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楼仁兄说的国内外差异,我试着从历史角度客观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地质从业人员众多——计划经济时代,各种系统基本都有地质队,所以从业人员充足,国家又出钱养着这些事业单位,到现在还有中化之流呢,连我都纳闷这种破鸡巴队咋还不死。各种队总不可能闲得蛋疼就那么呆着,因此填图钻探等基础工作做得很充分,当然了也有物化探的资料。后来临近改制,国家也在搞区调砸钱养着地调院之流,相比之下,有现成资料不用,再重开物化探选异常圈靶区未免太舍近求远了。而老外哪有咱们当年那种各省几十个地质队的规模,而且他们的人力成本可不像中国这么廉价,基础工作没法做这么细,只好把咱们用作前期辅助的方法来做出指导依据:不怕仪器贵技术贵,但怕养着那么多事业单位。
这既是中国人口红利的优势,也是迟迟跟不上地质前沿的深层次因素,因为放着便宜的人工成本不用,引进新技术反倒不经济,而且让这帮所谓的技术流下岗,可能会社会不稳定呢,没听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么。
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