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skz: 因为台湾音乐基本来自日本,而香港歌曲早期音乐元素多脱胎与粤剧,所以既高亢又玩转,受到来自台湾的影响之后,就逐渐的蜕变了,如果说四大天王刘德华的歌声还有点影子,张学友郭富城的则完全没有了。删除 | 2015-11-24 15:14回复
清清诗语: 回复 xmskz :受外国影响那是当然,可是中国自古就有七声音阶,十二平均律,但古人觉得五声音阶更雅,所以七声音阶和十二平均律发展不够。但是毕竟中国本来就有的呀,而且十二平均律很可能是外国从中国学的。所以说,文化是互相学习的。删除 | 2015-11-24 17:40回复
清清诗语: 回复 xmskz :台湾学了日本,可是台湾的校园民谣,甜歌,古装片影视歌曲,罗大佑式的现实主义风格,也是日本音乐所缺少的。香港1975年以前早期风格:老上海+粤曲。75年之后,顾嘉辉黎小田黄沾关圣佑。。一大波音乐大师的古风非常浓厚,84年之后,就是时尚劲歌为主了。学友早期歌曲《霸王别姬》还有古韵删除 | 2015-11-24 17:48回复
xmskz: 回复 清清诗语 :十二平均律是中国人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删除 | 2015-11-25 09:58回复
xmskz: 回复 清清诗语 :说明你对音乐的了解不多。蒋帮逃到台湾后没有能带去音乐方面的人才,能用的都是之前夜上海之类的和夜兰香之类的日本歌曲,这当然不能满足,本身蒋和日本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台湾并不排日,这样台湾就大量的引进日本歌曲,把词翻译成中文之后演唱,一时间日文歌成为主流。
xmskz: 回复 清清诗语 :在这个过程中,不经日文歌曲满足了台湾的需求,同时长期的滋养台湾人在后来创作歌曲的时候,在旋律和节奏上都是日试的。台湾很多歌手选择到日本发展,比如邓丽君。香港不同的是1,是英殖民地没有投靠日本,二存在粤剧的滋养,所以日本音乐的入侵要缓慢很多。删除 | 2015-11-25 10:09回复
xmskz: 回复 xmskz :注意日本人说话的特征,叫鸡啄米,速度频率快字声短。中国人说话的特征要绵长的多。所以台湾的校园歌、甜歌等都能,虽然后面的歌词创作有台湾本土特征,但旋律和咬字特征都是日本试的。删除 | 2015-11-25 10:18回复
清清诗语: 回复 xmskz :你对音乐的来龙去脉了解细致,可是日式特征主要是日本演歌,演歌风格和现在的流行歌曲差别很大。而且日本现代同样是学习欧美,而日本的古代各种文化,包括乐器、服饰、语言文字等等都是学中国的,日语发音和吴语相似,只能叫互相学习。校园民谣甜歌我指的不是歌词,而是旋律不同于外国删除 | 2015-11-25 18:35回复
清清诗语: 回复 xmskz :日本古代音乐是学唐朝的,影响力持续至今。中国人能发明七声音阶和十二平均律,难道他就不能发明现代流行音乐么?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曲式。就像古人写格律诗,现代人写散体诗,难道古人就想不到散体诗这种体裁么?能想到,但人家不喜欢这种体裁。删除 | 2015-11-25 19:19回复
清清诗语: 回复 xmskz :中国古代不喜欢七声音阶,所以影响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即便不跟外国学,中国人自己也能发明流行音乐的,只不过可能需要的时间长些。邓丽君是去日本发展了,可是她的中国特色的演唱风格对日本影响也很大,《独上西楼》《人约黄昏后》这种唐诗宋词类的曲风,外国基本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