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譬喻经
比丘道略集
雀离寺师将沙弥下喻 圣王生九百九十九子喻 兄弟二人共为沙门喻 伎儿作种种伎喻 比丘被摈喻 目连与弟子下耆阇崛山喻 喜根喻 木师画师喻 大迦叶妇因缘喻 兄好禅弟好多闻喻 罗云珠喻 龙升天喻 于僧净地大行喻 与贵人蹋唾喻 佛与弟子入舍卫乞食喻 医师治王病喻 恶雨喻 阿修罗因缘喻 王子入山喻 鹿林喻 尸利求多喻 从婆罗门乞食喻 田舍人喻 咒龙喻 石当道喻 蛇头尾共诤喻 捕鸟师喻 五百力士为沙门喻 三坚要喻 卖酪自存喻 五百贾客入海求宝喻 劫尽烧因缘喻 贵人为比丘尼因缘喻 草木皆可为药喻 屠儿喻 王好布施喻 龙藏水喻 圣王得轮因缘喻 梵王长寿喻
(一)
昔雀离寺,有一长老比丘得罗汉道,将一沙弥时复来下入城游观,衣钵大重,令沙弥担随从其后。沙弥道中便作是念:“人生世间无不受苦,欲免此苦当与何等道?”作是思惟:“佛常赞叹菩萨为胜,我今当发菩萨心。”适作是念,其师即以知他心通照其所念,语沙弥言:“持衣钵来。”沙弥持衣钵授与其师,师语沙弥:“汝在前行。”沙弥适在前行,复作是念:“菩萨之道甚大勤苦,求头与头求眼与眼,此事极难非我所办,不如早取罗汉疾得离苦。”师复知其所念,语沙弥言:“汝担衣钵还从我后。”如是三反,沙弥怪愕不知何意。前至所止处,叉手白师请问其意。其师答曰:“汝于菩萨道三进故,我亦三反推汝在前;汝心三退故推汝在后。所以尔者,发菩萨心,其功德胜满三千世界成就罗汉故也。”
(二)
昔有转轮圣王,先生九百九十九子,皆悉成大端正殊好,聪明黠慧兼有身力,或有具二十八相者,或具三十相者,或具三十一相者。末后一子始入母胎,处于恶露不净之间。时有八部大力鬼神,鼓乐弦歌侍卫其母,王亦宣敕左右令具供养,种种严饰参倍于常。时人白王曰:“王先诸子,今皆成大,智慧聪彻身相殊妙,王心平然未常欣庆。今此一子始处母胎,有何奇特供给异常耶?”时王答曰:“吾大子等虽才美过人,未有堪任登大位者,吾末后子若生长大,必当堪任嗣大位也。”时圣王者喻如佛也,诸大子者喻如下二乘也,末后处子喻菩萨也。言菩萨虽杂尘垢,但能发大意者,必为诸佛所念,天龙鬼神皆兴敬爱之也。
(三)
昔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出家俱为沙门,兄好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好布施;弟好布施修福而喜破戒。释迦文出世,其兄值佛出家修道即得罗汉,而独薄福,常患衣食不充,与诸伴等游行乞食,常独不饱而还。其弟生象中,为象多力能却怨敌,为国王所爱,以好金银珍宝璎珞,其身封数百户邑,供给此象随其所须。时兄比丘者值世大俭,游行乞食七日不得,末后得少粗食殆得存命。先知此象是前世兄弟,便往诣象前,手捉象耳而语之言:“我与汝俱有罪也。”象便思惟比丘语,即得自识宿命,见前世因缘,象便愁忧不复饮食。象子怖惧便往白王言:“象不复饮食,不知何意?”王问象子:“先有人犯此象不?”象子答王言:“无他异人,唯见一沙门来至象边,须臾便去耳。”王即遣人四出觅此沙门。有人于林树间得,便摄此沙门将诣王前,王问沙门言:“至我象边何所道说?”沙门答王言:“无所多说,我直语象言:‘我与汝俱有罪耳。’”时沙门便向王具说前世因缘事,王意便悟,即放此沙门令还所止。
