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道观吧 关注:199贴子:907
  • 7回复贴,共1

【戒行精严】——《龙门心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顶礼 白云堂上第七代律师上常下月昆阳王大真人


IP属地:吉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5-07-26 16:55回复
    《龙门心法》

    尝思道源自有正脉,万法不出一心。推而广之,道德五千言;约而述之,薪传十六字。所有分门而别户者,大抵殊途于同归耳。乃世之慕道者,徒向崆峒而访问,伐毛洗髓,欲换凡骨而无丹;立命寻真,语玄机而莫悟。殊未解理贵专心,法求一贯,要得其中之宗旨,端赖指示之相承。余在公余之暇,志道多年,素守国初白云观开山王氏真人《龙门心法》一经,朝夕穷其体用,恍然有所微明。随向契友白云观方丈张耕云,与炼师秦云樵,同道三人,言及惜是抄本,不得流行于世。而二公曰,真人则名垂紫府,望重神都,是本既存,学者若欲钻研,便能脚踏实地,诚谓仁者见之谓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现值开坛传戒,天下勇往求道者,咸集于此,即可宣扬后,再付梓可也。余即欣然不敢秘惜,常住捐资,愿刻流传。忆溯自我朝顺治之初,延及同治之始,而真人之潜德积久,于今得阐发幽光,实不胜额庆。惟愿神而明之者,不必觅蓬海壶天之妙药,又慕羽轮琪树之辉煌者也,则庶余之私幸,是以为序。
    大清同治十年夏五月一之景文谨序


    IP属地:吉林2楼2015-07-26 16:56
    回复
      昆阳子龙门心法上卷目录
      心法真言
      第一皈依三宝
      第二忏悔罪业
      第三断除障碍
      第四舍绝爱缘
      第五戒行精严
      第六忍辱降心
      第七清静身心
      第八求师问道
      第九定慧等持
      第十密行修真
      昆阳子龙门心法上卷
      第七代律师西晋昆阳子王常月传
      弘道阐教法孙维阳子詹太林校
      弘道阐教元孙初阳子唐清善演


      IP属地:吉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5-07-26 16:56
      回复
        心法真言
        康熙二年,岁在癸卯,十月之吉,昆阳子说戒于金陵碧苑,谓凝真子邵守善、扶摇子詹守椿曰:
        “余自髫年慕道,识透浮生不实,幻境无常,要免轮回,蚤修至道。但崆峒虽近,广成子未许相逢;蓬岛非遥,凡夫身安能得到?务必远离污秽,扫尽尘沙,消磨妄想而凡念如灰,陶冶色身而热心似水。诸缘顿息,皆从戒定中,一步步行来;万虑归空,悉自智慧里一层层看去。看得透,则拏得定,忍得过,则行得开。是以竖起眉毛,手掣杀人刀子;放开脚步,直登渡世船儿。翻身则解脱轮回,转念则超离罗网。悲心不断,古云自渡渡他;慈愿常存,我欲自渡渡彼。记得昔年曾参王屋,寻真访道,得遇明师。上蒙三宝之洪恩,亲闻法宝;下仗一身之膂力,苦行修身。皈依无上法王,行持大乘妙道。况又遭逢盛世,安乐清平,万劫难闻,千生罕见。敢不阐扬三宝,报答四恩,少尽涓埃,聊抒方寸。是以不辞僭妄之愆,开坛说戒;不避笑讥之谤,演教谈经。非关好事沽名,祗为辟邪解惑。天律不许绮语,至道惟在直言。谨将龙门第七代家风,告诸大众;敬录碧苑一腔直话,普利天人。不敢行文,何妨实说。今将授汝,正以接引愚蒙,阐明正法。若夫上乘法器,明眼高人,则贫道下风有幸,正欲请慈领教,以印证其所闻,贫道之愿也。”
        二子闻是法也,作礼而退。
        戒弟子广陵施守平稽首颂曰:
        法原无法因心有,心本无心为法空。
        心现法王心现相,法归心王法归空。
        要明定法非圆法,须悟凡心即圣心。
        心法法心心法法,法心解脱是知音。


