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吧 关注:1,883贴子:8,258
  • 5回复贴,共1

中国近代史蒋延黻对林则徐的描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此中原故虽极复杂,但是值得我们研究。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这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饭碗的摇动。我们一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那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
  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当时的士大夫得了这样的一种印象,也是很自然的,林的奏章充满了他的自信心,可惜自道光二十年夏天定海失守以后,林没有得着机会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  真的林则徐是慢慢的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他就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他给了魏默深。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这部书提倡以夷制夷,并且以夷器制夷。后来日本的文人把这部书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林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的提倡。清廷把他谪戍伊犁,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即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觌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令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这是他的私函,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写的。他请他的朋友不要给别人看。换句话说,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难怪他后来虽又作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的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他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别人更不必说了。士大夫阶级既不服输,他们当然不主张改革。  主张抚夷的琦善、耆英诸人虽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而且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图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不喷不黑,请教各位的看法。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7-26 08:42回复
    讲的好


    2楼2015-09-09 04:57
    回复
      林则徐禁烟从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下场。鸦片早在雍正年间就被禁止了,嘉庆年间又重申严禁令,但都成了一纸空文,到了道光手上时鸦片已从几十箱走私,暴增为四五万箱,而且每年以五千箱的速度递增蔓延。这一百多年来,为什么无法禁?因为朝廷内部有三分之二的鸦片受贿官员,上自军机大臣,下自各级官员,鸦片耗掉全国六百万两银子一年,当时全国税收才一千万两银子,后来中国有二千万两银子税收,全部耗在鸦片上,一个如此庞大的受贿集团,以林则徐区区钦差之权,如何能够撼动。林则徐之罪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当时鸦片受贿集团联名状告林则徐〝罪名是把外敌赶入他州〞裁判官也是受贿官员,禁烟的结果林则徐一早就知道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关士大夫文化什么事?谁是贿赂集团,广州十三行,倾鸦片暴得之利层层贿赂。这毒瘤不除,谁能有作为?要除广州十三行,必先要除掉受贿集团的保护力,谁有此能力?


      IP属地:美国3楼2015-09-23 13:23
      回复
        蒋的一家之言而已,不少人看了这本书就各种狂喷林则徐也是醉了。这种2b史观,人云亦云的人。到哪都只能成为社会渣滓


        IP属地:福建4楼2015-09-27 16:43
        回复
          满清的百姓只会做奴才,不会做人,还维个吊新。因为留发不留头,奴才活下来了,有尊严的人都被虐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0-13 22:12
          回复
            我觉得特别不对。而且对李鸿章的评价更是可恨!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7-13 14: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