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95,508贴子:12,600,325

原来清朝火炮并不逊色于欧洲,但却被打的落花流水,这就是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8-19 10:07回复
    1840年到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用枪炮敲开了中国国门,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在很多国人的眼里,这是耻辱的一段记忆,每谈论到导致耻辱的原因,都归咎于中国武器的落后。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8-19 10:08
    收起回复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认为:当时中国军队所使用的主要武器是冷兵器或早期时代的弓、火绳枪、剑和矛,其无法抵抗西方侵略军乃是理所当然。
      其实,只要抱着认真求实的态度,对比一下当时中英双方的军队所用武器,就不难发现,中国人自己研发出来的火炮威力并不逊于西欧。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8-19 10:08
      收起回复
        好贴将沉,我从今开始灌水,至火方休。
        我将不关注,不签到,不加粉,我将不申精华,不争吧主,我将尽忠职守,生死于吧。
        我是求种声中的节操,广告海中的守卫,抢二楼者的噩梦,翻页时分的重击,唤醒坟贴的号角,楼主尊严的救星。
        我将生命与荣耀献于灌水人,此贴如此,贴贴皆然。


        4楼2015-08-19 10:08
        收起回复
          清史研究专家潘向明先生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西火炮技术比较研究》一文中就直言道:“清朝的大炮虽不及西方68磅级炮之威力,但对于彼之中小型火炮至少可以不相上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8-19 10:09
          收起回复
            参加了鸦片战争的英国海军军官宾汉(Bingham,J.E.)在《英军在华作战记》中也称,他们攻陷吴淞后,在一座军工厂里,“我们看到有10门游击炮队所用的大炮,这些都是安装在手推车上。这种炮车颇似花园里用的大推车,前面有贮藏炮弹的匣子,把手之间有一个抽屉,里面装着火药和铲火药的小铲子。我们除了看到各种口径的铁炮之外,还发现了一些全新的12磅弹铜炮,这些炮是按照放在旁边的嵌有王冠的G·R·1826型大炮仿造的,式样完全相同,惟一的区别就是中国字代替了王冠。”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8-19 10:10
            收起回复
              (画作:鸦片战争时场景)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8-19 10:10
              收起回复
                可见,清军造炮工艺并不落后。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8-19 10:11
                收起回复
                  从相关史料还可以查知,鸦片战争之际,浙江嘉兴县丞龚振麟发明了早于欧洲30多年的铁模铸炮法和研发了领先于西方水平的复合层结构造炮工艺,制造出了大批性能良好的铁炮。此事曾经轰动一时,人们颂称:“浙江铸炮,益工益巧,光滑灵动,不下西洋。”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8-19 10:11
                  收起回复
                    枪炮之外,作为发明火药的老祖宗,中国尽管没有经历工业革命,火药制造业仍以手工作坊或工场生产为主,但中国人在火药(黑火药)制作成分硝、硫、炭的组配比率上比英国人更加精当,所制造出的火药威力堪与英军火药相匹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8-19 10:11
                    回复
                      火炮和火药的质量比较过后,我们再来看中英双方火炮的射程:
                      江西巡抚钱宝琛于道光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日向道光皇帝奏报:“奉两广总督饬令赶造土模三十具,现已遵式陆续先铸成三千斤铜炮二十尊,一体打磨光滑,造齐炮架。会同营员将炮运至空阔处所,于相距里许竖立两层皮靶,连日演试。每炮一位,用火药一百二十两加铅子一百八十两,响声俱属洪亮,其子透过皮靶仍行三里有余,堪以摧坚致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8-19 10:12
                      回复
                        留名
                        …………………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来自中庸版贴吧客户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5-08-19 10:13
                        收起回复
                          英军方面,彼时英军的火炮多属于17世纪以来的加农炮系列型,很多英国学者都认为其有效射程不超过1英里(注:1英里=3.218市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8-19 10:14
                          回复
                            清钦差大臣裕谦于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向道光皇帝奏报:“数千斤之大炮,夷船虽能任载,而只可施于深水外洋,不能施于近岸之内洋。盖内洋水浅,近岸又必有明沙暗礁为之拦护,若放此数千斤之大炮,船必倒退,一经搁浅,船底着实,立刻震裂。故在内洋施放,亦止一二千斤及数百斤之炮,不过口门窄而后身宽,多受火药,且施放灵熟,较官炮略远一二里,然亦止及数里之内,实无远及十余里之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5-08-19 10:14
                            回复
                              赶上直播了
                              …………………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来自中庸版贴吧客户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8-19 1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