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朔吧 关注:11,551贴子:5,330
  • 0回复贴,共1
曙 光 (壹)
(2015-08-25 08:39:22)
功德不建立在有所得心上,功德只于有所灭中建立,福报是建立在有所得心上。诸位,现在在座的只有你一个人,这是实相。你与你所看到的世界,自我与我所皆是幻相,若无心灵对肉体的辨认,如果心灵深处的觉性,不去分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不会形成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心离明暗动静,则无善恶分别,则纯光无杂凝定圆照,犹如湖中有光,湖面为光中疲惫所现倒影,为识阴,湖中之光,为觉性;若湖面被业风激荡,则有雾气升腾,雾气为行阴流,光明被雾气折射成彩虹,当雾气折射光明成为彩虹,彩虹投射在激荡的湖面成为运动的倒影,湖面视彩虹倒影为实有,就会被彩虹名相所牵引,形成对彩虹的辨认,这是想阴。
被霓虹迷惑的湖面,取舍霓虹幻影的诸种运动形态,进而生出对生灭,明暗,动静形态,具体的认知觉受,觉受袭扰被雾气笼罩的湖面,形成一个个湖面漩涡,被业习带动扰乱的心,升起对业习相续的感受体验,这是受阴;被漩涡扰乱的湖面与霓虹相续聚合,形成惊涛骇浪,觉性光明被身心业浪折射,于无数无量无边的思绪念头水滴,情绪觉受海浪中呈现,以不同的繁杂形态呈现同一个光明,光染名色,色援明光,所现自我以及世界,自我是觉光对于名色的辨认体验,世界是业习幻浪对觉性光明之蒙蔽,这就是色阴;色不自色,因心故色,心不自心,因色故心,因分别而有心,心因分别而相续,因取舍而有轮回,识援名色即六道生死。
你所在的这个房间,实相中并不不存在。我们以及这个房间,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心灵,幻想出来的梦境,这个所谓实际的房间,是能量刹那相续而成的运动,却因为我们相续取舍攀援光影的心识,固定在目前,这个运动的房间幻影片段之中;宇宙间所有的物质,皆是因缘和合的,木材、钢筋混凝土,沙粒。。。。咱们再追查下去,一直到物质的尽头,被科学所认为的所谓“上帝粒子”。祂是本体性空的,是因为观察者瞬间生灭的意识波动,所投射出被观察的能量微粒,所以这个房间,是你心底里无始劫心意相续,觉性被分别心扰乱所现的幻境。房间即分别心投射出的概念与体验。
概念从何而生呢?因你的记忆而生,这个记忆从何而生呢,是从内心深处的体验而生。体验因何而生呢,体验是心灵深处的,觉知分别而生。那么分别从何而生呢,分别是心灵深处觉知的本源,因觉性迷茫而生。这个觉性的迷茫啊,因确定了觉性的自我的存在,因所觉而有了能觉,“能觉即是迷失,所觉即是迷茫”;迷失对迷茫形成了分别,这个称为“识”。觉性困顿是分别心的根本;分别心即三界众生,六道生死的源头。
觉性困顿觉察自己,因能觉而有所觉,能觉者为分别,所觉者即光明,至此,明空觉性,原本不可分割的觉明空一体,因存在感的妄加分辨,从而衍生出觉性的存在表征;分别呈现出觉性存在的性质-----虚空,觉性存在的形态-----光明,以及觉性本身的特质------觉察;觉察认识了光明,就体现明与暗,觉察认识了虚空,就呈现出空与有,觉察认识了所觉察的世界,而有了能觉察的自己,确定即存在,存在即自己,自己即生,而自己是因为所觉察的世界而有,世界本身却是,因能觉察而有相续,世界是心识的投射,而自己就会随着分辨投射的幻影,而川流迁移,能觉是生,所觉是灭,在觉与所觉中,我与世界相续不停,生灭即诸法。
什么是法?生灭是法,分别是法,烦恼是法。所以说法由分别生,亦由分别灭。当觉知法的“分别”熄灭了所分别的“生灭”,生灭相空,那么分别生灭诸相的觉知,本体就从觉性光明中脱落了。识阴本身是性空的,仅仅是觉性困顿,困顿溶解,世界与我,尽皆脱落,觉性性空,空中无色,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所生来,亦无所灭。觉与所觉尽皆虚幻,那是觉性复苏的时候。而觉性是空中无色。什么是空中无色?因为它本来无生。觉性没有来去,没有生灭,没有过去和未来,过去就是未来,未来就是过去。过去未来就在当下,而当下仅是一念幻境而已。
觉性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源头。你的生命就是由觉性绽放出来的幻花,反过来讲,无论你现在是谁,未来可能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你可以是任何人任何形象任何身份,可是你的心灵觉性从未生灭过。只是被觉性对于觉性的认识,形成的光影幻境所牵引、所蒙蔽而诞生出来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生生世世,在不同天国世界,于不同地狱中轮回,在三界六道的无量无际世界中往生。因为有那个往生的你才会有你辨别的心,依幻业投射出来的世界。就像你现在坐在这里,看到这些人,看到房间内物体一样,都是你觉性迷失,迷茫折射觉性,累世习气聚合妄念,所现的幻影因果而已。
