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凤吧 关注:21,468贴子:1,602,254

宫本武藏居然和孙子同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他的《五轮书》居然和《孙子兵法》一起被列为“三大兵法书”
这个把我吓到了……………………
看来农民工也有发迹的一天啊


1楼2008-06-01 10:54回复
    ````````````````


    2楼2008-06-01 10:55
    回复
      甲非兵法不也被抬的很高么…YY不违法~


      IP属地:河南3楼2008-06-01 10:56
      回复
        日本人好盲目。。

        孙子兵法是世界级兵书,和克劳塞维茨〈战争的艺术〉平起平坐


        IP属地:中国香港4楼2008-06-01 10:56
        回复
          好像不是日本人给的……………………
          是西洋人给的……………………
          我翻了一点《五轮书》 里面的东西把我震精了
          准备买一本来研究


          5楼2008-06-01 10:58
          回复
            孙子兵法论述的是宏观,主要考察经济和政治。目的是操控战争。
             五轮书是论述的是微观,主要是如何打败敌人,你看看他的写的卷的。
            他都一直在强调心境的问题。这是教你一个将军应该具备的品质。怎么看敌人的弱点,怎么抓住机会、


            6楼2008-06-01 10:59
            回复
              震精了 我震精了…………………


              7楼2008-06-01 10:59
              回复
                《五轮书》读后感(补完篇)

                日本战国,岩流岛,午前八时…

                佐佐木小次郎紧握手中的三尺太刀,显得有些焦躁不安,“时间到了,宫本武藏这个家伙,怎么还不来呢?”他暗暗想到。为了这次巅峰对决,身为日本著名剑客的佐佐木小次郎可没少做准备,他早早就来到了现场,希望一举击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宫本武藏,可约定的时间到了,宫本武藏连影子都没有,这让他实在有些心急。

                九时,佐佐木小次郎暗暗骂道:“可恶啊,这样的家伙,怎么还没来?怎么还没来?难道这样的杂鱼(日本语:意为小杂兵)真的如此害怕我不成?”等得有些不耐烦的佐佐木小次郎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心中愈发焦虑不安起来。

                九十半,太阳升得老高了,“这个家伙多半弃权了,说不定我可以不战而胜呢,这样的胜利未免也太莫名其妙了…” 佐佐木小次郎此刻的心情非常复杂,焦虑的情绪中又加入了少许怅然若失。就在小次郎快要失去耐心之际,宫本武藏却坐着一艘小船,优哉游哉地出现在他的视野当中,“这个家伙,真的来了么?我没看错吧,可恶啊,迟到这么久,未免也太目中无人了!!!”小次郎迫不及待地拔出太刀,丢下刀鞘,冲到岸边意欲决一胜负。

                “小次郎,刀与刀鞘本是一个整体,而你却丢掉了刀鞘,和认输并无什么不同,可见你已经输了!”宫本武藏不慌不忙,字正腔圆地说出了这段颇为刺耳的传世名句,佐佐木小次郎闻之,一时语塞,加上等待时所产生的焦虑和不安一起涌上心头,阵脚大乱。宫本武藏则抽出早已准备好的,长四尺二寸的木刀,拉开了决斗的架势……

                以上基本就是岩流岛死斗的全过程,最后的结果我们也已经知道,小次郎殒命岩流岛,以他的死成就了宫本武藏的最后一场决斗。

                 

                 

                岩流岛死斗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除了剑法的精妙外,还有宫本武藏那高超的心理战术;事实上,岩流岛死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超越了普通剑术对决的范畴,上升为一种兵法对决,而宫本武藏取得的胜利,与其说是剑术的胜利,不如说是兵法的胜利。由岩流岛死斗可知,宫本武藏所创造的66场不败纪录,除了他高超的剑术之外,善用兵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虽然后人认为宫本武藏所取得的胜利多少有些胜之不武,但是“兵者,诡道也”,若以求胜为目的,不管采用什么手段都是正常的。

