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爱文学吧 关注:110贴子:2,689
  • 3回复贴,共1

茅盾奖与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些比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tonny宁的博客 闲闲碎笔
http://blog.ifeng.com/2807963.html
2015-08-18 12:21:04
茅盾文学奖作为中国最高文学奖项,而诺贝尔文学奖应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为世界范围的最高文学奖项吧。这两者其实没有什么比较意义。我们不能说诺贝尔是世界级的,就一定比茅盾文学奖高级。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只有喜好,无法以第一,第二去分出个绝对名次,那么文学评奖机构也没必要做权威攀比。再好的文章,再权威的评奖机构,也始终受时代,读者、出版社或评论机构的选择,而无论哪一方的选择,都无法避免带着喜好和利益的偏见。何况一个植根于中国和汉语世界,一个放眼全球理想倾向,本身无论是标准和定位都无法比较。不能简单的从是否拿茅奖还是诺奖判断作品的好坏和作家的伟大。
虽然无法比较作品,但从这两个奖项的一些设置方式,还是可以看到很多有益和有意思的对比,让人深思,以下就是本人做的一些对比与分析:


1楼2015-08-19 13:24回复
    奖金方面:
    茅盾文学奖最早是由茅盾先生将其25万稿费捐出,当然,这数字放在今天也是杯水车薪了,后来自2011年起,由李嘉诚加大赞助,现在每次的发出奖金是50万。
    诺贝尔文学奖大家都知道是由发明炸弹的那个诺贝尔捐出的,同时还有其它奖项,摊到文学奖这边,每次发出的奖金受经济影响有变化,为方便比较,我们就用莫言上次拿的数字做对比,莫言拿到的是800万瑞典克朗(114美元),兑换成人民币是750万元,不用缴税。
    奖金方面的诱惑力还是诺贝尔文学奖远高茅盾文学奖。


    2楼2015-08-19 13:24
    回复
      2025-05-20 20:34:31
      广告
      时间方面:
      茅盾文学奖是4年评选一次,诺贝尔文学奖是1年评选一次,就时间看茅盾文学奖有点像在办世界杯和奥运会。中国这么大的国家,4年评选一次个人觉得难以鼓励文学市场,对各路作家的激励性不大,中国这么大的人口,其文学的繁荣进入21世纪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文字变得廉价,网络的出现虽让网络文学繁盛,但量多质差,少有被大众广为传播的时代精品。会写字的一般都追求短期利益,写博文写段子写网络快餐小说的不少,沉下心来搞文学创造的不多,文学是一个时代的良心,不仅仅是娱乐休闲工具。如果能改成一年一次,不仅是奖金本身,也是为获奖者的书籍销售做了一次广告,相信对许多有心创造的作家是一种激励。同时一年一度的国内最高文学奖颁发,有利于提高大众对文学的关注与兴趣。
      不知道是不是受奖金制约才搞成一年一次,这么富有意义的奖项,可以再去找李嘉诚级别的富豪捐款啊,相信很多大佬还是有意愿成为诺贝尔,愿意捐助这种意义深远的文化事业的,而且现在的中国富豪,普遍比诺贝尔当年有钱。


      3楼2015-08-19 13:24
      回复
        以上说的是两个奖的不同,再来说说两个奖的相同吧,我认为茅奖和诺奖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和优秀标准,也都不可能做到毫无倾向性。诺奖在很长时间内,包括现在,对政治也都有它自己的倾向性和选择性,毕竟瑞典文学院的院士的西方出身背景,决定了他们的视角看待东方的不同。所以社会主义国家下的茅奖有它自己的倾向,还是可以理解吧。就像早期的诺奖带着很严重的西方价值倾向,后面慢慢变得更价值观多元化。随着时代的进步,茅奖在审美与价值观上,或许也能越来越多元化起来。而我这里更期待的,是整个民族对文学的喜爱与重视。


        5楼2015-08-19 13: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