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tianya.cn/post-free-305605-1.shtml
拙劣的《大宋提刑官》主题歌
李钟琴
千古悠悠,有多少、 冤魂嗟叹。空怅望、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链。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滂沱雨, 无底涧,涉激流, 登彼岸。奋力拨云间 ,消得雾患。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看斜阳, 照大地阡陌,从头转。
这是当前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的主题歌,笔者曾听到好几个人为之叫好,说这是近年来难得的有文化品位的歌词。按说,以宋朝为历史背景拍故事,而词这一艺术形式正是在宋朝大放异彩,因此主题歌采用词的形式,无疑是不错的创意。可惜的是,由于词作者的不学无术,拙劣的词句使这一不错的创意变成了笑柄。
作旧体诗词,应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所谓内容,指诗词的立意与内涵;所谓形式,指遣词造句是否贴切传神、是否符合格律。如果将诗词分为上中下三品的话,内容与形式俱臻完美,当为上品;内容高雅而不合格律,当为中品;内容平庸而格律谨严,则为下品。至于内容形式一无可取,不入品。
回头来看这首“满江红”,先看其内容,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上片大概是说千古以来有无数冤魂,下片说忠臣历尽艰险拨乱反正。立意无甚新奇处,可算是平庸之词。如果这篇词作在文字上没有语病,符合词律,算是下品之作,倒也无可厚非。
然而,如果对其文字稍作分析,就会发现此词不仅立意平庸,而且文理不通。先是说千古以来有无数冤魂嗟叹,这分明在阴曹地府。谁知作者大笔一转,“空怅望、人寰无限”,又回到了人间。下面的“泣血蝇虫笑苍天”更是不知所云。典故中有“杜鹃泣血”,不知蝇虫如何“泣血”?泣就泣吧,忽然又“笑苍天”了,不知这苍蝇虫子到底是想哭还是想笑。“孤帆叠影锁白链”一句,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孤帆叠影”四字大概想化用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孤帆远影”四字,用就用吧,非得来个点金成铁,将“远”字改成“叠”,试问:既是“孤帆”,何来“叠影”?紧接着下面的“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不知“烈烈风”吹散了什么。难道是将“孤帆叠影”全部吹散了?
通观上片,忽尔阴曹,忽而人间,忽而孤帆,忽而大风,意思含糊,词句散乱,给人的感觉是作者背过几首古诗词,东借一句,西套一句,胡乱拼凑而已。
再看下片。“滂沱雨, 无底涧,涉激流, 登彼岸”,这几句倒无语病,而“奋力拨云间 ,消得雾患”就有些不通了。“拨云”可以,后面加个方位词“间”,那拨的就不是云了,而是云间某物。想拨什么呢?原来是拨雾——“消得雾患”。真是高手啊,能在云间区分哪是云哪是雾!而且“雾患”一词怎么看怎么别扭,一定是作者自造的词。再往下读,“社稷安抚臣子心”,社稷是什么?代指国家啊!国家怎么去安抚臣子之心呢?颇令人费解!最后一句“看斜阳, 照大地阡陌,从头转”,“大地”与“阡陌”语意重复,“从头转”则不知从何转起了。
最后看词的平仄、对仗、押韵,可知作者对诗词格律一知半解。“满江红”词牌应用入声字押韵,而此词用的却是去 声。“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链”和“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两联一般应用对仗句,而这两联无一联符合对仗要求。至于平仄,错的地方更多。一些平仄必须分明的字眼,如“苍”、“白”、“烈”、“流”、“力”、“消”、“得”、“雾”、“心”、“陌”等,平仄全搞反了。
既然标明是“满江红”词,就应该合乎词的格律。不合格律,就不要标上词牌。遗憾的是,有些人偏偏不懂装懂,附庸风雅。我纳闷的是,剧组那么多人,难道就没有一个人仔细读读这几十个字?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看出点问题?
拙劣的《大宋提刑官》主题歌
李钟琴
千古悠悠,有多少、 冤魂嗟叹。空怅望、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链。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滂沱雨, 无底涧,涉激流, 登彼岸。奋力拨云间 ,消得雾患。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看斜阳, 照大地阡陌,从头转。
这是当前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的主题歌,笔者曾听到好几个人为之叫好,说这是近年来难得的有文化品位的歌词。按说,以宋朝为历史背景拍故事,而词这一艺术形式正是在宋朝大放异彩,因此主题歌采用词的形式,无疑是不错的创意。可惜的是,由于词作者的不学无术,拙劣的词句使这一不错的创意变成了笑柄。
作旧体诗词,应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所谓内容,指诗词的立意与内涵;所谓形式,指遣词造句是否贴切传神、是否符合格律。如果将诗词分为上中下三品的话,内容与形式俱臻完美,当为上品;内容高雅而不合格律,当为中品;内容平庸而格律谨严,则为下品。至于内容形式一无可取,不入品。
回头来看这首“满江红”,先看其内容,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上片大概是说千古以来有无数冤魂,下片说忠臣历尽艰险拨乱反正。立意无甚新奇处,可算是平庸之词。如果这篇词作在文字上没有语病,符合词律,算是下品之作,倒也无可厚非。
然而,如果对其文字稍作分析,就会发现此词不仅立意平庸,而且文理不通。先是说千古以来有无数冤魂嗟叹,这分明在阴曹地府。谁知作者大笔一转,“空怅望、人寰无限”,又回到了人间。下面的“泣血蝇虫笑苍天”更是不知所云。典故中有“杜鹃泣血”,不知蝇虫如何“泣血”?泣就泣吧,忽然又“笑苍天”了,不知这苍蝇虫子到底是想哭还是想笑。“孤帆叠影锁白链”一句,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孤帆叠影”四字大概想化用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孤帆远影”四字,用就用吧,非得来个点金成铁,将“远”字改成“叠”,试问:既是“孤帆”,何来“叠影”?紧接着下面的“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不知“烈烈风”吹散了什么。难道是将“孤帆叠影”全部吹散了?
通观上片,忽尔阴曹,忽而人间,忽而孤帆,忽而大风,意思含糊,词句散乱,给人的感觉是作者背过几首古诗词,东借一句,西套一句,胡乱拼凑而已。
再看下片。“滂沱雨, 无底涧,涉激流, 登彼岸”,这几句倒无语病,而“奋力拨云间 ,消得雾患”就有些不通了。“拨云”可以,后面加个方位词“间”,那拨的就不是云了,而是云间某物。想拨什么呢?原来是拨雾——“消得雾患”。真是高手啊,能在云间区分哪是云哪是雾!而且“雾患”一词怎么看怎么别扭,一定是作者自造的词。再往下读,“社稷安抚臣子心”,社稷是什么?代指国家啊!国家怎么去安抚臣子之心呢?颇令人费解!最后一句“看斜阳, 照大地阡陌,从头转”,“大地”与“阡陌”语意重复,“从头转”则不知从何转起了。
最后看词的平仄、对仗、押韵,可知作者对诗词格律一知半解。“满江红”词牌应用入声字押韵,而此词用的却是去 声。“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链”和“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两联一般应用对仗句,而这两联无一联符合对仗要求。至于平仄,错的地方更多。一些平仄必须分明的字眼,如“苍”、“白”、“烈”、“流”、“力”、“消”、“得”、“雾”、“心”、“陌”等,平仄全搞反了。
既然标明是“满江红”词,就应该合乎词的格律。不合格律,就不要标上词牌。遗憾的是,有些人偏偏不懂装懂,附庸风雅。我纳闷的是,剧组那么多人,难道就没有一个人仔细读读这几十个字?难道就没有一个人看出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