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对惰性的一点切身体会(满满是教训啊)。
这几天看贴吧玩的时候总能看到不少人说自己的惰性的问题,其实我在高二时也经常痛苦纠结于兹。此问题有外部因素(环境),也有内部因素(心态)。而我会着重讲心态的,因为我就是败在了心态上。
先写我对于环境因素的体会。
前文说过,我的高中是省重点的(在此我要毫不谦虚地说是全省最好的中学没有之一),呃,也只有这么点可以拿出来说的了,勿喷我。初中也在该中学的初中部。可是我在初中时还能保持班上2、3名的水平,到了高中,尽管我在年级还是100—300名不等(1000多人),可是在班上,却是10—25名的样子了。不过如果我能在班上考到前五,那我清北就稳拿了。请依此情况想象一下,每天有将近一半的人比我做作业做的快,有很多人比我做作业做得多,平时小考稍不留神就排到班级半数以后了,即使非常努力了,也不一定就比一些不是很努力的人考得好。于是乎,小学初中的所有优越感荡然无存:数学物理上的优势显现不出来,因为我们班总有数学进年级前20名的,英语上的劣势却让我在各路大神流利的口语、漂亮的书写、博大的单词库中诚惶诚恐地背着手中的3500(就因此还被一个背完了新概念1、2、3的同学指摘说我方法不对)而语文或者文学上,我的好朋友就是学校和文学沾边的社团的社长。
于是,来自各方面的碾压,让我逐渐在追寻和赶超同学的脚步的路上丧失了信心。成绩一度停滞不前的我始终觉得人生一片灰暗,整日笼罩着阴霾。
但是,现在重点来了,难道别人给我添点压力,我就不能活了吗?难道我就活不出自己的样子了吗?难道我每天就要疲于和他们的比较了吗?
我那时候没有考上清北的实力,我也知道自己确是水平不够,我也就没有多少自信,也没有那种无论别人如何我自岿然不动的洒脱与释然。现在看来,我还是太在意比较,太在意结果,太在意自己在班上的所谓的地位了。
言归正传,丧失了信心的我,看不到未来的我,在高二下学期彻底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可是,我却更加在意成绩了。但这个时候,我发现,只要我不学习,转移了注意力,去想或者去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自己就会无比高兴。可是已经浪费了时间的我却再也不能原谅和容忍自己再浪费一点时间。看到自己不学习了,便谴责自己有惰性,在玩耍的时候还在谴责着自己。可谓是玩也玩不好,学也学不好(毕竟心思没怎么放在学习上)。
看看吧,那时候我有一个多么典型的差生心态。好在自己也知道掌握知识,虽然掌握得不好,但自己也没有放弃努力,成绩便勉强维持在两三百名(貌似只有北师大的水平了,没有鄙视北师大啊)。
可是这才是最痛苦的,学习时间又长,效果又不好,又不敢破罐破摔疯玩,又特别想玩耍远离痛苦的学习。于是,懒惰便成了自己不学习时候的标签,放纵也成为了晚上回家实在承受不了压力时拿出手机玩耍的折磨自己的武器和借口。
现在来看,懒惰与放纵都不是本源,这只是没有信念与勇气,看不到希望但又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的人的通病。
拿我自己举一个鲜明的例子,高二的暑假时,我联想到不远的高三与高考,再看看自己全部都没有掌握好的高中知识,便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自我一轮复习的计划。打算在几十天的时间里好好复习一遍以前学习的知识。可是那时候我并没有放下心中的压力,仍然觉得暑期的学习是逼迫自己去痛苦几十天;而且自我期望值又太高,希望自己在复习完后完全掌握好所有知识。于是早已不堪重负的我硬生生地玩耍了整个暑假,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没有完全做完,更别说自我复习了。然后我就异常纠结了一个暑假,每天晚上都骂自己懒惰,每天都恐惧第二天的到来,因为我既害怕自己要学习(自己总是学不好),又害怕自己明天不学习又玩手机。真是不堪回首。
所以第二点来了,我怎样调整好心态呢?
