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水年华吧 关注:68贴子:881
  • 1回复贴,共1

【小组作业】圆明园路附近的文化设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考察主题:圆明园路附近的文化设施
小组成员:桂江笑、李睿童、李雯琪、宣妍欣
前期准备:桂江笑
考察成员:桂江笑、李睿童、李雯琪
考察地点:圆明园路附近(北京大学、中关村图书大厦、食街)
考察撰稿:桂江笑、李睿童
一、中关村图书大厦
中关村图书大厦是我们在平时周末和假期经常去的一个“根据地”,从校门口出发前进几百米即可到达。它是学校附近最大的书店,同时也久负盛名、书籍品类繁多。考完期末考试的下午,我们小组三人步行到图书大厦进行考察。
进入图书大厦,一到四楼分别有音像光碟、专业书籍、儿童书籍、科普书籍等等各类分区,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书店内部的装潢十分人性化,灯光明亮,四周宽敞,座椅布置在楼层两边。尽管条件已经很好,我们还是发现有不妥的地方,因为来图书大厦参观、读书的人非常多,而座椅相比之下还是不够,所以很多人都站着或坐在地上读书,十分不方便而且不舒适,所以我们想提个小小建议,就是在角落布置较大面积的泡沫坐垫可供多人使用,或在书架两侧加塑料坐凳供人自取且便于收起,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环境为读书者创造更舒适的读书环境。
在受众人群方面,中关村图书大厦可以说是接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慕名而来的爱书之人,若再把范围缩小些,应该是附近的学者、住民。来到此处的主要目的当然就是读书、买书、感受这里的浓厚学习氛围。
二、食街
走出图书大厦,在返回学校的路上,我们又来到了食街。食街,顾名思义,就是饭馆一条街,也许你会说,食街不是文化设施吧?但是“民以食为天”,而且食街也形成了它自己的独特风景,我们想,食街应该算是文化设施。
在食街的小餐厅很多,以麻辣烫和筱面闻名的花名册、味道极佳的没名生煎,还有很多比格、巴西烤肉…这里的受众群体主要是附近的住民和学校的学生、工作者。走在食街的石头路上,能感受到这里的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一套口味、概念,创新与融合在这里得到了极平衡的体现。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5-09-07 07:02回复
    三、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可说是离一零一最近的一所名校,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我们将考察的重点放在了北大的老楼房上。
    从东门进入,走过行车道(两边是工地),前方是遥感楼和老化学楼。这两栋楼单从外观来看,至少有三十年历史,裸露着的砖略显风化的痕迹。前方的光华楼看上去建于同一时期,外观看起来要更现代化,只是入口处的地面有开裂。
    校园西北,草坪旁的一排老房子正在维修,古老的四合院,进行了重新涂刷,猛地看上去倒像是现代仿古风格的建筑,只有墙壁上覆盖的爬山虎能够显示它们年代的久远。
    对于这些老建筑,如果不去修缮就会影响到美观,甚至会影响到安全;如果修缮,看起来美观了,但老建筑所带给人们的历史感也弱化了一些。可以说,建筑承载了历史与文化,人们也应该从建筑上感受到历史。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9-07 0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