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子景区吧 关注:54贴子:767
  • 3回复贴,共1

闽南文化|那些年我们一起“攻炮城”,你玩过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攻炮城”是闽南及台湾地区的一项特色年俗,虽然在闽南及台湾为人们所熟知,但许多外乡人可能并无耳闻,特别是年轻一代。近些年,这项活动也逐渐式微,甚至闽南地区的一些年轻人也开始不知道“攻炮城”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采用竹木、麻线、铅线等材料扎成“炮城”的骨架,“炮城”有方有圆,再在其四周简单地环绕一串长长的鞭炮,最后在外围糊上红纸,装饰得像古代的城垣。
攻城的炮手不受年龄、性别和人数的限制,这项活动需要眼力、手力、智力和胆力的紧密配合,参加的炮手各自点燃自己手中的各式各样鞭炮,或单发或成串,从下向上对准“城垣”抛掷,利用爆炸的威力炸破红纸,再以火花完全引爆炮城内的鞭炮,谁有本事把“城”攻破谁就是好样的,既得到奖品,又赢来人们赞羡的目光。

有时,点燃的鞭炮快把“城垣”炸完时,却意外地出现了“夹壳哑炮”,人们往往会扼腕兴叹。但不论是何种情况,攻城者的情绪始终高昂,加上围观人群的呐喊助威,攻炮城活动被一次次地推向高潮。场景真如万炮齐轰,蔚为壮观。
“攻炮城”如何而来?传说,明末清初郑成功在闽南沿海一带操练水师,准备收复台湾。其部将洪旭为防士兵过年时开小差,而想出妙策。先扎一个个“炮城”,订造大量鞭炮并发给士兵,鼓动官兵们全心全意去“攻炮城”,攻下者给予重赏。这样一来,既增添了节日气氛,消除了士兵的乡恋,又让士兵锻炼了抛掷、瞄准技巧,提高了他们的作战能力。后来,这一有益有趣的军营游戏随郑成功军队而传入台湾。

祖籍闽南的著名台湾史志学家连横在其《雅言》中有如此记叙:“台湾也有掷炮城之戏,架竹为橹,高近两丈,上置炮城,掷者以鞭炮燃火投之……”数百年来,这一独特有趣的东方奇观在闽南和台湾盛行不衰,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驻足观看。
厦门老院子民俗文化风情园景区通过高科技合成的攻炮城游戏可以免费让游客亲身体验,攻破炮城,好运连连。


1楼2015-08-03 14:26回复
    老院子景区规划建设两大模块,包括一场:“神游华夏”室内演艺剧场,即神游华夏大剧院。届时将全天候表演360度大型室内山水实景演艺《闽南传奇》 ,在现代高新科技造就的震撼场面中上演闽南独特的历史文化经典。该演出申请了使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多个,保证了演艺的不可复制性;一园:老院子民俗风情园,初步规划设计建设妈祖文化园、民俗文化村及中华姓氏文化园等,在建筑风格及布局样式上注重体现厦门当地的文化符号,着力将其打造成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休憩园区。


    IP属地:山东2楼2015-08-04 08:06
    收起回复
      没玩过,不是放鞭炮吧,吓死宝宝了


      3楼2015-08-05 15: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