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的修养能够使人“静而达”,可以“待外物之变”。其实他还有两句话,他说:有了这种修养之后就可以“遇物而应,施则无穷”。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处于顺境,当你遇到挫折患难的时候,你如果有这种修养,就不至于被忧患所压倒。
苏东坡真的在这废弃的营地上开出了一片地来,他把这片地方取名东坡,自己就称为东坡居士。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开始喜欢陶渊明的诗,后来他晚年写了很多首和陶渊明的诗。这不只是因为他自己曾经亲自种田从而想到陶渊明种田的生活,而且是因为他在经过很多挫折患难之后体会到陶渊明在躬耕归隐后内心之中那一份不得志的悲哀和感慨。还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还能体会到陶渊明在失意和不得志之中而能有一份自得之意,这才真正是了不起的地方。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通过这首词,我们就能看到苏东坡的转变,看到他怎样从挫折忧患和悲哀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是苏东坡很了不起的地方。他要结合儒家和佛老并不是空谈,不是在理论上说说就算了,他是通过现实生活去实践的。这首词的牌调叫《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儿童尽楚语吴歌”
这一点,是苏东坡的另外一个好处。有的人总是高自标榜,自命不凡;可苏东坡是无论三教九流,无论什么样的阶级、职业,他都能够跟人家打成一片。苏东坡涉猎很广,他可以跟很多人找到共同的兴趣和共同的语言。要是实在找不到共同语言,他就叫人家说鬼,讲鬼的故事,大家对这个都有共同兴趣。
一个人只要能够以爱心对人,别人快乐,自己也是快乐的。现在,他已经爱上黄州了。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你们看,苏东坡写得多好!他有他的悲感,他有他的解脱,他有他的排遣,他有他的多情。认识苏东坡就要这样全面地来认识,他把儒家的忠义奋发和不变的操守与佛老达观的思想怀抱结合起来了。
以上文字节选自叶嘉莹先生《唐宋名家词赏析-下-苏轼》
(好文字搜来同赏)
苏东坡真的在这废弃的营地上开出了一片地来,他把这片地方取名东坡,自己就称为东坡居士。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开始喜欢陶渊明的诗,后来他晚年写了很多首和陶渊明的诗。这不只是因为他自己曾经亲自种田从而想到陶渊明种田的生活,而且是因为他在经过很多挫折患难之后体会到陶渊明在躬耕归隐后内心之中那一份不得志的悲哀和感慨。还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他还能体会到陶渊明在失意和不得志之中而能有一份自得之意,这才真正是了不起的地方。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通过这首词,我们就能看到苏东坡的转变,看到他怎样从挫折忧患和悲哀痛苦中解脱出来。这是苏东坡很了不起的地方。他要结合儒家和佛老并不是空谈,不是在理论上说说就算了,他是通过现实生活去实践的。这首词的牌调叫《满庭芳》: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儿童尽楚语吴歌”
这一点,是苏东坡的另外一个好处。有的人总是高自标榜,自命不凡;可苏东坡是无论三教九流,无论什么样的阶级、职业,他都能够跟人家打成一片。苏东坡涉猎很广,他可以跟很多人找到共同的兴趣和共同的语言。要是实在找不到共同语言,他就叫人家说鬼,讲鬼的故事,大家对这个都有共同兴趣。
一个人只要能够以爱心对人,别人快乐,自己也是快乐的。现在,他已经爱上黄州了。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你们看,苏东坡写得多好!他有他的悲感,他有他的解脱,他有他的排遣,他有他的多情。认识苏东坡就要这样全面地来认识,他把儒家的忠义奋发和不变的操守与佛老达观的思想怀抱结合起来了。
以上文字节选自叶嘉莹先生《唐宋名家词赏析-下-苏轼》
(好文字搜来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