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孙营
南孙营行政村位于通许县城西北9公里处,是孙营乡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虽然近几年乡政府南迁,但南孙营村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并未改变。
西邻大孟昶村,东邻九女冢村,南邻七门村、赵亭村,北临冉庄,有通往开封、通许、尉氏、朱仙镇等地的柏油路。
全村现有1250户人家,5034口人,7800亩耕地。
孙营这一带从前是丘陵地带,岗丘起伏,连绵不断,是古代战争中易守难攻的绝好地形。
公元前342年的战国期间,魏国伐韩,韩国求齐国助战,齐国派孙膑在此扎营与魏国大将庞涓决战,齐国军队采用孙膑的减灶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诱使庞涓带兵兼程尾追,进入齐军埋伏阵地,齐军突然出击,庞涓措手不及,结果大败于此,后战死在马陵道。
后来有人在孙膑扎营的地方居住,形成村落,名曰孙家营,沿称至今,称之为孙营村。
经过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化,连绵的土山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较高的土岗。
明朝建立(1368年)后,采用迁民中原的办法,从山西洪洞等县向这里迁民,最早的有赵、侯、王、陈、刘、高、郭、朱、马、渠、魏、张、范、时、史、李、申、袁、徐、韩、蔡、黄、闻、司、董、蒋、崔、连等姓居民迁入,前五姓居多。
侯姓在三百五十年前从河北省迁来,随后又有其他姓氏从不同地方迁入。
这些人民勤劳朴实,艰苦奋斗,躬耕土地,为孙营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859年,为了御匪和防止水患,在村周围筑了一道土寨,称为广元寨。
1909年第二次复寨加固后,寨墙高三丈二尺,建有东、西、南、北砖砌的四座寨门,南门由赵玉同家建,北门由侯少堂家建,东门由王德茂家建,西门由侯保仁家建(另一说由姓兰的建),建成后,仍称广元寨。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75公里,八丈宽的护村河环绕四周,村内修建有南大庙(在赵三保宅处)、老奶庙(在王顺堂宅路北处)、天爷庙(在孙营村东北角)、马王爷庙(在西门里约六十米路北处)和祖师庙(矗立在村中心地带)。
从祖师庙向南开通有宽阔的南北大街,是当时集贸市场的雏形,与东西向的街交叉在祖师庙前。
1911年辛亥革命后,提倡新生活,发展新文化,人们破除封建迷信。
1927年扒掉了南大庙、老奶庙、关爷庙、天爷庙等所有庙宇,把祖师庙改修为洋学堂,加之周边村知名之士捐款,特别是本村赵翰亭的有力捐款,使得学校规模空前。
南孙营行政村位于通许县城西北9公里处,是孙营乡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虽然近几年乡政府南迁,但南孙营村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并未改变。
西邻大孟昶村,东邻九女冢村,南邻七门村、赵亭村,北临冉庄,有通往开封、通许、尉氏、朱仙镇等地的柏油路。
全村现有1250户人家,5034口人,7800亩耕地。
孙营这一带从前是丘陵地带,岗丘起伏,连绵不断,是古代战争中易守难攻的绝好地形。
公元前342年的战国期间,魏国伐韩,韩国求齐国助战,齐国派孙膑在此扎营与魏国大将庞涓决战,齐国军队采用孙膑的减灶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诱使庞涓带兵兼程尾追,进入齐军埋伏阵地,齐军突然出击,庞涓措手不及,结果大败于此,后战死在马陵道。
后来有人在孙膑扎营的地方居住,形成村落,名曰孙家营,沿称至今,称之为孙营村。
经过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化,连绵的土山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较高的土岗。
明朝建立(1368年)后,采用迁民中原的办法,从山西洪洞等县向这里迁民,最早的有赵、侯、王、陈、刘、高、郭、朱、马、渠、魏、张、范、时、史、李、申、袁、徐、韩、蔡、黄、闻、司、董、蒋、崔、连等姓居民迁入,前五姓居多。
侯姓在三百五十年前从河北省迁来,随后又有其他姓氏从不同地方迁入。
这些人民勤劳朴实,艰苦奋斗,躬耕土地,为孙营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859年,为了御匪和防止水患,在村周围筑了一道土寨,称为广元寨。
1909年第二次复寨加固后,寨墙高三丈二尺,建有东、西、南、北砖砌的四座寨门,南门由赵玉同家建,北门由侯少堂家建,东门由王德茂家建,西门由侯保仁家建(另一说由姓兰的建),建成后,仍称广元寨。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75公里,八丈宽的护村河环绕四周,村内修建有南大庙(在赵三保宅处)、老奶庙(在王顺堂宅路北处)、天爷庙(在孙营村东北角)、马王爷庙(在西门里约六十米路北处)和祖师庙(矗立在村中心地带)。
从祖师庙向南开通有宽阔的南北大街,是当时集贸市场的雏形,与东西向的街交叉在祖师庙前。
1911年辛亥革命后,提倡新生活,发展新文化,人们破除封建迷信。
1927年扒掉了南大庙、老奶庙、关爷庙、天爷庙等所有庙宇,把祖师庙改修为洋学堂,加之周边村知名之士捐款,特别是本村赵翰亭的有力捐款,使得学校规模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