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聪慧 名震乡里
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气氛浓厚的书香家庭。其父黄庶为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黄庭坚深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自幼聪明过人,喜欢读书,黄庭坚5岁时就能背诵五经,7岁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宋皇公式四年(公元1052年),8岁的黄庭坚作诗送人赴举:“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语惊四座。教他的先生听说后,自愧不如,留下一书信,不辞而去。从此,黄庭坚名震乡里。
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其父黄庶在康州(今广东省德庆县)任上逝世。父亲去世后,黄庭坚便跟随着他的舅父李常读书。有一天,李常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向黄庭坚提问,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黄庭坚对答如流,李常大为惊异。
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气氛浓厚的书香家庭。其父黄庶为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黄庭坚深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自幼聪明过人,喜欢读书,黄庭坚5岁时就能背诵五经,7岁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宋皇公式四年(公元1052年),8岁的黄庭坚作诗送人赴举:“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语惊四座。教他的先生听说后,自愧不如,留下一书信,不辞而去。从此,黄庭坚名震乡里。
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其父黄庶在康州(今广东省德庆县)任上逝世。父亲去世后,黄庭坚便跟随着他的舅父李常读书。有一天,李常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向黄庭坚提问,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黄庭坚对答如流,李常大为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