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M-56-3发动机,由法国斯奈克玛和美国通用电气联合研制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主要的装机对象包括波音737等民用客机,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因为CFM-56-3所采用的核心机,正是来源于在美国第一次发动机大战中使通用反败为胜的F110发动机,在当年改革开放和中美蜜月期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名正言顺”地以国际贸易的名义获得了数量可观的CFM-56-3。
这里既然说到了核心机,那么楼主就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概念。在这篇帖子中我们所有讨论的喷气式发动机(包括涡喷式发动机和涡扇式发动机),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外界空气经进气道进入发动机后,首先经过压气机进行压缩加压后进入燃烧室,与燃料掺混,点火燃烧,形成高温气体,高温气体膨胀驱动涡轮工作,经过涡轮后的燃气通过喷管排出而产生推力。与我们常见的采用气缸原理的车用柴油发动机、飞行器用活塞式发动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某位用活塞式发动机在这里大放厥词的亲,楼主在这里也给你做一下扫盲,不要拿什么鸡毛在这里当令箭使,勿谓言之不预也)。 在完成这个做功的过程中,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就是一台发动机的核心机。可以说,核心机是决定了整台发动机工作能力的核心装置,而且在核心机的基础上,通过搭配不同的外部组件可以研制出船用燃气轮机、车用燃气轮机及发电用的涡轮机。

所以既然有了送上门来的CFM-56,野路子走惯了的我兔自然不可能放过这样一块肥肉,于是就有了“太行”的立项,当然只有了核心机还远远不够,毕竟大涵道比的民用涡扇还是与小涵道比的军用涡扇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测绘仿制核心机的基础上,我们要走的路自然任重而道远,况且测绘仿制核心机的过程也绝非易事。就这样直到八十年代末左右,我国历经艰难险阻完成了核心机的仿制和改进工作,“太行”的发展进入到了验证机发展阶段并在九十年代初完成进入型号研制。在这其中我国也利用中苏关系解冻的契机接触到了俄制AL-31发动机,这种同为大推力涡轮风扇式结构的发动机拥有着很高的喘振余度和强大的抗畸变能力,于是在“太行”出世的关键阶段,美俄两种优秀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开始在“太行”玩起了“东西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