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津吧 关注:1,479贴子:7,155

【第三只耳】谷津U3 DAC/耳放/功放一体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谈及谷津,这个历史谈不上深远的品牌,其实早已给我留下过一些深刻印象。大概四五年前一次活动里面HA-1作为主力耳放驱动SONY R10耳机,以R10的难推程度以及HA-1的价格来说,当时的表现算是给了我不错的品牌初印象,而且在那时的众多同类产品里面,HA-1等谷津初代产品的外观和细节处理也是突出的。第二次印象则来自上年广州耳机展,在谷津发布会中,品牌设计师张先生于自身音乐理解到录音,硬件设计方向去介绍品牌理念,期间让PO主不由得对谷津品牌多了几分认可。要知道,市面上我们不难看到高超的数据派,堆料党,但往往回放效果的音乐感无法给用家良好的感受。而这次文章分享的谷津U3和天乐CL3书架箱正是当时发布会的主角。



1楼2015-09-26 10:35回复
    外包装是由一个半身俯视平面图加上简单的标识构成了U3包装的设计,里面的内包装则是较高密度的硬性胶海绵包裹,保护能力较好。之所以会介绍起包装是因为最近似乎比较多朋友的机器被物流公司损坏,而U3是插口较多,电位器按钮较长的一台机器,风险更是相对大些。


    2楼2015-09-26 10:36
    回复
      露出真容的U3让人感觉还是保持了许多谷津贯有的设计风格,但是变得更加紧凑细致了。长形红色电位器已成为品牌标识之一,U3上面一个是增益调节(无极),一个是音量调节。上面几个有带背光的触控则分别是待机状态,输入格式,以及功放偏流模式(低偏流及高偏流甲类输出)选项,不同的背光灯代表不同的状态。机箱上手手感十足,一方面表面喷砂处理足够细致,更重要的是那箱体里基座材质原来是纯铜。查回官方介绍得知这是因为谷津经过EMI电磁干扰测试发现导电不导磁机箱基座材质出来声音会更纯净,而且机箱出于散热考虑也设计了两排文氏散热孔。甚至,连那小小一个遥控器也是那样沉甸甸的,表面处理的应用也和主机保持了一致。


      3楼2015-09-26 10:36
      回复
        U3是一台有必要独立一段文字来介绍其接口的机型。数字输入:RCA同轴,光纤,高速USB(支持高码率,Windows系统下需要驱动),低速USB(应付常规码率文件和一般应用)。模拟输入:RCA输入,作为纯功放时使用。模拟输出,RCA输出(作解码,前级使用),香蕉口喇叭信号输出,还有左下角那个为低音炮设计的输出口。


        4楼2015-09-26 10:37
        回复
          参与搭配的主系统简介:
          墙线:倍耐力4方,6方线各一组,意产ABB空开
          墙插:COOPER IG8300RN冷冻版
          排插:小不点净化再生电源LDP_500(接数码端),享声定制冷冻铜镀铑(无滤波,接放大端)
          电源线:各级均为不同线径的纯铜线基线材
          RCA同轴线:Gotham GAC-1 & 天乐 DAC-2
          喇叭线:天乐 Trans 3/2
          脚架:声桥 全铁脚架(填充黑铁砂混合物)+ CUBEMAN Mecury 悬浮底座
          转盘:享声D100pro豪华版
          DAC/耳放/前级/功放:谷津U3
          PC:Lenovo K29mod
          耳机:OPPO PM-1,STAX SR-207
          静电耳放:STAX SRM-323S
          主要评价用唱片:
          林忆莲 ---《四星汇聚》[WEA原版]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Charles Dutoit dir - L'Arlésienne & Carmen Suites (Bizet) [1988 西德 满银PDO版]
          张学友---醒着做梦[Blu-Ray Audio 提取PCM 24/96 档案]
          Jenny Lee---《Live at the Village Studios》
          区瑞强 ---《Sings 王菲 我 结他II》 SACD
          Cannonball Adderley---《Somethin’Else》(PCM 24/96)
          以谷津U3组成CAS耳机系统


