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钓鱼吧 关注:8,230贴子:204,652
  • 14回复贴,共1

鱼的致命三性!选钓位必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常听到钓友说自己的钓位和别人就差几米,可是别人连连上鱼,而自己的漂就象丢水缸里一样,动都不动一下,即使用和别人一样的饵效果还是一样,究其原因主要是钓点选择出了问题。
同时还有很多朋友对台钓认识上有误区,觉得台钓一般采用的饵料,雾化效果好,相比传统钓有诱鱼的优势,所以就错误的认为台钓就不受钓位限制,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
要认识到无论多好多强的诱鱼剂都有一个作用范围,一旦超出他的作用范围,鱼是不能感知到的,又怎么能把鱼诱到窝里来呢,所以无论是传统钓还是台钓必须使你的诱鱼剂作用范围内有鱼道或者鱼窝,这样才可能使你的窝子内鱼长钓不断。不管鱼道或者鱼窝,他们的形成都是由鱼的生活习性决定的。
鱼类最致命的缺点就是有趋食性,趋氧性,趋温性。充分利用这三性,钓鱼当然就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从鱼的三性可以看出:鱼类更喜欢在氧气充足,温度适宜,食物丰富的水域生活,所以钓位选择尽量有进水口附近的位置,或者下风口,主要是这些位置氧气充足,同样冬天尽量选择水深或者向阳背风的钓位,而夏天却要选择岸上有树水中有草能遮阳的地方,主要是因为鱼类在不同季节对温度要求不一样决定的。
但是最重要的钓位选择要求还是尽量选择长期有食物的地方。这里自然会形成鱼道或者鱼窝。
首先说说鱼道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鱼在水下行进的路线。鱼道形成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长期自然环境影响形成的,他是一种生物钟,比如鲫鱼,每天上午8-10点和下午4-6点是上鱼高峰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是鱼类洄游决定的,也就是每天两次到浅水觅食特性决定的,这也是谚语“浅水吃,深水耍”说的情况。这样自然中午时候鱼一般不好钓,谚语“神仙难钓午时鱼”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9-08 13:11回复
    另一种情况是水流形成的,从物理学来说水中的食物最先沉淀的水流的外恻,主要是外恻水流速度永远低于内侧,这就是钓鱼要钓弯的原因,也就是钓洄水。同样水的表面正常情况下水流速度高于底层,这也是钓鱼钓坎的原因。就是水下面深浅交界处的下面,由于上面两种水流作用的原因,水下自然回形成一个食物带,这就是鱼道。
    下面再说说鱼窝,所谓鱼窝就是鱼类最喜欢积聚的一小面积范围,这里鱼的密度比别的地方大得多,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钓塘的朋友基本都知道,老板经常在固定位置喂鱼的地方肯定就是鱼窝,这是鱼类对食物的条件反射形成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鱼类天生有自我保护行为,这种行为决定了他们喜欢呆在有障隘的地方,比如桥墩,水中的倒树,大片的水草带等,这些地方往往就是所说的鱼窝。
    正因为如此,谚语才说:“七分钓位,三分钓技”。没鱼的地方你用什么办法都是白费力,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鱼的习性,那么钓鱼的时候就事半功倍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9-08 13:11
    回复
      2025-05-19 14:35:58
      广告
      高一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9-08 13:24
      收起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9-08 13:41
        收起回复
          钓无定法,我始终觉得运气才是最主要的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5-09-08 13:57
          收起回复
            支持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9-08 19:29
            收起回复
              支持五毛,学习了!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5-09-08 20:15
              收起回复
                钓鱼从来没找到过鱼窝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9-08 20:58
                收起回复
                  2025-05-19 14:29:58
                  广告
                  又跟着大师学习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9-09 2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