如此信重,刚刚上天就【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让他承担这么重的担子呢?欲知详情,请看下一章《流沙沙流》。


                            IP属地:上海166楼2015-06-28 10:20
                            回复
                                7.9 芭蕉宝扇
                                笔者在《6.12 一世无夫》中提到,披香殿玉女下凡人间不是想嫁给奎木狼,而是准备嫁给乌鸡国王。取经团离开东土大唐之后,相继途经猴哥服刑的鞑靼国、小白龙服刑的西番哈咇国、老猪服刑的乌斯藏国,以及书中并未明确提及的沙僧的流沙国,这4个国家在书中只一笔带过,没提到国王、朝廷啥的,似乎都是化外蛮邦,更没在唐僧的通关文牒上留下花押。宝象国是取经团路过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城郭的国家,与宝象国最近的国家,不是相隔了4个蛮邦的大唐,而是仅隔着金角、银角大王的平顶山的乌鸡国。
                                取经团离开大唐之后,相继遇到10位国王或皇帝,他们是宝象国、乌鸡国、车迟国、西梁女国、祭赛国、朱紫国、比丘国、灭法国、玉华县、天竺国君主。其中的乌鸡国国王是最有作为,与玉女年龄最相当的一位。说他有作为,是因为他是唯一的开国君主。第37回,乌鸡国王对唐僧说:【我家住在正西,离此只有四十里远近。那厢有座城池,便是兴基之处……便是朕当时创立家邦,改号乌鸡国】。相比之下,其他国王都貌似祖传的江山,百花羞公主说他的父亲宝象国王:【我父王不是马挣力战的江山,他本是祖宗遗留的社稷。自幼儿是太子登基,城门也不曾远出】,是个标准的窝囊废。又如天竺国皇帝,【自太祖太宗传到今,已五百余年。现在位的爷爷,爱山水花卉,号做怡宗皇帝,改元靖宴,今已二十八年了】。至于【昏乱】的车迟国国王、被狐狸精美后和白鹿搞得要死的比丘国国王,都是标准的昏君,怎么看都不像开国君主。
                                玉女遇到唐僧时,【约有三十年纪】,13年前她被奎木狼捉来做压寨夫人时,大约17岁。乌鸡王有个太子,书中说这娃是个【小小的一个将军】,估摸着在10岁上下,不会超过15岁,乌鸡王应该在30~40岁之间,35岁左右,与30岁左右的玉女相当。所以从地理、身份、年龄3方面综合考虑,我认为,披香殿玉女下凡不是想嫁给奎木狼,而是要嫁风华正茂,正在打天下的乌鸡国王。
                                取经团到达乌鸡国首都城外的敕建宝林寺时,正值贞观17年秋,唐僧说自从贞观13年离开长安至今已【有四五个年头】。乌鸡国是新建的国家,敕建宝林寺是国家出资建设的寺院,应该始建于乌鸡国建国后不久,僧官说此前有一帮无赖和尚在宝林寺蹭吃蹭住长达【七八个年头】,则宝林寺最迟建于贞观10年,乌鸡国建国最迟在贞观8年左右。乌鸡王立国之后,国内还算太平,因为国王【好善斋僧】,惊动了西天之主如来佛,文殊菩萨说:【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因是不可原身相见,变做一种凡僧,问他化些斋供】。变成普通和尚的文殊,想来颐指气使惯了,他颠颠跑来面试乌鸡王的时候,大概态度和语气都盛气凌人,惹恼了乌鸡王,国王震怒之下,【把我一条绳捆了,送在那御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救我归西】。按说文殊也是响当当的西天要人,在菩萨中排名第3,面对乌鸡王似乎毫无反抗能力,受困水牢长达3昼夜,西天的脸面都被他丢尽了。所谓打狗还需看主人,如来不能坐视徒弟被人欺负而不管,所以亲自指派文殊座下的青狮去乌鸡国整治一下国王。
                                8年前,即贞观9年,【天年干旱,草子不生,民皆饥死,甚是伤情……我国中仓禀空虚,钱粮尽绝,文武两班停俸禄,寡人膳食亦无荤。仿效禹王治水,与万民同受甘苦,沐浴斋戒,昼夜焚香祈祷】。大旱持续3年之后,文殊的座驾青狮变作道人,自称来自锺南山(不是‘终南山’),经过一番装神弄鬼,下了一场大雨,解除了旱情,乌鸡王龙颜大悦,与青狮结为兄弟。用2年时间骗取了国王的信任之后,青狮利用一个春天游赏御花园的机会,将国王推下井里,自己李代桃僵冒充国王,坐了3年宝座。直到取经团到来,才破获了这起骇人听闻的谋害、冒充乌鸡国王案。


                              IP属地:上海178楼2015-06-28 10: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