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总结分析
1、优势
对于学校附近大型公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海淀区、乃至北京市的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各大公园还推行利民项目,开通了年票业务,以便宜的票价,给附近居民提供了便利的锻炼环境、和优美的风景。此外,像颐和园和圆明园这种以旅游业为主的大型公园,因为它们特殊的历史价值、隶属于国家级的旅游区;也有海淀公园这种区级公园,所以各级政府予以了很高的重视,这些公园的设施保存的很好。居民和游客们在这里可以得到高品质、软硬件健全的健身、旅游经历。
小型公园更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出于全民健身的初衷,服务了居民、便利了百姓。虽然仍有少数公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身边的公园还是为我们强健的体魄、美好的生活,贡献了极大的一分力。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公园会更加美丽,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2、劣势
针对公园保存现状这个方面,我们通过亲身走访发现了几个问题。学校周围的大型公园,上文中已经交代了以旅游业为主,所以不免会出现环境问题,并且有些地方环境破坏的情况极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北京及著名景点的风貌。还有一些时间段,人流密集,使人们不能很好地游览和欣赏公园的美景,造成很大的损失,甚至有失公园的价值。
也有少数的小型公园,主要归各社区管理,以加强全民健身为主要目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较偏、管理不完善等诸多原因,部分公园健身设施陈旧、环境卫生情况糟糕,还有一些公园的部分区域未向民众开放,导致有些公园会出现游客稀少的现象,甚至已经体现不出它们的自身价值。
3、关于公园分布的思考
其实说到公园的分布,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地理区位因素,就如同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般随处可见。可能是因为附近优雅的环境,比如海淀公园、北大附近琳琅满目的小园。也可能是某个区域内人们的一种爱好,比如在一零一东边不远就一个死飞公园,那是附近小区以及大学里的一些骑行爱好者经常展示自行车车技的地方。当然也有社区或政府为了附近小区和区域生态所人工兴建的,比如我们这次所考察到的上地公园等等这些供我们日常休闲娱乐的地方,在地图上一搜索,便纷纷浮现在了眼前。
如果真的要说些分布规律出来,那恐怕就是在集中居民区或办公区周围,或者是类似中关村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需要重点绿化的地带了,不过前提还是有一片可供绿化的地儿。(至于说圆明园、颐和园这种著名景点,是历史所选择的地段,必有它的道理可循,也许是环境的清幽吧)。不过话又说回来,公园,一定要有人去才能体现出价值,就像黑塞说的:书写的再好,只有你读了才可能有收获。公园的诞生,一定是因为周围有需要的人群存在,好比山上的路一样,山上本没有路,有需求,同时走的人多了才会产生路。
4、设想
我有一些小小的想法:
1.加强小型公园的管理,对于健身设施陈旧的现象一定要有人进行检查和修复。
2.对于环境破坏问题,我认为只有每个人真正有一份爱护环境的心,并付诸于行动,才能得到根治。
然而这样太过于理想,所以对于环境问题,在人人自觉爱护环境的同时,还需要专门的人进行定期打扫。
3.宣传一些小型公园,让附近居民有所了解,并动员大家积极到公园锻炼、观光,充分利用公园的价值。
4.对于本地居民来说,放假时可以排除著名景点,而选择其他的公园,例如东升八家郊野公园、树村郊野公园等等,不但可以缓解人多的压力,还可以欣赏到不同的风景。
总之,就是呼吁大家利用周末呀、假期呀,这些时间多出去走走。在北京这种生活节奏飞快的城市中,不时到公园玩一玩、看一看,对于自己的身心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4、感想
在之前的调查范围内,许多我们平常都不熟知的公园映入了眼帘,其中很多也许在我们匆匆赶路上学上班的途中就无意经过,或者有许多我们在路上都似曾相识的见过,只是忙碌的生活让我们无暇顾及这些眼前疾驰而过的景象,无暇在这些原本可以清静享受生活的地方散步乘凉。也许是这次走访拉近了与周围的距离,只感觉原本学校周边再平凡不过的街景中竟也充满了不少未知与神秘,较有名一点的比如海淀公园暂且不提,就在一零一正南面200米左右就有一处不大的鸣鹤园,想必不少朝夕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同学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其实我也是因为考察才发现的,它就在北大西门的旁边,园子不大,却充满着绿意,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置身其中一种鸟语花香的感觉攫住了我,虽然没有鸣鹤,但小园中的生机不亚于正值暑期的一零一,哎,不知冬日里小园的景象又如何。暂且先不谈这鸣鹤园了,只是想借此说一下其实就在咱们生活圈子的附近就隐匿了不知多少像鸣鹤园一样的芳园雅境,有时间多看着地图多走走,也许世界会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