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6日 10:5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江晓原 刘兵
中华读书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合办
□江晓原■刘兵
□刘兵兄,我一拿到快递送来的《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研究》一书,就马上想起一则学术八卦:记得多年以前,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一间破旧的办公室中,你和章梅芳两人花了两个小时,试图说服我,让我相信,在引入女性主义视角之后,科学史的研究就会别开生面。不幸的是,当时你们没有成功。我想这一定被你们解读为“江晓原的学术偏见顽固不化”。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我越来越宽容、越来越能够接受以前曾经排拒的东西了,对后现代的某些玩意儿也日见亲近。另一则八卦似乎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我激烈抨击北大邀请周星驰演讲之后几年,我居然亲自接洽安排了周星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可见人是会变化的。我40岁前,读书读文章接触人物,首先发现的是其书其文其人的缺点;而40岁后,我读书读文章接触人物,首先发现的则是其书其文其人的优点了。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江晓原 刘兵
中华读书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合办
□江晓原■刘兵
□刘兵兄,我一拿到快递送来的《女性主义科学编史学研究》一书,就马上想起一则学术八卦:记得多年以前,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一间破旧的办公室中,你和章梅芳两人花了两个小时,试图说服我,让我相信,在引入女性主义视角之后,科学史的研究就会别开生面。不幸的是,当时你们没有成功。我想这一定被你们解读为“江晓原的学术偏见顽固不化”。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我越来越宽容、越来越能够接受以前曾经排拒的东西了,对后现代的某些玩意儿也日见亲近。另一则八卦似乎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我激烈抨击北大邀请周星驰演讲之后几年,我居然亲自接洽安排了周星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可见人是会变化的。我40岁前,读书读文章接触人物,首先发现的是其书其文其人的缺点;而40岁后,我读书读文章接触人物,首先发现的则是其书其文其人的优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