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郑姓
郑氏源出姬姓,为周宣王弟姬友的后裔。公元前806年,姬友被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任司徒之职,他见幽王宠幸褒姒,不理朝政,预感将有变乱发生,于是采纳太史伯的建议,在公元前773年把家属和资财转移到虢、郐之间的“京”地(今河南荥阳市东南京襄城村)。公元前770年,西周王室为犬戎所逼,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市)。郑桓公之子郑武公先后攻灭郐、虢,建立新的郑国,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市)。郑国在公元前375年灭于韩,共历23君、431年,子孙播迁陈(今河南淮阳县)、宋(今河南商丘市)之间,以原国名“郑”为姓氏。由于今河南荥阳、新郑古属荥阳郡,故有“天下郑姓出荥阳”之说。
郑氏源出姬姓,为周宣王弟姬友的后裔。公元前806年,姬友被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任司徒之职,他见幽王宠幸褒姒,不理朝政,预感将有变乱发生,于是采纳太史伯的建议,在公元前773年把家属和资财转移到虢、郐之间的“京”地(今河南荥阳市东南京襄城村)。公元前770年,西周王室为犬戎所逼,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市)。郑桓公之子郑武公先后攻灭郐、虢,建立新的郑国,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市)。郑国在公元前375年灭于韩,共历23君、431年,子孙播迁陈(今河南淮阳县)、宋(今河南商丘市)之间,以原国名“郑”为姓氏。由于今河南荥阳、新郑古属荥阳郡,故有“天下郑姓出荥阳”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