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4•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五代•僧志安《绝句》
5•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6•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7•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8•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9•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10•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2•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3•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14•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15•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唐•杜牧《山行》
16•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17•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18•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
1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20•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21•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22•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2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4•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26•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8•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9•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30•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31•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作呜呃。——唐•李贺<<致酒行>>
3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3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4•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3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36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 龚自珍《乙亥杂诗》
37•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38•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39•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过大庾岭>>
40•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1•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42•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43•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44•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5•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46•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7•.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48•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由此寄>>
49•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50•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51•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2•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5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5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55•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56•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5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8•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5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0•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2•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4•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五代•僧志安《绝句》
5•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6•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 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7•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8•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9•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10•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1•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2•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3•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14•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15•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唐•杜牧《山行》
16•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17•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18•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二首》
1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20•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21•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22•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2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4•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26•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8•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9•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30•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31•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作呜呃。——唐•李贺<<致酒行>>
3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3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4•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3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36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 龚自珍《乙亥杂诗》
37•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38•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39•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过大庾岭>>
40•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1•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42•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43•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44•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5•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46•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7•.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48•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由此寄>>
49•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50•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51•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2•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5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5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55•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56•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57•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8•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5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60•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