当觉性疲惫,疲惫的体现就是“觉察”,觉察意识了所觉察的光明,就会对于能觉察的自己形成了体验,体验就是认识,认识就是存在,存在感就会对觉性产生分割。分别心去分别觉性,觉性就有了动和静,有了生和灭,有了明和暗的表现。觉性表现又会带动觉性,形成了下一步的相续,这就是万法唯识。识就会凝固觉性的光明,分别出虚空与光明,形成世界,对于世界名色具体的分辨,细腻的觉受,形成了众生原始的灵觉,也就是众生见闻觉知的源头-----觉知。
这觉知在分别世界幻境的时候,就会与分别与所分别的幻境产生相续,识阴分辨生灭,行阴流如同瀑布流淌,汇聚成海就是我们所说的能量源头。能量本身是妄想与习业聚合而成,如同云彩遮挡太阳,它会蒙蔽觉性,觉性透过云彩绽放光明,形成众生的业身。觉性在业身中折射出来,就呈现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业根,呈现众生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根尘聚合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但无量众生见闻觉知根本,心灵深处的觉知,却是同一个觉性所投射。它是空中无色,圆明十方,不生不灭,宇宙苍穹于空中升起,众生万物于觉性生灭,而觉性于世界相无挂,于众生心无染,过去未来皆是当下,当下无生就是明空普照。
当色身随缘的聚合,缘灭分解后,构成色身的妄想念头,习气业尘依旧在相续流转,也就是宗教中所说的灵魂,中阴身,是不会消散掉的。中阴身是心灵的梦境,心灵若不能解脱梦境,梦境的妄业川流就会带动觉性进入下一个梦境中去。今生是我们的觉性,被累世的幻业带动投影的幻境片段而已,犹如沧海上偶然浮现的一粒气泡,世界不过是气泡折射出来的光影幻境而已;当气泡破灭,这个世界的幻境消失了,可是投影幻境的这个机制没消失,因缘业报依旧在相续,这个业身,最大的细胞的业身消失了,可是微观下的业身,那个妄念川流的业身依旧没有消失掉,它依旧会蒙蔽觉性,折射出来下一个业境。
有可能是天堂、地狱、人间,有可能是畜生道,就看心稀释了多少蒙蔽觉性的习气,脱离了多少妄想欲望的牢笼。心识蒙蔽了觉性,折射觉性成为了众生的灵魂。灵魂被所攀援的光影牵引,形成了生灭诸法,诸法牵引心识形成了心对于法的体验,体验聚合分别就是业,业蒙蔽分别心,沾染觉性而成业身,业身的习气所牵引心识,就形成了世界,众生依自心业力而认识世界,世界就是众生业障心所呈现出的认识。
众生业障心会形成共业。无明共业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认识到的人间、天堂、地狱或畜生道。所以你才会觉得,我是个体的人啊,我与别的生命没什么联系啊,那是因为你的业身蒙蔽你的觉性,你遗忘了本来的自己。原本的觉性通过你的业身,通过你的思维折射出来你的意识、感受和情绪的时候,心识依据你的情绪和心灵体验、你的意识分别和记忆相续,分别出来另外的人和世界。这个关系你们听懂了吧?这个世界上归根结底只有你一个人,只有你一颗心,只有你心底深处,那个解脱分别与业力相续,在分别和业力相续中清净无挂,不生不灭,不动不摇的觉性,那个才是你生命的源头,是你生命最初的圆满。
可是那个生命也不是你。是因为有了生命,才展现出真理,真理却是实相的倒影,实相中实无众生与世界,因为迷失自性,一念妄动,所现觉明十方的觉性,呈现充满虚空的法界海汇,觉明空法界是自性的迷失,因迷失而假说有一个无生无灭,清净如如的寂灭佛地,佛性即众生性,众生体性寂灭,清净圆满即是佛地,一真法界即众生界,众生生死轮回,本性涅盘不动,知相为心,知心为空,知空为无二相融,生死即是涅盘,烦恼即菩提,众生即如来,幻境即实相。
一念妄动,呈现觉性,依觉性而说有寂灭性,若觉性解脱空照世界的圆满,解脱普照十方的智慧,熄灭觉性对于世界细微的分别,分别就是牵引,牵引就是川流,觉与所觉名变异生死,空中无色即法界圆明,明空觉性展现海汇苍茫世界,世界于觉性一体,却因对世界的普照智慧,而有世界对智慧的普照牵引,即变易生死,变易生死即觉性困顿的缘起,它是十法界众生都无法察觉的刹那迁流,因为觉性本身即幻,幻对于幻的认识,就是变易生死,所认识的幻,带动幻体本身,幻境负累了觉性,觉性依幻境而认识自己,就是三界缘起。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心经》
觉性普照十方三世,十方三世即觉性梦境,过去未来于觉性空明中,无来无去;无尽世界无量众生,生灭轮回,于觉性中无生无灭;觉性于众生心中,朗朗如太阳普照,当众生心认识到心灵本源,分别心熄灭了所分别的对境,幻影消散则觉性圆明,当觉性不再被无碍光明普照的世界众生、过去未来的智慧所牵引的时候。众生宇宙,十方三世如梦如幻,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觉性熄灭所觉世界,世界溶解则觉性消散,你会发现,觉与所觉,是最初进入梦境的一念妄动,因分别有诸法,因觉知有众生,因妄想有世界。


1楼2015-08-25 10:4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