                在《五轮书》中,宫本武藏非常强调“禅”的概念,认为在剑道的修为中,必须从“禅”上面去悟,方能做到战无不胜;那么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如何理解禅的具体含义呢?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兵法学典籍《孙子兵法》中也有异曲同工的说法,其中《九变篇》有云:“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意思是不能有指望敌人不会来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自己做好了充分准备;不能有指望敌人不会攻击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自己具有敌人无法进攻的条件,而宫本武藏在《五轮书》的最后一卷《空之卷》里又说道:“空之道,并非龚空之道,而是空明之道.这个空明,是经过一一定下心来,日夕勤练,不断打磨心性与头脑,不断扛打磨感应与目光.当你的精神一尘不染,当困惑的云雾一扫而空之际,便是真正的空明了. 剑道的空,是一种自由无碍,清澈明澄的心境;临敌之际,不为环境所蔽,不为对方行动所蔽,不为自己感情所蔽,不为自己思考所蔽,而能面对一切的本来面目反应便是空的意思.人生在世,每多白刃交加的处境,最怕是自以为知”

                结合以上说法,我认为,所谓“禅”,在兵法的实际运用中,是努力创造一种让敌人无法进攻的条件,这样就不会让敌人有可乘之机;显然,佐佐木小次郎离“禅”和 “空”的境界差得很远,否则也不会中了宫本武藏那并不高明的心理战术,换句话说,想在世上立足,纵然剑法再优秀,如果没有对“禅”的参悟是绝对不行的。要达到“禅”的境界,显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建立在对人生、万物有充分的参悟基础之上才行,《五轮书》中认为,剑道和兵法的修炼者,必须不断地领悟,以求掌握万事万物之间的规律,以达到“不为环境所蔽,不为对方行动所蔽,不为自己感情所蔽,不为自己思考所蔽,而能面对一切的本来面目” 的“空”的境界,这样我们就能做到“有所不可攻”,将这种思想拓展开来讲,我们学习各种技能时,单纯追求技能本身的精进是不行的,要真正将一门技能运用得出神入化,也必须从万事万物的规律来领悟,以求达到《五轮书》所说的“剑禅合一”的境界。个人感觉,宫本武藏不单纯是为了追求剑术上的精进而领悟“禅”,更是将“禅”作为一种生活态度而贯穿始终,这种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在当代,刀光剑影的武士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仍然需要依靠技能在社会上立足,追求技能之道的过程和追求剑道的过程并无不同,仍然需要建立在不断地学习和参悟之上,日本和中国同属东方文明,东方文明本身就是领悟的文明,因此若能将追求“剑禅合一”之道用于当代,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这便是是凝聚了前人心血的《五轮书》对当代社会的最大贡献。

                《五轮书》成书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早期,具体时间大约在1637年岛原之乱“天草降临”后至1645年之间,本书和中国的《孙子兵法》互为补充,当中的很多观点则是相互渗透,史料证明,孙子兵法所提倡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在宫本武藏的决斗中也时有体现,但是在《五轮书》中更多体现了一种必须要正视竞争,奋发进取的精神,和《孙子兵法》中所提倡的“以智驭力”的核心思想有些不同,这种精神和日本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在读书的时候务必要好好体会。

                以上观点算是我个人对《五轮书》的一个总结,《五轮书》所阐述的兵法思想还有很多有待发掘的部分,希望大家在看书的时候好好领会。


                8楼2008-06-01 11:11
                回复
                  武安国和穆顺的遗书也很强


                  IP属地:浙江9楼2008-06-01 11:13
                  回复
                    剑禅一如嘛


                    IP属地:福建10楼2008-06-01 11:13
                    回复
                      • 115.171.255.*
                      五轮书 的成就丝毫不低于孙子兵法,虽然我也很讨厌日本鬼子,不过这本书写的确实很有内涵,值得我们中国男儿好好学习


                      11楼2010-04-02 14:48
                      回复
                        军师图里的这位哥是不是蛇魔Z里面拿个杖式剑的那位?


                        12楼2010-04-02 15:17
                        回复
                          发现这是个很久远的坟


                          IP属地:江西13楼2010-04-02 15:24
                          回复


                            14楼2010-04-02 15:35
                            回复
                              回复:14楼


                              15楼2010-04-02 1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