          5楼2015-09-26 10:38
          回复
            对于一台多功能一体机,谷津U3作为电脑搭配的表现是必然受到用户关注的,这次搭配耳机系统的部分是全由PC作为音源。相比S/PDIF RCA输入最高只能支持24bit/384kHz的PCM格式,U3在高速USB输入状态下可支持到最高DSD128的格式。这次搭配的U3的PC是PO主常用的K29mod,WIN10 LTSB系统,搭配Jriver21(ASIO输出),在PC与U3之间加入iFi Audio的iUSBpower使USB数据/供电分离以及地线隔离。
            ①谷津U3直推搭配OPPO PM-1


            6楼2015-09-26 10:38
            回复
              以享声D100pro豪华版+谷津U3组成2声道音箱系统
              ①谷津U3搭配天乐CL3表现


              8楼2015-09-26 10:40
              回复
                1寸的D2608/913000软球顶高音喇叭,4寸的12W/4524G00玻璃纤维锥盆中低音喇叭,都是来自天乐自家代理的绅士宝出品,6Ω,86.5db的灵敏度,算是可以尝试搭配力水型功放的配置,这对箱子从声底来说还是比较有着惯常被认知的那种北欧喇叭的通透感。不过其实CL3在刚开声至到热身一阵子的那段时间里其实表现是比较难满意的,虽然声音具备通透感,但是分离度和结像始终显得有些凌乱,在调整一番问题存在之后,最后尝试换走上面说到的DD-3脚垫,换上我的5寸主动式音箱常用的CUBEMAN Mecury悬浮底座,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曾经凌乱的声像变得清晰凝聚不少。当然,脚垫脚架这些周边配置说到底还是考究具体搭配的,DD-3脚垫那种不锈钢+橡胶圈那种配置其实在前端上也有过多次的尝试表现还是可以的,这次的失落感或许更多是和PO主本来的脚架不搭配的缘故吧。反正,解决了这个曾经十分让人纠结的问题后,可以真正好好细品这个组合了。


                9楼2015-09-26 10:40
                回复

                  谷津U3的功放输出功率从旧作U1的50W提高到60W,输出增益可无级调节,而且有功放偏流模式可选,低偏流及高偏流甲类输出模式。如上图,当谷津LOGO为绿色时,则处于节能的ECO模式,当显示红色则处于高偏流甲类模式。相信绝大部分烧友都会果断选择后者的,处于高偏流甲类模式时的U3声音会更加厚实有力,当然,发热量也会大许多,真正的可煎蛋程度,试过就明白机内要用那么多铜质导热片和纯铜的底座了。两个红鼻子也是会让用家纠结好一阵子,音量和增益的调节,选择增益更大的时候,声音往往更有力犀利一些,但是也容易出现经常谈到的容易冲的问题,而搭配天乐CL3的时候,个人的选择是把增益大概打在10点钟左右的位置,尽量在力度感和耐听之间取衡。
                  在上述搭配和驱动模式下,天乐CL3的表现是具有比较不错的平衡度的,这种整体性可以打破烧友一开始对于相对小众品牌或者新品牌的一些顾虑。过去听过一些同来自台湾、定位也相近的产品,往往给我感觉声音细致之余会缺乏一种该有的底气和稳重感,而CL3的声音刻画也带有台湾音响传统追求细致轻松的感觉,不过同时也能给予合适的厚实感。从三频来说,CL3则是相对略保守的做法,无论各频段量感、声音密度还是高频的亮度处理。对于一般小形体箱子来说,要拼能量和气势多是徒劳的,而CL3那种喇叭素质不差但相对保守的调教带来的直观好处就是声音出来然而比较舒服自然,很好的规避了许多小箱子追求能量感反而变得“压缩感”的问题。
                  “通透”算是个人最愿意用于U3+CL3这个搭配上的形容,当然,这是指经过多番调试后的表现。在摆位和脚垫脚架都调整好后,这套搭配出来的声场和空间感对于它们定位来说无疑是可以让人满意的,原因相信除了CL3的喇叭配置不俗之外,它的箱体后倾相位校正设计应该也有较大的益处,特别是在这种小箱体近场聆听的状况下。而CL3的通透感最明显表现于在声场背景的安静度和纵深表现,在合适的背墙距离摆放下,CL3的纵向深度是可以展现出比较自然的延伸感的,边界感也不明显。这样的表现对于许多小编制室内乐以及爵士现场录音都显得很合适。在林忆莲-《四星汇聚》这种制作较好的旧人声录音的表现里,U3+CL3带出的声像感虽然谈不上有着非常高密度的凝聚力,但是形体感和距离感的表现都处理的恰到好处。
                  对于这个价位的一体式前端和4寸小书架的搭配来说,这样的整体表现是值得认可的。通透自然似乎是音响调音本就该追求的,但我们看到近年市面上类似价位段的器材似乎更崇尚小尺寸大能耐的理念以及更讨好的润色,这固然是吸引着不少用户,但偶然发现U3和CL3组合这种声音走向的时候,也难免感到些许欣喜。当然,尽管U3有不低的输出能力,尽管CL3空间感营造不俗,但大动态大编制的还是建议别用于自虐了,这个组合,悠着点儿听就挺好了。而且U3还是建议搭配5寸内的书架箱合适,刚好手上有其他品牌的一对6.5寸同是绅士宝单元的音箱,U3驱动就显得很吃力了。


