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朔吧 关注:11,551贴子:5,330
  • 0回复贴,共1
曙 光 (四)
(2015-08-25 08:29:36)
这个时候,内心原始的明空觉性,已经不被识阴分别形成的行阴流,所遮挡蒙蔽了,如同太阳升起,普照虚空充满光明,此刻识阴开始体现呈现;识阴是什么?虚空。这时内心如同虚空般,太阳从心升起来了,太阳是觉性,你的心是虚空,虽然虚空上有云彩,云彩就是行阴流,这个时候如何修行啊?这个阶段的修行者啊,千万记得我这句话:该吃吃,该玩玩,该睡睡,什么都不要改变,什么都不要执着,禅宗有一句话叫做“切忌用力”!千万不要有所作地作任何事情。
哎呀,我要让云彩更干净啊,我要让虚空展现的更大啊,我要让光明越来越强啊,任何有所作在这里都称为有为法,皆称为魔!你的心安住在你的生活中,吃饭睡觉,玩游戏,逛街,跟朋友们聚会,只是保持一点,保持你内心地清净。你可以今天跟别人吵架,但是切忌你吵架的时候,心底里面不能有恨。你可以去跟朋友们聚会,跟你的爱人去在一起逛街,切忌内心深处不能对外界有贪恋。若起任何贪恋,觉醒贪恋就好了,认识了贪恋,贪恋自然不是你,在你对于贪恋的注视下,他自然就会融化消失,你会发现,贪恋本身仅仅是心灵的一念错觉。
如果你要利用什么方法,去将贪恋除灭,有为的心就是让你从这个境界堕落下去的原因。当你和别人发生争执了,任何一点你对对方仇恨的心,就会让你从这个境界堕落下去。你在任何一个所认为的境界中执迷,执迷境界的舒适,这个舒适就是阻碍心识的牵绊,会成为蒙蔽三摩地高层的屏障。就是两个字:保任,随顺,该干什么干什么。每天正常生活、学法,安住在内心的清醒中。
当时间到了,雾气消散了,雾气越消散,光明越亮,光明越亮,黑暗就越少,黑暗是什么?黑暗是存在感的维护;觉醒对于自我的分别心,分别心越少,思维越少,情感体验没有思维的牵引,情感体验无法凝固,就挂不住心识,情感体验失去了思维的牵引力,凝固的体验就会消散,觉受消散后,累世的业力习气全部出完了之后,就没有一个情感体验,没有一个觉受觉知,没有一个思维思虑,没有一个分别对境,也就没有一个所能分别的识阴。识阴失去所分别的对境,能分别与所分别就变成一体了,这个一体是什么?虚空相,我把它称为“存在感”。是对于存在的认可,对于存在的经验,对于存在的体验,对于存在的确认。
这时怎么办?不要去管他存在,也不要分辨不存在,安住在分别存在、不存在之间的心识觉察中,在觉察中,觉醒那离于思维,离于分别的,不挂觉知体验的,无生空性。于存在中觉察存在,于觉察中离舍觉察,存在感逐渐消融,时间不用很长,这个存在感就溶解了,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宇宙、山河大地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翻转过来了。
原本我们生生世世,都活在“存在感”这面镜子所投影出来的光影中。身心自我,世界众生,都是这面镜子投射出来的幻影相续;当我们脱离了镜子所折射的这些光影,恢复到镜子本身的时候,光明的升起处就是光明的寂灭处,无生无灭的觉照,于镜中展现,镜面融化于空性不动,圆明无杂的光,瞬间,宇宙万物,过去未来,于当下完整呈现;镜面翻转,我们就从镜中光影幻想的相续生灭中,回到了镜子外面,如镜面翻转,由镜面所投射出来的,宇宙无始劫过去,以及无量无边未来,三界六道无尽浩瀚众生,以及无边无际世界,皆如当下手中的微尘团一样,清清楚楚,自我于三界中,轮回往复,生生死死,无尽的生死轮回,犹如刚才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三界六道中,任何一众生的思维意识,心灵觉受体验,都同时尽知,无所忽略。
从过去到未来无始劫的宇宙,全部在当下,心清清楚楚照见刹那生灭。而三界众生每一个众生的思维、潜意识、动机、体验和念头,还有众生的每一世轮回生死的环境、因果,包括众生当下思想的每一个细微末节、情感的体验都是尽收眼底的。心光普照无量劫、无数亿,不论是蚊子、蚂蚁,无论是三界高层的造物主,还是人间的帝王、贩夫走卒、驴马等一切众生的心灵觉受的细微念头,还有思维概念记忆,全部都是清清楚楚的,瞬间遍知遍觉。不仅仅这样,在心脱离镜子的一瞬间,三界瞬间变成像沧海中的一个气泡一样,而法界却像整个沧海一样的广袤无限,而整个法界是与心一体一性。
