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是应试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素质教育?对于这个问题,虽然教育界一直在争吵辩论,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也深得人心。因此,尽管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和边界还不够清晰,但都在以各自的力量影响评价着基础教育。在这两套评价系统的共同指挥作用下,中国现今的基础教育显得无所适从。而更现实的问题是,两套评价系统相互纠缠,已经形成了一种吸附力。不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只要沾上基础教育,都会被卷进旋涡,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为它累,被它伤。
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考虑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顺着应试教育的轨道,把学生“发射”进更高的教育阶段,于是,考试、分数还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应试训练、应试技巧还是重中之重;但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当下的教育潮流,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考试机器。于是,在保留传统的考试分数这一评价系统之外,又多了素质教育的评价指标。
而如今的学生和父母们也得两边忙活,考试分要高,特长也不能少———不光学校在运行两套评价系统,就连就业市场也是如此。现在用人单位选人,一方面学历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又都强调能力和素质。于是,现在的中小学生不仅学习要好,还得有特长,智商要高,情商也不能低;而家长不光要抓孩子的学习,还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管理、实践、研究等各种各样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文化、艺术、身体和心理等方方面面的素质。
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好的,可为什么实施过程中也应试化了?问题的根子不完全在教育系统自身,有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教育问题,很多都是社会问题。这些年,社会对现行教育始终在批判,而批判的重心是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孩子的创造力,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教师也备受指责、埋怨。其结果是强化了老师与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对立关系。其实,在这个教育系统中,谁都不容易。
现在的学校简直就是摧毁人才,老师也只盼学生考得好 ,这样他们就可以多得些奖金了。各所学校也是为了升学率,不停的压迫学生。作为一个重点中学的中学生来说,压力更大。
以前,我学习成绩好,深受老师、同学的爱戴。可自从我进入中学以后 ,成绩不如人意,老师也 不关注我 ,人缘也不好 ,在班上很自卑 ,压力是非常大的。开始,我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 这种象现象,后来,一次与同学的聊天中 ,知道这便是应试教育惹下的祸根 。是啊,从前从未有过的感觉迎面而来,我突然发觉读书是多么无聊的事啊。我们读这么多年的书,辛苦放在一边不说 ,到头来为的是什么 ,文凭?进一个好单位?赚钱养家?一个人要这样违背自己的意愿,辛苦的活一世?而且,重要的是 ,一辈子这样辛苦也得不到什么好结果。这难道不是应试教育的弊端 吗 ?
现在中国搞什么全面发展 ,到头来,还不是什么也没发展好,所有的人用的是一样的课本,那些 教育工作者想到过人也是有差异的吗?想到过要用不同的教材教育不同的人吗?没有,即使没有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不同的人 。像外国学生,就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修学习。
但这种教育方式还并不适合中国,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只能用文凭、分数来选取“人才 ”。至于 中国几百年几千年之后回变成什么样,我无从得知,但我还是希望,有一天中国会变成我们想象中的社会,远远的摆脱应试教育。 不可否认,应试教育确实能让你得高分,虽然它也确实会扼杀我们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小学生经常在国际奥数什么的获奖,但是却从来没有诺贝尔奖。主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
说实话,我上大学也狠深刻地想过这个问题
中国人口太多,想要从年轻人中间选择人才,除了高考,没有更好的办法
所以说,为了什么而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考个好大学。事实表明,分数只代表这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不表示这个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就能成相应的正比。
我们学习,要现实一些,不要总觉得这个是应试教育,是题海战术,因此不想学,我们要想一想,除了高考,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从同龄人里面脱颖而出。
我的想法可能你觉得悲观,但是大多数人只能靠高考来改变命运,真的。
另外,你要是确实想在上学阶段提高自身素质,那你还是等到上了大学吧,大学里有无数社团等着你去参加,去施展才华。当然不是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我们还得努力学习,只要你是学生,你的任务就是学好知识。
我祝你学业有成,将来事业有成!
学校和教师,一方面要考虑满足社会现实的需求,顺着应试教育的轨道,把学生“发射”进更高的教育阶段,于是,考试、分数还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应试训练、应试技巧还是重中之重;但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当下的教育潮流,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前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冷冰冰的考试机器。于是,在保留传统的考试分数这一评价系统之外,又多了素质教育的评价指标。
而如今的学生和父母们也得两边忙活,考试分要高,特长也不能少———不光学校在运行两套评价系统,就连就业市场也是如此。现在用人单位选人,一方面学历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又都强调能力和素质。于是,现在的中小学生不仅学习要好,还得有特长,智商要高,情商也不能低;而家长不光要抓孩子的学习,还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管理、实践、研究等各种各样的能力,提高孩子的文化、艺术、身体和心理等方方面面的素质。
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好的,可为什么实施过程中也应试化了?问题的根子不完全在教育系统自身,有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有社会大环境的制约。教育问题,很多都是社会问题。这些年,社会对现行教育始终在批判,而批判的重心是教育压抑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孩子的创造力,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教师也备受指责、埋怨。其结果是强化了老师与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对立关系。其实,在这个教育系统中,谁都不容易。
现在的学校简直就是摧毁人才,老师也只盼学生考得好 ,这样他们就可以多得些奖金了。各所学校也是为了升学率,不停的压迫学生。作为一个重点中学的中学生来说,压力更大。
以前,我学习成绩好,深受老师、同学的爱戴。可自从我进入中学以后 ,成绩不如人意,老师也 不关注我 ,人缘也不好 ,在班上很自卑 ,压力是非常大的。开始,我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 这种象现象,后来,一次与同学的聊天中 ,知道这便是应试教育惹下的祸根 。是啊,从前从未有过的感觉迎面而来,我突然发觉读书是多么无聊的事啊。我们读这么多年的书,辛苦放在一边不说 ,到头来为的是什么 ,文凭?进一个好单位?赚钱养家?一个人要这样违背自己的意愿,辛苦的活一世?而且,重要的是 ,一辈子这样辛苦也得不到什么好结果。这难道不是应试教育的弊端 吗 ?
现在中国搞什么全面发展 ,到头来,还不是什么也没发展好,所有的人用的是一样的课本,那些 教育工作者想到过人也是有差异的吗?想到过要用不同的教材教育不同的人吗?没有,即使没有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要求不同的人 。像外国学生,就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修学习。
但这种教育方式还并不适合中国,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只能用文凭、分数来选取“人才 ”。至于 中国几百年几千年之后回变成什么样,我无从得知,但我还是希望,有一天中国会变成我们想象中的社会,远远的摆脱应试教育。 不可否认,应试教育确实能让你得高分,虽然它也确实会扼杀我们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小学生经常在国际奥数什么的获奖,但是却从来没有诺贝尔奖。主要原因就是应试教育。
说实话,我上大学也狠深刻地想过这个问题
中国人口太多,想要从年轻人中间选择人才,除了高考,没有更好的办法
所以说,为了什么而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考个好大学。事实表明,分数只代表这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并不表示这个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就能成相应的正比。
我们学习,要现实一些,不要总觉得这个是应试教育,是题海战术,因此不想学,我们要想一想,除了高考,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从同龄人里面脱颖而出。
我的想法可能你觉得悲观,但是大多数人只能靠高考来改变命运,真的。
另外,你要是确实想在上学阶段提高自身素质,那你还是等到上了大学吧,大学里有无数社团等着你去参加,去施展才华。当然不是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我们还得努力学习,只要你是学生,你的任务就是学好知识。
我祝你学业有成,将来事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