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养羊吧 关注:16贴子:55
  • 0回复贴,共1

羊消化器官组成和机能及生理特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消化器官组成及机能
羊属于反刍动物, 具有复胃。复胃分四个室, 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四个胃的总容积约分为30升。前三个胃的黏膜无腺体, 统称为前胃。皱胃的壁黏膜有腺体, 其功能与单胃动物的胃相似, 称为真胃。在四个胃中瘤胃体积最大, 约占胃总容积的80%,其功能是容纳临时贮存采食的饲草, 以便休息时, 再进行反当; 瘤胃也是瘤胃微生物存在的场所。网胃和瓣胃, 其消化生理作用与瘤胃基本相似。小肠是羊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羊的小肠细长曲折, 成年羊的小肠长约22~25米。胃内容物——食糜进入小肠后, 在各种消化液(主要有胰液、肠液、胆汁等)的化学作用下被消化分解, 其分解后的营养物质在小肠内被吸收, 未被消化的食物随着小肠的蠕动被推入大肠。羊的大肠较小肠粗而短, 长度在4~13米。大肠内也有微生物的存在, 可对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 但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二、消化生理特点
1、反刍:°反刍是指草食动物在食物消化前把食团经瘤胃逆呕到口中, 经再咀嚼和再咽下的活动。反刍包括逆呕、再咀嚼、再混合唾液和再吞咽4个过程, 反刍可对饲料进一步磨碎, 同时使瘤胃保持一个极端厌氧、恒温(39~40℃)、pH恒定(5.5~7.5)的环境, 有利于瘤胃微生物生存、繁殖和进行消化活动。反刍是羊的重要消化生理特点, 停止反刍是疾病的征兆。羔羊出生后约40天开始出现反刍行为。在哺乳期间, 羔羊吮吸的母乳不通过瘤胃, 而经瘤胃食管沟直接进入皱胃。在哺乳早期补饲易消化的植物性饲料, 可促进前胃的发育和提前出现反刍行为。羊反刍多发生在采食后。反刍时间的长短与采食饲料的质量密切相关,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愈高反刍时间愈长。一般情况下, 羊昼夜反刍的时间为3~4小时。
2、瘤胃微生物作用 瘤胃微生物与羊是一种共生关系。由于瘤胃环境适合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瘤胃中存在有大量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纤毛虫,还有少量的真菌, 每毫升瘤胃内容物含有约10的10次方到10的11次方个细菌,10的5次方到10的6次方个纤毛虫, 瘤胃微生物对羊的消化和营养具有重要意义。瘤胃是消化饲料碳水化合物, 尤其是粗纤维的重要器官。其中瘤胃微生物起主要作用。羊等反刍家畜之所以区别于猪等单胃家畜, 能够以含粗纤维较高、质量较低的饲草维持生命并进行生产, 就是因为它们具有瘤胃微生物。羊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主要在瘤胃中进行。在瘤胃的机械作用和微生物酶的综合作用下, 碳水化合物(包括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被发酵分解, 分解的终产物是低级挥发性脂肪酸(VFA),这些挥发性脂肪酸主要是由乙酸、丙酸和丁酸组成, 也有少量的戊酸, 同时释放能量, 部分能量以三磷酸腺苷(ATP)的形式供微生物活动, 大部分挥发性脂肪酸被瘤胃壁吸收, 部分丙酸在瘤胃胃壁细胞中转化为葡萄糖连同其他脂肪酸一起进入血液循环, 它们是反刍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羊采食饲料中55%~95%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70%~95%的粗纤维是在瘤胃中被消化的。瘤胃微生物可将饲料中的脂肪酸分解为不饱和脂肪酸并将其氢化形成饱和脂肪酸。羊的主要饲料是牧草, 但牧草所含脂肪大部分是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的,而羊体内脂肪大多由饱和脂肪酸构成, 且相当数量是反式异构体和支链脂肪酸。由此可见, 食入的脂肪酸必须经羊消化道及体内的一系列反应才可合成羊体不饱和脂肪酸。现己证明, 瘤胃是对不饱和脂肪酸氢化形成饱和脂肪酸, 并将顺式结构的饲料脂肪酸转化为反式结构的羊体脂肪酸的主要部位。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Bechdel等于1920年首次发现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B族维生素, 并被以后的研究所证实。影响瘤胃微生物合成B族维生素的主要因素是饲料中氮、碳水化合物。和钴的含量。饲料中氮含量高则B族维生素的合成量也多, 但氮来源的不同, 不同B族维生素的合成情况亦不同。如以尿素为补充氮源, 硫胺素和维生素B12的合成量不变, 但核黄素的合成量增加。碳水化合物中淀粉的比例增加, 可提高B族维生素的合成量。给羊补饲钴,可增加维生素B12的合成量。一般情况下, 瘤胃微生物合成的B族维生素足以满足羊各种生理状况下的需要。瘤胃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K。研究表明, 瘤胃微生物可合成甲萘醌-10, 甲萘醌-11, 甲萘醌-12和甲萘醌-13, 它们都是维生素K的同类物, 合成后被吸收贮存在肝脏中。瘤胃对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有破坏作用, 对维生素C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但破坏的机理尚不清楚。


1楼2015-09-10 10:3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