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吧 关注:388贴子:2,655

再别康桥到底是写给谁的?

收藏回复

  • 124.79.167.*
  请问有人知道再别康桥到底是写给谁的吗?是在徐志摩的什么时候处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的?谢谢!


1楼2008-06-09 12:00回复
    • 211.142.189.*
    是在悲伤的情况下实际是写给林徽因的.


    2楼2008-08-27 09:10
    回复
        1920年秋季,徐志摩到了英国。本来是准备去那里拜剑桥大学的罗素为师。但他到了英国才知道罗素已不在英国,而到中国讲学去了。而且,罗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剑桥大学除名。后来,徐志摩经英国作家狄更生介绍,才得以进入剑桥大学读书。此间,徐志摩认识了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他开始苦苦追求这位美貌年轻的才女。为此,徐志摩解除了与前妻张幼仪的婚姻。但不幸的是,后来的林徽因还是与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结成了婚姻。 
        于是,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已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就是这样用含羞草般的触觉和婴儿般的情感去感知爱情的,是他的单纯的爱情观给他的诗作注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这种浪漫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徐志摩那炽热与细腻的情感,在诗行中随着康河静静地流淌。


      禁言 |3楼2009-04-17 00:16
      回复
        • 117.66.141.*
        是徐志摩写的


        4楼2009-05-15 18:42
        回复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啊
          我一点不觉得这首诗很悲伤
          他写得明明很美
          只有淡淡的忧愁
          但是却很宁静


          禁言 |6楼2009-08-24 15:26
          收起回复
            悲惨感很强烈


            禁言 |7楼2009-08-24 23:12
            回复
              • 219.147.198.*
              这首诗写出了一种朦胧的美,一丝丝的凄凉之感,
              语言运用的非常巧妙
              用康河的美,衬托出对林微因的爱恋


              8楼2009-10-18 10:34
              收起回复
                • 119.5.155.*
                写给林徽因的


                9楼2009-10-30 11:12
                回复
                  ddddd


                  禁言 |10楼2009-11-09 15:12
                  回复
                    • 222.174.122.*
                    他没带走一片云彩
                    却带走对康桥永恒的爱
                    康桥喻指林微因


                    13楼2010-05-30 11:06
                    回复
                      • 112.83.146.*
                      康桥=剑桥


                      14楼2010-06-13 22:24
                      回复
                        写给他远去的母校的


                        禁言 |15楼2010-08-18 07:36
                        回复
                          写给我们的


                          禁言 |17楼2011-11-20 14: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