比丘道略集
雀离寺师将沙弥下喻 圣王生九百九十九子喻 兄弟二人共为沙门喻 伎儿作种种伎喻 比丘被摈喻 目连与弟子下耆阇崛山喻 喜根喻 木师画师喻 大迦叶妇因缘喻 兄好禅弟好多闻喻 罗云珠喻 龙升天喻 于僧净地大行喻 与贵人蹋唾喻 佛与弟子入舍卫乞食喻 医师治王病喻 恶雨喻 阿修罗因缘喻 王子入山喻 鹿林喻 尸利求多喻 从婆罗门乞食喻 田舍人喻 咒龙喻 石当道喻 蛇头尾共诤喻 捕鸟师喻 五百力士为沙门喻 三坚要喻 卖酪自存喻 五百贾客入海求宝喻 劫尽烧因缘喻 贵人为比丘尼因缘喻 草木皆可为药喻 屠儿喻 王好布施喻 龙藏水喻 圣王得轮因缘喻 梵王长寿喻
(一)
昔雀离寺,有一长老比丘得罗汉道,将一沙弥时复来下入城游观,衣钵大重,令沙弥担随从其后。沙弥道中便作是念:“人生世间无不受苦,欲免此苦当与何等道?”作是思惟:“佛常赞叹菩萨为胜,我今当发菩萨心。”适作是念,其师即以知他心通照其所念,语沙弥言:“持衣钵来。”沙弥持衣钵授与其师,师语沙弥:“汝在前行。”沙弥适在前行,复作是念:“菩萨之道甚大勤苦,求头与头求眼与眼,此事极难非我所办,不如早取罗汉疾得离苦。”师复知其所念,语沙弥言:“汝担衣钵还从我后。”如是三反,沙弥怪愕不知何意。前至所止处,叉手白师请问其意。其师答曰:“汝于菩萨道三进故,我亦三反推汝在前;汝心三退故推汝在后。所以尔者,发菩萨心,其功德胜满三千世界成就罗汉故也。”
(二)
昔有转轮圣王,先生九百九十九子,皆悉成大端正殊好,聪明黠慧兼有身力,或有具二十八相者,或具三十相者,或具三十一相者。末后一子始入母胎,处于恶露不净之间。时有八部大力鬼神,鼓乐弦歌侍卫其母,王亦宣敕左右令具供养,种种严饰参倍于常。时人白王曰:“王先诸子,今皆成大,智慧聪彻身相殊妙,王心平然未常欣庆。今此一子始处母胎,有何奇特供给异常耶?”时王答曰:“吾大子等虽才美过人,未有堪任登大位者,吾末后子若生长大,必当堪任嗣大位也。”时圣王者喻如佛也,诸大子者喻如下二乘也,末后处子喻菩萨也。言菩萨虽杂尘垢,但能发大意者,必为诸佛所念,天龙鬼神皆兴敬爱之也。
(三)
昔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出家俱为沙门,兄好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好布施;弟好布施修福而喜破戒。释迦文出世,其兄值佛出家修道即得罗汉,而独薄福,常患衣食不充,与诸伴等游行乞食,常独不饱而还。其弟生象中,为象多力能却怨敌,为国王所爱,以好金银珍宝璎珞,其身封数百户邑,供给此象随其所须。时兄比丘者值世大俭,游行乞食七日不得,末后得少粗食殆得存命。先知此象是前世兄弟,便往诣象前,手捉象耳而语之言:“我与汝俱有罪也。”象便思惟比丘语,即得自识宿命,见前世因缘,象便愁忧不复饮食。象子怖惧便往白王言:“象不复饮食,不知何意?”王问象子:“先有人犯此象不?”象子答王言:“无他异人,唯见一沙门来至象边,须臾便去耳。”王即遣人四出觅此沙门。有人于林树间得,便摄此沙门将诣王前,王问沙门言:“至我象边何所道说?”沙门答王言:“无所多说,我直语象言:‘我与汝俱有罪耳。’”时沙门便向王具说前世因缘事,王意便悟,即放此沙门令还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