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谈到了作文之外的东西,如凉山彝族现状和彝汉关系之类比较大的话题,那就从这个方面说吧。
首先要指出的一个大背景是,由于凉山自然条件恶劣,当地生产力水平低,所以在解放前当地彝族还未进入封建社会,可以说是直接从奴隶制跨越到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社会。
这种跨越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当地的发展很依赖于外界的“输入”,因为如果让当地自发发展至少还要经过封建社会的过渡,但外来的受过工业化教育的人以及当地外出见过工业化社会的人以及他们带来的工业品和新的观念都不允许当地按原有轨迹走下去了,让一群连封建社会都没经历过的人适应工业化社会或建设工业化社会(大家可以想象当地受到的冲击有多大),他们完全不会做,甚至不会学,只能跟着外面的世界走或被外面的世界拖着走。
如果外界的输入能比较均匀地作用于当地,让当地不同人发展较平衡的话,这将会是巨大的进步,但不幸的是,外界的输入并不均匀,人们的发展因此并不平衡而且悬殊——这种“悬殊”已经不是收入差距大之类,而是一些人已经和我们一样完全享受着工业社会的生活和现代化的教育以及二者带来的各种观念,而另一些人的观念和生活水平还停留在农业社会,而且是失序的农业社会:贫困和目睹外界繁华后带来的失落感让他们憎恨外界,而只基于血缘语言的道德让他们将和自己操着不同语言的人的财产据为己有时完全没有道义上的负担:这就是对凉山彝族“偷盗”的负面印象的来源。
也许有人会觉得,既然已经有了部分“和我们一样完全享受着工业社会社会和现代化教育及二者带来的观念”的人,那团结他们改造当地就行了。
太天真了,要知道,现代化的教育带来的观念里就有基于语言文字和传统的民族主义叙事方法。民族主义不是历史悠久的古物,而是工业社会量产的廉价产品。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我直说了,阻碍民族现代化进程、民族分裂的中坚力量甚至源头恰恰是这些看起来比较现代化和汉化的人。
下面用一组图演示一下问题:
阶段1:差距形成
阶段2:隔阂的产生及沟通渠道被垄断:
阶段3:“两副面孔”:
阶段4:恶性循环
极端阶段:
注意那两排问号,我要提醒某些人,现实未必如你们想的那么顺利。
可见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问题,当少民下层还挣扎在生存线上时,上层已经学会了“传统”“民族情结”等一堆高大上的词汇,把下层的这种挣扎当做自己的精神归宿了。
首先要指出的一个大背景是,由于凉山自然条件恶劣,当地生产力水平低,所以在解放前当地彝族还未进入封建社会,可以说是直接从奴隶制跨越到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社会。
这种跨越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当地的发展很依赖于外界的“输入”,因为如果让当地自发发展至少还要经过封建社会的过渡,但外来的受过工业化教育的人以及当地外出见过工业化社会的人以及他们带来的工业品和新的观念都不允许当地按原有轨迹走下去了,让一群连封建社会都没经历过的人适应工业化社会或建设工业化社会(大家可以想象当地受到的冲击有多大),他们完全不会做,甚至不会学,只能跟着外面的世界走或被外面的世界拖着走。
如果外界的输入能比较均匀地作用于当地,让当地不同人发展较平衡的话,这将会是巨大的进步,但不幸的是,外界的输入并不均匀,人们的发展因此并不平衡而且悬殊——这种“悬殊”已经不是收入差距大之类,而是一些人已经和我们一样完全享受着工业社会的生活和现代化的教育以及二者带来的各种观念,而另一些人的观念和生活水平还停留在农业社会,而且是失序的农业社会:贫困和目睹外界繁华后带来的失落感让他们憎恨外界,而只基于血缘语言的道德让他们将和自己操着不同语言的人的财产据为己有时完全没有道义上的负担:这就是对凉山彝族“偷盗”的负面印象的来源。
也许有人会觉得,既然已经有了部分“和我们一样完全享受着工业社会社会和现代化教育及二者带来的观念”的人,那团结他们改造当地就行了。
太天真了,要知道,现代化的教育带来的观念里就有基于语言文字和传统的民族主义叙事方法。民族主义不是历史悠久的古物,而是工业社会量产的廉价产品。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我直说了,阻碍民族现代化进程、民族分裂的中坚力量甚至源头恰恰是这些看起来比较现代化和汉化的人。
下面用一组图演示一下问题:
阶段1:差距形成
阶段2:隔阂的产生及沟通渠道被垄断:
阶段3:“两副面孔”:
阶段4:恶性循环
极端阶段:
注意那两排问号,我要提醒某些人,现实未必如你们想的那么顺利。
可见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问题,当少民下层还挣扎在生存线上时,上层已经学会了“传统”“民族情结”等一堆高大上的词汇,把下层的这种挣扎当做自己的精神归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