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躬勤养姑。尝有他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食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他肉。」姑竟弃之。后盗有欲犯之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姑。太守闻之,捕杀盗贼,赐妻缣帛,以礼葬之。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女儿。她身体力行来赡养婆婆。曾经有别人家的鸡误入了她家的园子中,婆婆偷偷地把它杀了吃。乐羊子的妻子对着烧好的鸡不吃,反而哭了。她婆婆奇怪地问她哭泣的缘故,她说“我伤心我们的生活太贫穷了,以致于使我们的食物中有别人家的肉。”婆婆终于把鸡肉扔了。后来有个强盗想侮辱她,就先劫持了她的婆婆,她听见声音,拿着刀冲出来。强盗说:“放下你的刀!顺从我,可以保全你们;不顺从我,就杀掉你的婆婆。”乐羊子的妻子对着上天长叹了一声,将刀往自己的脖子上一抹就死了。这强盗因而也没有杀死她的婆婆。太守听说了这件事,把强盗抓住处死了,并赠给乐羊子妻一些绸缎,按照礼仪把她安葬了。)
三十一
庾衮字叔褒,咸宁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复殆。疠气方盛,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衮独留不去。诸父兄强之,乃曰:「衮性不畏病。」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间复抚柩,哀临不辍。如此十余旬。疫势既退,家人乃返。毗病得差,衮亦无恙。
(庾衮,字叔褒。咸宁年间(公元275 年—280 年),瘟疫大流行,他两个哥哥都死了,二哥庾毗又病危。当时瘟疫的气焰正十分嚣张,父母亲和几个弟弟都住到外地去了,只有庾衮独自留下没离家。各位父老兄长勉力劝他离开,他却说:“我生来就不怕疾病。”于是他就亲自照料二哥,日夜不眠;又不时去抚恤他两个哥哥的灵柩,哀悼吊唁从不废止。象这样过了一百多天。瘟疫的势头已经开始消退了,家里的人才回来。二哥庾毗的病痊愈了,庾衮也太平无事。)
三十二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宋康王的侍从官韩凭娶了个妻子何氏,长得很美丽,宋康王寺走了她。韩凭十分怨恨,宋康王就把他囚禁起来,判处他到边境服白天守备、夜间筑城的刑罚。他妻子秘密地寄给韩凭一封信,信中把她的话写成了隐语说:“那雨绵绵下不停,河流宽广水又深,太阳出来照我心。”过了不久,这信落到了康王手中,他拿给身边的侍从看,侍从们没有谁能懂得这封信的含意。这时大臣苏贺出来回答说:“‘那雨绵绵下不停’,是说她忧愁很深,老是想念;‘河流宽广水又深’,是说他们不能互相来往;‘太阳出来照我心’,是说她对日发誓,心中有殉情的志向。”不久韩凭就自杀了。他的妻子就暗中腐蚀了自己的衣服。有一次,宋康王和她一起登上高台赏景,韩凭的妻子就趁机从高台上跳下去,身旁的人去拉她,她的衣服经不起手拉,因而就摔死了。她在衣带上留下遗书说:“大王希望我活,我希望我死。请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合葬。”康王十分恼怒,不依她的遗言办,派乡里的人把她埋了,让她的坟墓与韩凭的远远相对。康王说:“你们夫妻俩爱个没完,如果你们能让两个坟墓合在一起,那么我就不再阻拦你们了。”一夜之间,便有大梓树长在两个坟墓的顶上,十来天这梓树就长大到一抱,两棵树干弯曲着互相靠近,树根在下面互相缠绕,树枝在上面互相交错。又有一对鸳鸯鸟,一雌一雄,经常栖息在树上,从早到晚一直不离开,它们把脖子互相依偎着京叫,叫声让人感动。宋国的百姓哀悼韩凭夫妇,就把那梓树叫做“相思树”。相思这个名词,就是从这儿产生的。南方的人说这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的灵魂变的。现在睢阳县有韩凭城,那传颂韩凭夫妇的歌谣到今天还流传着。(《彤管集》载何氏《乌鹊歌》:“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