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土司政权是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卓尼政教合一制与西藏和拉卜楞寺的政教合一制有所不同。在西藏和拉卜楞寺政权低于教权;而在卓尼,政权高于教权。历代土司的继承,遵循着世代延续下来的一种习惯法,即“政属于土司,教属于僧纲;兄任民长,管理政务;弟任寺主,主持宗教;土司长子例袭土司,次子例袭僧纲。遇独子时,土司得兼僧纲,政教合而为一”。由于单传或其它原因,在卓尼大寺的僧纲谱系中,仅有六任僧纲是专职的,其余十四任由土司兼任。卓尼政教合一的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情况:当土司早亡或一时难以选定继承人选时,僧纲也破例承袭土司位。如第十五代土司杨宗业(丹增仁钦嘉)早亡后,已任卓尼大寺僧纲的杨宗基(钦甲久美多吉)承袭土司位并兼世袭僧纲。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土司和僧纲的承袭者均年幼不能理政时,由祖母和母亲代理政教事务。如第十四代土司杨声幼时,卓尼政教事务均由其祖母仁钦华宗代理。1937年8月,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和长子杨琨被部属杀害后,年仅八岁的次子杨复兴继位,三子杨丹珠年仅三岁。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杨积庆遗孀杨守贞毅然代理卓尼政教事务。当土司能亲政时,妇辈代理政务的局面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