自己高三下期时不痛苦了,主要是不再害怕考差了(因为考得最差了),也彻底没信心了。但没有了束缚自己的所谓考上好大学、考个好名次的希望后,自己反而开心了。
所以,如何治所谓的懒惰呢。我觉得应该从根本上解决。
就拿当时的我来说,如果我能够不去想结果,不去想大学,不去想什么名次,不去过分关注他人,流于和他人的比较,也就不会痛苦了,就能更加容易地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了。如果我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就能够更乐于学习了吧。如果这时候再果断排除手机等的干扰,潜心学术,不就有质的飞跃了吗?如果我当时能够这么想,怎会还埋怨自己不学习、有惰性呢?我一定也能像“pkuliuli”学长一样安排好时间了吧。(其实我都不行的,他才是真正的好心态、好成绩高手。)如果真是这个时候了,人的自信也就不是依靠与他人的比较了吧。
我觉得,只有自己摆正了心态,让自己舒服了,乐观与自信才会随之而来,至于惰性什么的,都是看起来很大,却是细枝末节的东西。
这几天看贴吧玩的时候总能看到不少人说自己的惰性的问题,其实我在高二时也经常痛苦纠结于兹。此问题有外部因素(环境),也有内部因素(心态)。而我会着重讲心态的,因为我就是败在了心态上。
先写我对于环境因素的体会。
前文说过,我的高中是省重点的(在此我要毫不谦虚地说是全省最好的中学没有之一),呃,也只有这么点可以拿出来说的了,勿喷我。初中也在该中学的初中部。可是我在初中时还能保持班上2、3名的水平,到了高中,尽管我在年级还是100—300名不等(1000多人),可是在班上,却是10—25名的样子了。不过如果我能在班上考到前五,那我清北就稳拿了。请依此情况想象一下,每天有将近一半的人比我做作业做的快,有很多人比我做作业做得多,平时小考稍不留神就排到班级半数以后了,即使非常努力了,也不一定就比一些不是很努力的人考得好。于是乎,小学初中的所有优越感荡然无存:数学物理上的优势显现不出来,因为我们班总有数学进年级前20名的,英语上的劣势却让我在各路大神流利的口语、漂亮的书写、博大的单词库中诚惶诚恐地背着手中的3500(就因此还被一个背完了新概念1、2、3的同学指摘说我方法不对)而语文或者文学上,我的好朋友就是学校和文学沾边的社团的社长。
于是,来自各方面的碾压,让我逐渐在追寻和赶超同学的脚步的路上丧失了信心。成绩一度停滞不前的我始终觉得人生一片灰暗,整日笼罩着阴霾。
但是,现在重点来了,难道别人给我添点压力,我就不能活了吗?难道我就活不出自己的样子了吗?难道我每天就要疲于和他们的比较了吗?
我那时候没有考上清北的实力,我也知道自己确是水平不够,我也就没有多少自信,也没有那种无论别人如何我自岿然不动的洒脱与释然。现在看来,我还是太在意比较,太在意结果,太在意自己在班上的所谓的地位了。
言归正传,丧失了信心的我,看不到未来的我,在高二下学期彻底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可是,我却更加在意成绩了。但这个时候,我发现,只要我不学习,转移了注意力,去想或者去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自己就会无比高兴。可是已经浪费了时间的我却再也不能原谅和容忍自己再浪费一点时间。看到自己不学习了,便谴责自己有惰性,在玩耍的时候还在谴责着自己。可谓是玩也玩不好,学也学不好(毕竟心思没怎么放在学习上)。
看看吧,那时候我有一个多么典型的差生心态。好在自己也知道掌握知识,虽然掌握得不好,但自己也没有放弃努力,成绩便勉强维持在两三百名(貌似只有北师大的水平了,没有鄙视北师大啊)。
可是这才是最痛苦的,学习时间又长,效果又不好,又不敢破罐破摔疯玩,又特别想玩耍远离痛苦的学习。于是,懒惰便成了自己不学习时候的标签,放纵也成为了晚上回家实在承受不了压力时拿出手机玩耍的折磨自己的武器和借口。
现在来看,懒惰与放纵都不是本源,这只是没有信念与勇气,看不到希望但又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的人的通病。
拿我自己举一个鲜明的例子,高二的暑假时,我联想到不远的高三与高考,再看看自己全部都没有掌握好的高中知识,便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自我一轮复习的计划。打算在几十天的时间里好好复习一遍以前学习的知识。可是那时候我并没有放下心中的压力,仍然觉得暑期的学习是逼迫自己去痛苦几十天;而且自我期望值又太高,希望自己在复习完后完全掌握好所有知识。于是早已不堪重负的我硬生生地玩耍了整个暑假,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没有完全做完,更别说自我复习了。然后我就异常纠结了一个暑假,每天晚上都骂自己懒惰,每天都恐惧第二天的到来,因为我既害怕自己要学习(自己总是学不好),又害怕自己明天不学习又玩手机。真是不堪回首。
所以第二点来了,我怎样调整好心态呢?
自己高三下期时不痛苦了,主要是不再害怕考差了(因为考得最差了),也彻底没信心了。但没有了束缚自己的所谓考上好大学、考个好名次的希望后,自己反而开心了。
所以,如何治所谓的懒惰呢。我觉得应该从根本上解决。
就拿当时的我来说,如果我能够不去想结果,不去想大学,不去想什么名次,不去过分关注他人,流于和他人的比较,也就不会痛苦了,就能更加容易地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了。如果我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就能够更乐于学习了吧。如果这时候再果断排除手机等的干扰,潜心学术,不就有质的飞跃了吗?如果我当时能够这么想,怎会还埋怨自己不学习、有惰性呢?我一定也能像“pkuliuli”学长一样安排好时间了吧。(其实我都不行的,他才是真正的好心态、好成绩高手。)如果真是这个时候了,人的自信也就不是依靠与他人的比较了吧。
我觉得,只有自己摆正了心态,让自己舒服了,乐观与自信才会随之而来,至于惰性什么的,都是看起来很大,却是细枝末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