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问:划分录取控制线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划分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批次线或省线)主要考虑了以下一些因素:①各批次院校在各地的招生计划数;② 全体考生高考成绩总体水平和各分数段考生的人数情况;③按统计学规律确定的划线系数,确保高校有一定的生源选择余地,批次线上的考生人数要大于院校招生计划数。综合以上因素,经过计算机程序测算出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委批准后执行。
10问:录取控制分数线能简称录取线吗?
答:有些媒体,尤其是一些在当地非常有名的大报和许多专业人士,经常将“录取控制分数线”,简写或简称为录取分数线或录取线。笔者认为这是很不严肃和不正确的,希望能引起注意和重视。这是因为:其一,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官方人为所划的几条分数线,而不是当地考生自发报考而最终在学校的录取过程中形成的分数线。其二,它的产生时间是在当地的投档、录取以前,而不是录取以后。真正的录取分数线则必须产生于录取之后。其三,省级招生委划出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目的,是为了有助于投档,而不是学校的录取。其四,他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学校的录取最低分数线和各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线,是完全可以高于或低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这是由学校的实际录取情况所决定的。当然,通常情况是高于和等于。其五,媒体这样简写或简称会对哪些不熟悉、不了解高考招生政策和招生常识的广大考生和家长是一个误导。其六,如果实在需要简写或简称,笔者认为何不将其简写或简称为“录控线”呢!这可能要合适得多。
11问:各录取批次中的招生院校各是哪些?
答:各地所划分的录取批次中,除了提前批次外,通常就是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第四批次。第一批次一般安排“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和部委属全国重点院校以及当地省级招生办同意安排在第一批次录取的院校或专业。由于第一批次录取主要是全国重点大学,因此其录取控制分数线,又叫重点本科批次线(简称重点线)。
第二批次一般安排除了第一批次的录取院校以外的普通本科院校(不含民办本科院校)。由于第二批次录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因此划定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又通常称为一般本科线或二本线。第三批次一般安排独立学院的本科及民办院校的本科。第四批次一般安排有专科招生计划的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专科及民办院校专科)和高等专科院校以及各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12问:高分生不报下批次院校的危害在哪?
答: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有些高分考生不重视下一个批次院校志愿的填报,故在上一批次志愿落选后,就失去了录取机会;只能复读或不再上学或……。故笔者在此特别提醒考生,一定要慎重、合理填报志愿,即便高考成绩达到第一批次线的考生也不能仅填一本的志愿,最好还应填报二本及后续各批次志愿。至于有少数地方涉及“诚信问题”的也要统筹考虑、反复比较、再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