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langer吧 关注:731贴子:7,615
  • 30回复贴,共1

宾语可以区分哪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表语就可以成一类(更多时候表语应该是谓语)
其次,双宾句中,间接宾语有与格
然后"对象"和"受体"分离,如日语を和に(其实日语并不是这么分的)
接着,可以有离格,同样像日语的を
还有哪些呢?大家一起开开脑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8-08 15:29回复
    在直接宾语里:
    【对象宾语】
    最“正常”的宾语,此类宾语一般在主语发出动作之前就存在了
    比如 我打小明
    “小明”是对象宾语
    【使役宾语】
    含有使...的意味,此类宾语同样在主语发出动作之前就存在了
    英语中的使役宾语通常出现在由不及物动词变来的及物动词(貌似是这样)后
    Mum danced baby(=Mum made baby dance) 妈妈使婴儿跳舞
    相当于汉语的“使V”
    匈牙利语类似汉语,用祈使式,就是“使V”
    【结果宾语】
    个人感觉这种宾语非常奇怪,此类宾语在主语发出动作之后才存在,是动作的结果
    英语汉语都允许这种形式
    I write poem,我写诗*
    然而翻译结果宾语时,汉语多在动词后加“了”,I write poem应该翻译为我写了(首)诗【不加量词很生硬
    如果不加“了”,个人感觉是这个动作在进行中,即
    我写诗=I am writting poem
    =============================
    只知道这么多 码字好累


    2楼2015-08-08 16:09
    收起回复
      观点:我并不认同“双宾语”这种结构。
      序论:He gave me a bike. ……(1)
      这个句子,我们可以恒等变形:He gave a bike to me. ……(2)
      大家发现了什么?(2)相比于(1),只多了一个to。
      本论:我们可以把介词看成是显性的格标志。
      有人会问,按照这个理论,I到me的变格是怎么回事?其实我认为,me才是真正的词根,而I只不过是 主格介词【被省略】+me的缩合形式;另一方面,宾格不需要显性的格标记。所以才会出现“我”的变格是从主格“I”到到宾格“me”的假象。
      然而,在我的理论中,主格的词被英语语法要求在句子首位,隐性格标记所标注的词优先靠近谓语,且被动隐性格标记所标注的词比主动隐性格标记所标记的词更加优先。
      小结论:回到序论。我们可以理解成,那个“to”本来应该是显性的格标记,然而说话者将这个显性格标记变成了隐性格标记,即(1)中的me有被动隐性格标记,所以比有主动隐性格标记的“a bike”更加优先地靠近谓语“give”。
      大结论:“双宾语”的结构,本质上是显性格标记的隐形化。
      以上:独创研究……不喜可喷,但不要像小学生一样喷……


      IP属地:浙江3楼2015-08-08 17:19
      收起回复
        可以从论元角色的角度看,比如说受事者、结果、与事者、对象和系事者……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5-08-16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