                  10楼2015-09-26 10:41
                  回复
                    ②搭配ADAM Artist3主动式音箱


                    11楼2015-09-26 10:41
                    回复
                      HIFI发烧的观念慢慢在改变,近年来DAC直出或加上前级搭配主动式音箱的玩法在家用发烧友的圈子里越来越流行,而ADAM Artist这种官方定义成家用/专业监听两用的系列尤其受到欢迎,发烧友似乎对专业监听有着越来越多兴趣。当拿到U3知道可以做前级输出的时候,也试着搭配手上的这对和上述CL3一样都是4寸的ADAM Arist3。这是一个有趣的尝试,和上面U3+CL3的组合是同一个前端,接近的价位的音箱,音箱的尺寸相当。其实Artist3多少有点属于上面提到的崇尚小尺寸大能耐的一类,声音冲击力足,甚至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火气。搭配谷津U3的Artist3算是抹去了一点的火气,Artist两端的能量感有所收敛,注重解析和线条感的AMT高音喇叭在U3的控制下耐听度保持的不错,中频依然则依然保持着结实直白的特点,低频扎实而速度略快,不过下潜始终是这对喇叭的短板。搭配之中U3给我的感觉是前级输出亮点不多,但控制力是可以满足这类应用的。然而,如果非得对比这和上面搭配CL3两个投入成本差不多的组合其实是很难有结果的,U3搭配CL3更有传统音响的自然味道,搭配Artist3则适合喜欢声音表现直接,有冲击力的发烧友甚至是工作/音乐欣赏两用的玩家,反正只能因个人听音习惯和需求来选择~


                      12楼2015-09-26 10:41
                      回复
                        文章后写到最后PO主已经觉得有文不切题的感觉了,本该就以谷津U3和天乐CL3这俩作为主角,但期间因为U3本身的功能性而不可避免地把其他的一些元素都扯进来文章了。从充当纯解码,到功放输出,前级输出,耳机输出,在U3上谈不上素质出挑,但却不易找出它明显的短板。多于预算暂时有限但又耳机、主/被动式音箱多修,同时需要一个足够扎实稳定,声音耐听,好搭配的解决方案时,谷津U3确然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而无论是谷津U3还是天乐CL3,或许都不算芸芸产品中惊艳夺目的一类,但这二者所散发的正是台湾作品擅长的,精致感。


                        13楼2015-09-26 10:42
                        回复
                          看来U3没什么人关注啊


                          IP属地:湖北15楼2016-03-16 21:41
                          回复
                            空间允许的话来套U3搭配音箱那是哪种收获,不会因为听耳机不方便走动,也可跟别人同时一起分享,当然影响到别人也可换为耳机听,双向选择U3还是不错的


                            16楼2016-03-18 11: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