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涉农腐败触目惊心,群众反响强烈,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
最高检为啥要下大气力去拍农民身边的苍蝇?理由很简单,这个事形势很严峻,不解决后果很严重。
首先,“小官涉贪”明显。
当前,涉农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仍在高位徘徊,处于易发多发的态势。农村苍蝇多分布在县、乡、村三级,涉案人员包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会计、村出纳等“两委”成员和村民组长等村组干部,乡镇站所工作人员和部分县级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科级以下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占了较大比例。
据称,一些省份村“两委”负责人案件超过了整个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半数,有的市县更高达70%—80%。
其次,窝案串案严重。
这些农村苍蝇往往相互勾结、团伙作案,“抱团”腐败,共同犯罪,大肆侵吞国家涉农扶贫的政策性补贴和专项资金。因此,蝇贪案件经常突破一案,带出一串,端掉一窝。
如安徽省芜湖市检察机关近年来查办的涉农惠民职务犯罪案件中,窝案、串案占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立案总人数的84.52%。
再者,贪污侵吞突出。
在贪腐手段上,这些苍蝇有的采取对上虚报冒领,对下隐瞒实情等手段,直接或变相冒领、骗取、套取各项涉农扶贫补助款;有的利用代领、代发补助金的便利,直接克扣、截留、私分涉农资金;有的以虚列户头、重复报账以及收入不入账等方式侵吞补贴资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