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界,于天地二界看来总是高高在上的,什么长生不老什么荣华富贵,什么随心所欲什么万人供奉,什么都有,描绘在世人脑海里的仿佛就是一块无暇的白月光。去过广寒宫的仙家却了解,广寒宫里莫说白月光,连一点点光火都没有,广寒宫里风极其的大,灯火都不能点,靠得仅是羲和女神晚上回家时在对面照过来的一点余光,嫦娥仙子时常怪自己当初看走了眼。
想象终归就是一场想象而已。
天华一手接过抛来的镜子,满意地捧在手里端模了端模,道,“要不,你像玉帝请命做个叫花子再去龙王那里走一遭?”
玉帝在一视同仁上做得很到位,从不予谁事事顺心。有道是有舍有得,一舍才换一得,如若真的不满,便先放下你眼下的一切再谈不迟。
青龙听了,讪讪地摸下鼻子,闭着嘴在庭院里兜转了一大圈,最后拿走了墙角新酿出来的三坛桂花酒,才辞别道,“罢了,我可不想见那群小龙压在我龙角上吆五喝六的架势。西海龙王的寿宴开始了,我得走了。”
语落,就驾着祥云缓缓西去,没走多远又飘来一缕桂花香,哪有半点急态。
眼看着青龙飞下天华山,天华又窝回摇椅里,懒洋洋地打量起古镜里的小龙。几百年前王母路过东海的时候掉下一面蟠龙镜,被龙母捡拾收藏,蟠龙镜在东海里过得如鱼得水,几百年后竟孕育出一条真龙。龙母对它喜爱异常,整日里抱着不肯撒手。消息不胫而走,青龙几日前去东海做客,无意提到此事,未待龙王开口,龙母就已经干脆利落地把古镜奉到眼前,笑得双颊透红,“区区心意,不成敬意。”
只不过青龙看它总是会想起自己穿布兜的窘态,回到天庭就下到天华宫把这古镜转手送给了自己。
真龙是刚出世的小龙,还未修成可以破镜的功底,圆鼓鼓的龙爪只得扒着镜子的镂空花边瞪着圆鼓鼓的眼睛四处寻望,东瞅瞅,西探探,看见好东西就眼睛一亮的反应丝毫不逊于他那位龙祖宗。
天华看得有些困倦,脑子里不由顺着青龙留下的话题往下想。
道家讲究道法自然,天庭里一分一厘以“自然”定规矩。大到礼教纲常,小到南天门口站的两位天将,日出开门、日落关门,晨钟暮鼓,不酌半分私情,哪怕是玉帝亲自站在门口,也要躬着身子,不卑不亢道一句,“天门已关,还请天亮时再来。”
谁都不得逍遥。
似乎也有个例外,私下里不知用了什么调虎离山之计偷偷配过一把钥匙,就此南天门再不是难事,花天酒地,出入无阻。青龙指着那人的眼睛骂过,“玉帝怎么也不管管你,天上地下我看唯你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