或者说十法界是觉性表征吧,十法界是觉性所现身体。而法界众生的光明是觉性智慧的化身。法界无量无际的,虚空藏世界只不过是觉性的具体表现;而自性在十法界中是清净不动,如如圆满,无生无灭,无来无去,这一步,你就可以说你已经到达了佛地,但是尚未圆满,这个地方称为无生法忍。它本来性空,无有生灭,无有染着,也无有清净,它随净则净,随染则染,所以它非净非染。它在天堂不增一分,在地狱不减一分,它随顺众生的生死轮回却从来没有任何损耗。它在众生心中,以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展现它的圆满,却被众生心灵对于眼耳鼻舌身意的贪着凝聚而成了众生所认为的自我。所以说,当众生证悟到自我本幻的当下就见到了如来的身影。
外界实无众生,你所看到的众生,亲人、仇人、蚂蚁、天主、神灵、佛、魔、鬼怪全部都是你无明心,折射自性所幻化出来的妄想而已;外界实无世界,世界名相,不过是心尘业障相续所现的业障;如来实地并不是脱离幻境有一个真实的境,而是在幻境中不取幻境,那就是如来实地。所有世界不过是梦境而现的业境循环而已,世界非世界,因缘和合,是名世界。众生非众生,烦恼相续,是名众生。众生和世界本性空性,本自无来无去,本自不生不灭,所以众生和世界皆是如来清净圆觉。过去即未来,未来即当下,当下无生无灭,本自佛土,本自佛国刹土。所以说,一真法界就在众生界,佛果世界就在娑婆世界当下。只是因为众生的心迷,所以看到娑婆世界;众生的心觉,娑婆世界当下就是如来净土。
出离识阴镜子的觉性,却毫无觉性的存在,因空而觉,因觉而明,因明而无生,无生即空,无挂即圆,无染即当下,离幻即觉!
性空则不动,无生即圆满,与众生同体一性,众生依对于觉性的认知,所现法性光明,以心空之证量,所现光明之报身,觉性无挂,明空一体,圆满十方,无生无灭,法界众生皆是觉性所现空性光明,依觉性空性程度,所现法界境界层次,展现法界法性光明范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果位”,所有众生的智慧,思想,心地,是互摄互用的,犹如各种光源都融入太阳光,无论是灯光,蜡烛光,探照灯,还是闪电,所有的光,虽然依心灵觉空境界的差异,所现光明形态之大小,可是光的性质不会因为光明形态而有区别,光明相互融合,互相辉映,犹如雨滴融入大海,犹如云彩融入太空,而所有光明的本源,皆是那普照太空,遍满十方,洞照三世的觉性,所以,一世界中,皆有一尊如来主持,一切如来皆依觉性,在法界展现光明报身,依众生业心,所现三界六道无量化身,而一切光明众生,身心源于觉性,依觉性明空所现智慧功德,可是觉性本空,离色无空,空有无二,觉迷本幻,法界众生依清净心见法界美好庄严,却因见与所见迷失自性如来,当法界众生于极乐欢喜中,认识了觉受欢喜的心,即身心世界的源头,那么,觉离所觉,觉所觉空,空所空灭,生灭寂灭,寂灭现前。
梦境苏醒,过去未来从未诞生,众生世界如梦如幻,没有修行者,也无有圆满的人,犹如被砍掉头的人,无法再去言说头被砍掉,无生圆满,寂寂明明;过去未来,十法界生灭聚合,皆于如来自性中完成,自性如来清净无挂,随顺生灭,周遍缘起,却无生无灭,无来无去,过去即未来,幻想即实相,轮回即涅盘,烦恼即菩提,生死即圆满,众生即如来,十法界过去未来藏于一心,心见当下如幻,离幻即觉,一心觉醒,十法界原本无生,随十法界而不住,随因缘而无生,随众生而不挂,即心离心,即相离相,如如不动,名如来。
众生是觉性所现智慧,世界是觉性所现光明,觉性空性所现虚空,而虚空世界众生却是束缚你自性的枷锁。所以说,真正的慈悲是离于慈悲的,真正的普度是无有众生的。什么是真正的普度?将究竟的实相说出来,并留下修行的道路,众生能够听闻真理,顺从真理道路,自觉觉他,离幻即觉,这个叫普度。没有能让你真正解脱生死的道路,何谈普度呢?如果没有究竟的真理,在形式中去寻找真理,有我相必定有人相啊,你自己还有我呢,必定因为有你而产生了众生相,你还在生灭当中呢,你还是生灭幻影呢,如何去普度那些和你一样迷幻的众生啊?就算你修行福报,因缘成熟往生天界,享受天人福报,照样会被因果业力所制约啊。因果业力源自什么地方?源自你内心的无明啊!心不能破无明,无明必定会牵引心而形成新的业境,那就是因果轮回永无出期啊,何来普度呢?真正普度众生的,只有正知见,只有佛义,佛知见。所以为什么如来讲;佛以大事因缘所现世间。什么叫大事因缘?宣扬佛知见。什么是佛知见?究竟的实相,以及通往实相的道路,称为佛知见。
