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吧 关注:1,173,267贴子:13,051,493

扬州明清弱于淮安的地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些因素对淮扬菜的形成影响巨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8-12 15:43回复
    一、政治地位
    这是淮安引以为傲的地方,明清淮安驻节漕运、南河两位总督,没人说的清淮安当时有多少衙门,“官比士民多”是淮安的写照,淮安嫣然就是一个省会,淮安有巡抚比有总督先。明朝就在淮安设庐凤巡抚,管理南直隶江北部分,清末一度在淮安设江淮省。省会就是淮安。明清淮安的高官衙门还有:漕运副将(从二品)、淮扬镇总兵(正二品)、淮安卫指挥使(正二品),淮安卫指挥同知(从二品),淮扬道,淮海道、淮徐道,淮关监督,淮北盐运使,清江造船厂监督,常盈仓监督。。。。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8-12 15:56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二、交通
      淮安安在古代有"南船北调"之称,是连接南北粮食运输的中心地区.淮安地理位置独特,处于南北交接处,水陆运都很发达
      淮安是漕运的咽喉之地,黄、运交会之处,“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粮艘,衔尾而至山阳,经漕督盘查,依次出运河。”其次,它又是造船中心,其规模之大,在当时堪称内河商船制造之最,船厂曾达到82个之多,涵盖了苏、皖、鲁、冀四省州府,俨然一座船舶工业城。从明永乐开始,虽屡有增减,但一直延续到清康熙年间,这在整个京杭运河线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匹敌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8-12 15:57
      收起回复
        三、教育
        江北第一所大学堂就是淮安创办的!淮安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要津,素有“九省咽喉”之称。江北大学堂是清末当时全国十九所最早创办、颇有影响的高等学堂之一。淮安嫣然成了江北的教育中心,当时苏北扬州,淮北徐州可都要来淮安上学哦!!同期扬州只有中学堂!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8-12 15:57
        收起回复
          然而淮安一直都比扬州穷,你说了那么多并没有什么卵用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08-12 15:59
          收起回复
            五、医疗
            在江苏中医流派史上,有"南孟河、北山阳"之说。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山阳县城(即淮安城)作为水陆交通咽喉,作为州、郡、路、府治所,作为漕督署、淮北盐运分司署、淮关监督署所在地,以及盐商巨贾聚居地,同时也就成为医家悬壶济世营生的首选之地,因而呈现名医云集、世代延续的局面。山阳中医源远流长,遗产丰富,吴鞠通《温病条辩》现代中医学院把吴氏著作作为必修课程,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8-12 16:02
            回复
              七、金融
              淮安钞关位于淮安府府城城北板闸,设置于明清两朝,于民国时期被裁撤,是中央设在地方的税务机构。淮安钞关是中国“八大钞关”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钞关。扬州吹嘘的繁华和漕运中心,收税却不如淮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8-12 16:04
              收起回复
                更完!欢迎扬州人来辩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8-12 16:05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淮扬先后顺序,则主要是由当时经济和政治(漕运、河道、盐务、军事)架构地位决定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8-12 16:06
                  回复
                    宋以来,负责淮扬地区军事的淮扬镇守使等军务衙门均设在淮安。明清两朝,国家的漕运、治河、盐运等治国大政,均倚重淮扬,漕运总督。漕运总督驻节淮安府常管七省漕运,河道总督下辖四道,其中分管淮扬水政的淮扬道署也设在淮安。清道光年问,林则徐就曾在淮安任过淮扬道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8-12 16:07
                    回复
                      从明初至清中叶,出现了“漕运盐榷”萃处淮安一郡的独特局面。漕运总督、河道总督两个一品大员和淮北盐政分司长期驻节淮安,使淮安成为运河沿线江淮地区的经济政治中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8-12 16:07
                      回复
                        淮扬菜发展起主体的是淮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08-12 16:09
                        收起回复
                          景泰元年(1450)10月,设凤阳巡抚,驻节淮安府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5-08-12 16:11
                          收起回复
                            景泰二年(1451年),设漕运总督,驻节于南直隶淮安府城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5-08-12 16: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不要回望过去,要展望未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5-08-12 16: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