        IP属地:吉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5-07-26 16:56
        回复
          断除障碍
          修行之人,障未断,则闭塞昏迷;碍未除,则愚痴暗昧。心体本同天日,妄情却似浮云。云障青天,白日安能朗照;情迷灵窍,真机哪得圆通。岂非修行人一大病哉?我今指出病根,这障碍,道家有两样障,作理障、事障。不明其事,真假难分;不得其理,正邪不辨。若执理而论事,抱泥迂腐,为理障心;若行事害理,悖戾乖张,为事戕性。或理或事,凡有所执,皆为障碍。
          今将障碍两字,细细说来。大众,千经万典,皆令大众,行善学好,修真悟道。夫众生不行善,而反行恶;不学好,而反学歹;不修真,而反弄假;不悟道,而反败教,这唤作事障本心。又有出家人,行善执善,学好执好,修真认真,悟道着相,皆因好处不曾解脱,这唤作理障本心。这事理二障,还是一等向上之人。更有一等修行之人,心地未明,天机未转,到处都生障碍,见我辈向上之人讲经说戒,他便明为称颂,暗动无明,生障碍心,动无明念。
          大众,障碍之心不除,就如要出苦海,有船、有筏、有篷、有橹,明可过海,又不能过,却谓何来?这为天上黑云漫漫而来,必有风涛之险,所以就不敢过海。
          大众,平日积功累行,行善学好,修真悟道,岂不是要出苦海,这些经功戒行,善缘好事,岂不是船,岂不是筏,岂不是篷,岂不是橹?既有船只,应该过这个海了,为何不过?却不知这点障碍之心,就如天起黑云漫漫而来,必有风涛之险,所以不能过了。
          大众,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障碍除断,天散黑云,方能渡出苦海。大众,你岂不闻《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么,明明宣说:“众生只因障重,不能睹上帝之慈颜。”又云;“如是诸障,汝等各各当断除之。”《皇经》开首就说断障。疑惑、贪嗔云云,皆障碍之条款也。若不断障,则清静不成了。既不清静,则十七光明,三十功德,从何而来?若无光明、功德,如何为万天帝主,诸佛圣师?三卷五品,皆从断除障碍而有。岂但《皇经》,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千言万语,皆从破暗除痴、断障明理的法门。
          大众,世间障碍甚多,粗细大小不同,前言皆系大略,还有微细障碍呢。假如看诵经典,其中妙义幽深,自己聪明有限,不能解悟经典旨趣,便是自己心窍未灵,智慧光小了。又不肯低心下气,参问高明,岂非障碍?及至问明,又生疑惑,惟恐其人之说不真,再问一人,彼此不同,心生烦燥,千岐万径,岂非障碍?若同侣伴一处读经,其彼先熟,我尚未熟,心先烦恼,岂非障碍?又若我熟彼生,便生欢喜,岂非障碍?又如自己有才,他人愚拙,便生欺诳,岂非障碍?又如见人行好,或布施,或功行,他富我贫,则生嫉妒;我富他贫,则生凌压,岂非障碍?又如读经典,忽然明理,执以为是,向人讲说,彼又高明,我心不服,岂非障碍?譬如修行打坐,偶有妙处,便自夸扬,岂非障碍?又如所闻妙理,执着在心中,只知其一,不知变通,岂非障碍?又如同道伴侣,一处从师问道,言彼明我暗,不自责己,反忌彼先,岂非障碍?至于积财,临死不舍一文。一切爱缘,以致好琴、好棋、好书、好画,种种着想,或以符术,为神通妙用,或有符术,为有为劣法;彼喜而我恶,我忌则彼好,皆系障碍。
          大众,汝等既出世,原该做出世的功夫,方能出世。这些障碍,皆是罪案,岂能出世。我愿大众,把这障碍悉除,则心灵不昧,智慧渐生,久久除净,则心地空虚,性天朗照。其中自有妙处,明了生死来去之机,只在障碍之能断不能断,身欲出苦海,请先将障碍除尽,则无风涛之险矣!


