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化传扬吧 关注:1,091贴子:7,017

【国人流泪】中国正在丧失29种民间技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些民俗文化,有许多是曾经难以泯灭的美好的记忆,希望能传承下去...向还在从事这些活动的普通劳动者致敬...你们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向这些民间艺术家致敬!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5-07-26 13:02回复
    感谢汉文化吧提供的部分资料 @盛世平容君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5-07-26 13:04
    回复
      【钉秤】  做秤是个精细活儿。在这“斤斤计较”之间,做秤人付出了他的青春与汗水:精工细作,毫厘必究,只为了手艺人的那份承诺。年复一年,青丝变白发,不变的是那份公道,在秤杆子上,也在人心上。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5-07-26 13:05
      回复
        【捏面人】  面粉,刮子,竹篓,梳子,剪刀是捏面人的基本行当,灵巧的手捏出了一辆五彩疯癫的世界,这个神奇的记忆着我们带回了美好的童年。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5-07-26 13:05
        回复
          【吹糖技术】  融化成100°C高温的麦芽糖,经吹糖艺人收口并用,五颜六色的糖料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这是一个神奇的艺术,是一个古老的艺术,也是一个濒临失传的民间工艺。为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我们应该留住她,保护她。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5-07-26 13:06
          回复
            【铜匠】  从水上的铜匠船,到走街窜巷的铜匠担,修铜锁,配铜把手,制铜酒壶等;这些业务始终不变,而改变的只是不断精湛的技艺。锤敲、炉熔、锉平、雕刻、下钻,人们见到了铜香炉和铜酒壶上的龙、凤、寿星和神仙就这样来到你的眼前。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5-07-26 13:06
            回复
              【绞脸】  旧时无论城镇、乡村,妇女很少到理发店理发,当时主要靠一些从事绞脸手艺的妇女为她们绞脸。一根细线、一双巧手,靠手、口配合,为妇女绞去脸部的汗毛、污物等,使其脸部整洁、容光焕发!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5-07-26 13:07
              回复
                【锉刀、磨剪子】  在老街深巷,“嚓、嚓、嚓”一路“惊街”,一声吆喝--“磨剪子嘞,锵,菜刀。”可忙坏了家庭主妇们,纷纷找出钝刀,锈剪子,循声而去。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5-07-26 13:08
                回复
                  【爆米花】  还记得那时候的爆米花吗? 一个老头挑着担子,一头放着一颗葫芦状的“炮弹”,另一头防着火炉和风箱,走街窜巷。时而,“砰”地一声,将米变成白白的爆米花,那时候,他可是小朋友最爱欢迎的魔术师!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5-07-26 13:09
                  回复
                    【修钢笔】  曾经何时,拥有一支钢笔是一种时尚和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知识的代表,使用和修理往往相伴而生,在商品尚不能达到如今的丰富之时,修钢笔者对于使用者来说就是“装备保障”。其价值就体现在:简单的配件,只有他才能把“整”好钢笔能像原先一般地流流下水。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5-07-26 13:10
                    回复
                      【纳鞋匠】  依着一双巧手剪出的纸样,蜡线在锥针的引导下,穿梭在鞋面与鞋底间,锥针以额为磨石,鞋身木托支撑定形,在千锤轻敲之后,一双溶于纳鞋匠手艺、智美的鞋在等待着主人的千里之行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5-07-26 13:11
                      回复
                        【麦秸编织工艺】  麦秸民间工艺在苏中里下河地区源远流长,我们的先祖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麦秸编织草帽遮阳,编织草扇纳凉,编织手提包,提篮及装盛五谷的器皿作生活用品,成为我国早期文明发展象征。兴化先贤明朝宰相李春芳府中用麦秸制作的浮雕壁画作品有《二龙抢珠》、《螳螂捕蝉》、《雄鹰展翅》、《喜鹊登梅》、《青狮白象》等自成体系,堪称一绝。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5-07-26 13:12
                        回复
                          【剃头匠】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老师傅按照客人的要求,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上下兼顾,协作,半个小时后,由长变短,面目一新,耳鼻舒畅,精湛的手艺向人们诉说着,其实并不是万事开“头”难。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5-07-26 13:13
                          回复
                            【剃头匠】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老师傅按照客人的要求,十指运动,左右配合,工具轮番上阵,上下兼顾,协作,半个小时后,由长变短,面目一新,耳鼻舒畅,精湛的手艺向人们诉说着,其实并不是万事开“头”难。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5-07-26 13:13
                            回复
                              【精修钟表】  精修钟表的人心细如发,心静如水。放大镜、酒精灯、镊子,还有灵巧的手是他们的兵器,他们让凝固的时间行走,而他们却仿佛停留在时光之外,小作坊里凝固了他们的人生画卷,见证了时间的游走。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5-07-26 13: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