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一向是比较喜欢读鲁迅的文章的,他把中国人的国民性剖析的很透彻,尤其是消极的一面。但是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用他积极、幽默的语言展现给了外国人一个更全面的中国人,更全面的中国文化。
“汤姆·布朗母亲的临终遗训:‘昂起你的头颅,爽爽直直的回答人家的问话。’再把中国母亲的传统的遗嘱来作一对比,她们总是千叮万嘱的告诫儿子:‘少管闲事,切莫干预公众的事情。’”这是里面让我反应最大的一句话,我一直感觉爱管闲事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在别人要去搀和的时候我有时也会嗤之以鼻并一直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对的,直到读到了这段话我才得知这便是我的旁观心理。我会怕如果这件事又牵扯到我了怎么办,我会觉得万一我去参与了别人又觉得我不好怎么办。但是当我仔细思考过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这说的并不全面。中国人最擅长与喜欢的便是凑热闹,你出了什么坏事我一定要跑去看看去给自己找点乐子,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有因为交通事故而发生矛盾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这时周边肯定是围满了人,照相的、看热闹的无所不有,就是没有上去劝架的。每一个人都怕把战火引到自己身上,但是生活中缺少点颜色缺少点乐子所以一定要去凑个热闹。等到人家解决好了或是自己有事先走了,还得评论一番发表一下看法觉得谁对谁错。这便不是好的德性,你若说管闲事是好事那就是上去劝架,但绝对不是凑热闹、找乐子。
若说到管“闲事”,我觉得在别人需要困难的时候去帮一把,这叫做管“闲事”。有多少人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拥有着一种旁观心理,又有多少人可能会在后面偷乐呢。“中国青年具有的公众精神不亚于欧美青年,而中国青年之热心欲参与公共事业的愿望亦如其他各国青年,但一到了廿五至卅之间,它们都变得聪明而习于冷淡了。”这种可以说是“学乖了”。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往小了说,在我们生活中有多少青年想帮集体他人做点什么,有时就会收到一句“管别人干什么管好自己”。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林语堂的这句话我也觉得有些不那么试用了,这个年龄提前了,反而在有些不惑之年的人看开了会想能帮别人一把就帮别人一把。在学校里有很多活动就是这样,我相信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会觉得“我只要学好就行了”他们把活动“让”给其他人干。当别人做完了又会说干的不好如果是我来做就好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人会习于冷淡,因为热情都被这样的人给磨没了。文章里说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完善法律,这样大家就会敢于站出来了。但是我觉得不然,最重要的是国民需要从心底里意识到:并不是你自己好了,你就幸福了。正如:“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生活环境”,你周围的人若是天天面对困难很消极沮丧,我想你过不了多久变成也会这样了。所以说,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凑热闹看似很关心别人实为找乐子,而是真的去管管公共事务,去帮帮别人、做点贡献。
书里不仅仅是这点值得我们去深思,也有许多写中国国民性的值得我们去思考(大部分所表现的都是积极的。)当然也有幽默轻松的介绍文化政治生活的。我想林语堂的这本对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书来讲真的是在全面不过了。
“汤姆·布朗母亲的临终遗训:‘昂起你的头颅,爽爽直直的回答人家的问话。’再把中国母亲的传统的遗嘱来作一对比,她们总是千叮万嘱的告诫儿子:‘少管闲事,切莫干预公众的事情。’”这是里面让我反应最大的一句话,我一直感觉爱管闲事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在别人要去搀和的时候我有时也会嗤之以鼻并一直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对的,直到读到了这段话我才得知这便是我的旁观心理。我会怕如果这件事又牵扯到我了怎么办,我会觉得万一我去参与了别人又觉得我不好怎么办。但是当我仔细思考过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这说的并不全面。中国人最擅长与喜欢的便是凑热闹,你出了什么坏事我一定要跑去看看去给自己找点乐子,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有因为交通事故而发生矛盾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这时周边肯定是围满了人,照相的、看热闹的无所不有,就是没有上去劝架的。每一个人都怕把战火引到自己身上,但是生活中缺少点颜色缺少点乐子所以一定要去凑个热闹。等到人家解决好了或是自己有事先走了,还得评论一番发表一下看法觉得谁对谁错。这便不是好的德性,你若说管闲事是好事那就是上去劝架,但绝对不是凑热闹、找乐子。
若说到管“闲事”,我觉得在别人需要困难的时候去帮一把,这叫做管“闲事”。有多少人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拥有着一种旁观心理,又有多少人可能会在后面偷乐呢。“中国青年具有的公众精神不亚于欧美青年,而中国青年之热心欲参与公共事业的愿望亦如其他各国青年,但一到了廿五至卅之间,它们都变得聪明而习于冷淡了。”这种可以说是“学乖了”。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往小了说,在我们生活中有多少青年想帮集体他人做点什么,有时就会收到一句“管别人干什么管好自己”。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林语堂的这句话我也觉得有些不那么试用了,这个年龄提前了,反而在有些不惑之年的人看开了会想能帮别人一把就帮别人一把。在学校里有很多活动就是这样,我相信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会觉得“我只要学好就行了”他们把活动“让”给其他人干。当别人做完了又会说干的不好如果是我来做就好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有人会习于冷淡,因为热情都被这样的人给磨没了。文章里说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完善法律,这样大家就会敢于站出来了。但是我觉得不然,最重要的是国民需要从心底里意识到:并不是你自己好了,你就幸福了。正如:“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生活环境”,你周围的人若是天天面对困难很消极沮丧,我想你过不了多久变成也会这样了。所以说,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凑热闹看似很关心别人实为找乐子,而是真的去管管公共事务,去帮帮别人、做点贡献。
书里不仅仅是这点值得我们去深思,也有许多写中国国民性的值得我们去思考(大部分所表现的都是积极的。)当然也有幽默轻松的介绍文化政治生活的。我想林语堂的这本对外国人介绍中国的书来讲真的是在全面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