          IP属地:吉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5-07-26 16:59
          回复
            昆阳子龙门心法下卷目录
            第十一报恩消灾
            第十二立志发愿
            第十三印证效验
            第十四保命延生
            第十五阐教弘道
            第十六济度众生
            第十七智慧光明
            第十八神通妙用
            第十九了悟生死
            第二十功德圆满
            昆阳子龙门心法下卷
            第七代律师西晋昆阳子王常月传
            弘道阐教法孙维阳子詹太林校
            弘道阐教元孙初阳子唐清善演


            IP属地:吉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5-07-26 17:29
            回复
              了悟生死
              大众,自古到今,圣贤仙佛,九年面壁,只因大事因缘,出世降心,只为追求生死。岂不闻石火电光,落花游水,无常一到,片刻难留,罪福随身,轮回受报。言未毕则喉中气断,语未终腔内神飞。赤条条何处安身,黑漫漫哪方立命。洪福则重来人世,恶业则堕落酆都。福报尽则复入轮回,业报终则转生异类。万劫冤缠难解脱,千生罪苦怎消磨。世世沈迷,醉生梦死。冤冤相报,戴角披毛。言之可哭而可怜,说起可忧而可惧。若不孥定主意,咬牙切齿悟生前,打起精神,揭地掀天参死后。决烈汉,把眉毛直竖,杀人刀子手中提。大丈夫,将浩气放开,降魔剑刃心头割。毕定要看透,父母未曾生我之前,何方立命,究竟彻底,造化一来,死我之后,那处安身。了悟三身,过去未来现在;穷追三世,昨朝来日今时。须把万虑消忘,只有这灵光一点,诸缘扫净,独存这慧性些儿。入玄关,一窍通而百窍通;见真宗,则三际明而三界出。解脱则五行不着,虚湛则四大归空。入众妙门,登三宝地,去来自在,变化无方。轻轻的转动天机,则鬼神不能测其妙;巍巍然逆持斗柄,则阴阳不得辖其权。逍遥乎梵炁弥罗,证位乎清虚渺漠。永离尘劫超樊笼。全真之大事已终,自度因缘已毕。这一段真空法界,皆从戒定中下手,一层层大路行来,非是不修而能骤至。这一位妙有法身,悉自智慧里得窍,一节节密功做去,岂能不悟而得曲成。
              大众!岂不闻,道在圣传修在己,德由人积鉴由天。又不闻,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从心上立经伦。速速行持,各人努力,须上紧。未悟者,不失良因,悟透者,竟返青天,未悟者,亦不堕地狱。大众!却以金砖扣门,门虽不开,而金砖还在。戒法修道,道虽未悟,而戒法犹存,决不致沈落阴司,毕竟转生阳世。前因不昧,后果自成,只翻得个过儿,依然有把柄在手。
              大众!了悟生死,莫向你身外去觅死生,悟了方知心内真元。我今饶舌许多言,当不得甚么法子。你若体心恁么去,自找着那个道理。死里参生,生中悟死。这死生机关,在人自转,由得你,由不得我。动中觅静,静内找动,这静动端倪,凭君内照,问得心,问不得师。谨记吾言,断不误事。不依我说,到底差迟。我这盏照黑路灯儿,接引过迷路行人千百万。我这只渡苦的筏子,撑驾过飘洋宾客满恒河。大众,莫要起疑心,认得真时连夜走。
              生前何处是家乡,死后还归那一方。
              现在法身宜早悟,莫将空手过韶光。
              死生生死两相参,大事因缘不等闲。
              未死之前先去死,生机即在死中看。
              不在水,不在山,不须西北与东南。
              看来不出吾身外,只在区区方寸间。
              戒定慧,入玄关,不把功夫落二三。
              一心直悟生合死,铁壁铜墙破不难。
              真个苦,好艰难,却似舟行浅水滩。
              忽遇江潮风又顺,片时飞过九龙湾。


              IP属地:吉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9楼2015-07-26 19:01
              回复
                顶礼 白云堂上第七代律师上常下月昆阳王大真人


                32楼2015-07-29 1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