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深州东安庄乡聚焦“三农”让百姓得实惠
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讯(周俊岭)一条条街道宽阔整洁,一排排住宅窗明几净;一座座温室大棚果蔬满棚,生机勃勃;一个个畜牧养殖小区,牛羊成群、膘肥体壮……衡水市深州东安庄乡处处彰显着该乡环境惠民、产业助民、就业富民发展战略的丰厚成果。去年以来,该乡聚焦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让百姓住的环境美了、农业强了、腰包鼓了,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越来越多。 抓提升,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该乡紧紧抓住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大好机遇,以精品示范村为标杆、以全市新一轮“四化”村建设为重点,统筹谋划,示范带动,大干实干,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在活动中,该乡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全乡27个村的农村环境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造提升。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对乡村道路修建、垃圾清理、秸秆焚烧、大气污染治理等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去年,全乡共修建乡村公路48公里,清理垃圾1500立方米,及时发现和扑灭着火点22处,粉刷墙壁42000平方米,改厕1200个,绿化植树320亩。同时,对国道307和省道保衡路两侧的环境建设进行了综合整治,群众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调结构,农业增产增效日益明显。该乡通过扶持帮建、示范引领,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规模经营。去年,全乡专业合作社发展到95个,入社成员人均增收505元。同时,该乡通过巩固、推进、发展等措施,稳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巩固林果种植业,该乡在确保果品继续向优质无公害方向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深州市“西果东移”战略,对接果品大乡,扩大果品种植面积。目前,全乡果品种植面积已达2.2万多亩,果品产量达到7.5万多吨。加快推进养殖业,该乡加大扶持引导力度,积极推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清辉头村为中心的蛋鸡养殖小区,以宏发种猪场为中心的生猪养殖小区。目前,全乡蛋鸡存栏近408万只,生猪存栏达到3000多头,肉牛存栏2000多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该乡的黄韭种植历史长,享誉度越来越高。为了将黄韭产业做大做强,2014年,他们共发展黄韭种植1600亩,产量112万公斤,产品除供应本市需求外,还销往辛集、石家庄、北京等地。另外,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该乡正在探索发展大棚桃种植,如今已种植近百亩。 促就业,农民增收致富步伐逐渐加快。近年来,该乡从提素质、促就业入手,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培训提素质,该乡联系农牧局有关技术人员,利用农忙、冬闲等节点,到各村为群众进行种养殖技术指导,发放种养殖技术资料2万余份,举办各类培训23次,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种养殖技能。广辟途径,引导富余农民就业。该乡通过与深州市总工会联系,深入开展劳务输出工作。2014年,该乡共输出务工人员850人。同时,通过与当地的冀衡集团、天翔化工、诚信商厦、深州百货等企业联系,实现了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
衡水新闻网-衡水日报讯(周俊岭)一条条街道宽阔整洁,一排排住宅窗明几净;一座座温室大棚果蔬满棚,生机勃勃;一个个畜牧养殖小区,牛羊成群、膘肥体壮……衡水市深州东安庄乡处处彰显着该乡环境惠民、产业助民、就业富民发展战略的丰厚成果。去年以来,该乡聚焦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让百姓住的环境美了、农业强了、腰包鼓了,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越来越多。 抓提升,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该乡紧紧抓住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大好机遇,以精品示范村为标杆、以全市新一轮“四化”村建设为重点,统筹谋划,示范带动,大干实干,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在活动中,该乡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全乡27个村的农村环境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造提升。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乡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对乡村道路修建、垃圾清理、秸秆焚烧、大气污染治理等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去年,全乡共修建乡村公路48公里,清理垃圾1500立方米,及时发现和扑灭着火点22处,粉刷墙壁42000平方米,改厕1200个,绿化植树320亩。同时,对国道307和省道保衡路两侧的环境建设进行了综合整治,群众的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调结构,农业增产增效日益明显。该乡通过扶持帮建、示范引领,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规模经营。去年,全乡专业合作社发展到95个,入社成员人均增收505元。同时,该乡通过巩固、推进、发展等措施,稳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巩固林果种植业,该乡在确保果品继续向优质无公害方向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深州市“西果东移”战略,对接果品大乡,扩大果品种植面积。目前,全乡果品种植面积已达2.2万多亩,果品产量达到7.5万多吨。加快推进养殖业,该乡加大扶持引导力度,积极推进养殖业规模化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清辉头村为中心的蛋鸡养殖小区,以宏发种猪场为中心的生猪养殖小区。目前,全乡蛋鸡存栏近408万只,生猪存栏达到3000多头,肉牛存栏2000多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该乡的黄韭种植历史长,享誉度越来越高。为了将黄韭产业做大做强,2014年,他们共发展黄韭种植1600亩,产量112万公斤,产品除供应本市需求外,还销往辛集、石家庄、北京等地。另外,通过外出参观学习,该乡正在探索发展大棚桃种植,如今已种植近百亩。 促就业,农民增收致富步伐逐渐加快。近年来,该乡从提素质、促就业入手,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培训提素质,该乡联系农牧局有关技术人员,利用农忙、冬闲等节点,到各村为群众进行种养殖技术指导,发放种养殖技术资料2万余份,举办各类培训23次,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种养殖技能。广辟途径,引导富余农民就业。该乡通过与深州市总工会联系,深入开展劳务输出工作。2014年,该乡共输出务工人员850人。同时,通过与当地的冀衡集团、天翔化工、诚信商厦、深州百货等企业联系,实现了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