我再告诉你们,这个修行的道路,成佛的道路讲完了。怎么样走完这条道路啊,就是那句话,殉道者。一个人的修行道路就是你心底里对真理无上的虔诚。还有一个,在人性当中,本着宽恕两个字就可以了。首先要宽恕自己,不要把自己当成敌人一样看待,你只有爱自己你的心才可能放松,才可能柔软,柔软才可能清净。因为柔软的本质就是放弃,如果你心底里有欲望、紧张、有目标的话,你一定会紧张的。你们心底里面如果有一个对境,我要干什么,修行什么的话,你一定会振奋,这个振奋本身就是紧张感。那个紧张感是因为你迷失了自己,你要去寻找自己你才会紧张,所以才会有你的人格,依你的人格建立你的理想,包括你的思想情绪体验,你的家庭生活,种种种种。我们都是在梦境中被自己的梦境所牵引着,流浪着,所以我为什么讲跟随我修行的人,一定要质疑,你没有质疑你无法提高,知道么。我今天讲的这个法,它虽然很质朴,但这个质朴背后的法义很究竟,很圆满。为什么?因为它是实相。为什么是实相?离思维造作,于身心烦恼中,清净无染,无生无灭,如如不动,称为实相。实相并不是脱离幻相称为实相,而是幻相的本质就是实相。这就是烦恼即菩提。

修行是要有资粮的。这个资粮就是你累世修行的功德。这里我给修行的人,真正修行的人说一句良心话,说一句真正中肯的劝告:修行的初期啊,是打基础的时候,这个基础是什么,基础是有一个善良的心,而不是学多少法。有一个善良的心,做一个利他的好人,多为别人考虑问题,什么是善良?能够在矛盾中舍弃自我利益的人,是真正的善良。
修行的中期是什么?法理,你一定要深入法理,背会,理解到佛法义理,遵从究竟真理对于心灵不同境界的指导,我们才可以从心识攀援六根,所现的自我迷梦中解脱苏醒,所以,要以法为师,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所以我一直在强调,真理无师,真理为师。
修行的上层啊,就是你的心,与心灵觉知对话的过程。外界没有众生了。修行的高层就是心灵的分别和所分别的幻影交流的过程,通过清净心光觉照心识念头,并且清净妄念,融化习气的过程。什么叫对话?并不是你自言自说,而是你的心从觉察念头开始,一直到心可以看到思想和念头的生灭来去,并且宽恕他们,离舍他们,安住当下身心无挂,就是觉观,觉观是心灵,与心灵所分别幻影在对话。
在修行过程中,初期和中期的人一定要有足够的资粮才能走上去。什么叫足够的资粮?就是对于自己业障的削减。怎么削减业障?咱们讲的迷信一点,法布施是最快的削减业障。还有一个,就是给那些邪教里面的人讲的,去把自己所做过的错事弥补,可以削减他很大的罪业。不然你过去做的那些错事,是会阻碍你的心不可能看到真理的。就算你知道它是真理,你也走不进来。为什么,因为你害过人,你知道吗?因为贪婪邪教的获得,你把那么多无辜的灵魂往地狱里面带,那些人未来在地狱出不来都有你的责任,所以你不可能修行的。
你再渴望修行,你再知道这是真理,你的境界也无法提升,因为你的心识塑造的业,会带动三界六道其他众生的业,形成共业境界,那个境界对于诽谤如来,攻击真理的邪教徒,就是永无出期的“无间地狱”。所以去告诉人们邪教的危害,去把这些可怜人从魔鬼手里救出来,这就是你们的无上威德。有了这些威德、福报,偿还了自己的罪业,资粮具足你才可以盖楼房,光有图纸,没有钢筋水泥,你的摩天大楼是盖不起来的,无明心被累世习气罪业蒙蔽,业障蒙心,你是无法见到自性光明的,见不到光明你就是黑暗,黑暗中轮回,就只能去地狱,畜生,恶鬼道永世轮回。
三界众生所见到的光明,全部是心灵无明的投射。现在这个房间不是有灯吗,你们感觉自己看到了光明,可是这个光明,本身却是黑暗,为什么?光明是心灵觉知的妄想投射。心灵攀援了觉性的光,认识了光的存在,才会依光明相产生出黑暗相,因为心识分别取舍黑暗,才会产生对光明的辨认。对于光和暗的辨认,已经迷失了觉性原本无挂、圆明十方的智慧觉照,无生本来圆满,无挂即是清净,无染才是光明呢。咱们现在生活在黑暗当中呢。
修行就是一个自我觉醒自我本来面目的过程,不要迷信了,外界没有佛的。
an'>�>nl��S�@Tstyle='font-size:22px;font-family:宋体;mso-bidi-font-family:宋体;color:#555555;mso-font-kerning:0'>
你的心已经开了,累世劫的习气妄想开始出来了,保任在观察妄想的清醒当中,不要随着妄想动,这个冰块就化成水,水化成气,当气完全蒸腾完之后,业力种子完全从阿赖耶识中,清洗脱离完后,心灵本体的光明,识阴虚空就会裸然现前。就好像是海面日出一样,太阳从海面出来了,开始驱散笼罩在太阳上的雾气,这个雾气是什么?余习。心识余下的习气,没有清除的习气。


1楼2015-08-25 10: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