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放眼全球,不少国家都有应对好莱坞突围持久战的独门武器。
韩国法律规定,每家电影院的每个厅每年必须放映146天以上的韩片。1999年为抗议韩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外国电影配额,电影人们发起声势浩大的光头运动,在泰斗级的林权泽“为了电影我们甚至可以去死”的宣言下,姜帝圭抱着自己遗像的自杀式壮举下,总算保住了原有的电影配额制。
法国也不例外,他们的法宝是“文化例外”,向美国祭出文化产品非等同于一般商品的论调,给非好莱坞电影各种开外挂。1948年起每季度上映本土片至少五周。所有公共电视台要把每年3.2%的营业额投放到欧洲电影的制作中,其中2.5%献给本土片,收费电视台被要求的比例更高达9.5%。
还譬如意大利,在1956年开始规定每年至少放映本土片100天。英国从1985年开始每年只给好莱坞30%的配额。德国每年进口片210部的限额从1929年起就没松嘴过。
——摘自《看电影》微信稿《关起门撕的季节》
韩国法律规定,每家电影院的每个厅每年必须放映146天以上的韩片。1999年为抗议韩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外国电影配额,电影人们发起声势浩大的光头运动,在泰斗级的林权泽“为了电影我们甚至可以去死”的宣言下,姜帝圭抱着自己遗像的自杀式壮举下,总算保住了原有的电影配额制。
法国也不例外,他们的法宝是“文化例外”,向美国祭出文化产品非等同于一般商品的论调,给非好莱坞电影各种开外挂。1948年起每季度上映本土片至少五周。所有公共电视台要把每年3.2%的营业额投放到欧洲电影的制作中,其中2.5%献给本土片,收费电视台被要求的比例更高达9.5%。
还譬如意大利,在1956年开始规定每年至少放映本土片100天。英国从1985年开始每年只给好莱坞30%的配额。德国每年进口片210部的限额从1929年起就没松嘴过。
——摘自《看电影》微信稿《关起门撕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