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宵吧 关注:28贴子:330
  • 1回复贴,共1

中国地下核长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是如何隐蔽和保持核力量的呢?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刊登文章称,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核武器现代化工作,包括引入可投送多个弹头的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同时,为了保护战略武器,并使其具备神出鬼没、出其不意的打击能力,中国还修建了长达5000公里的地下隧道,用于储存和转运核弹头。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世界媒体关注。
据美国媒体称,2012年以来,中国媒体曾多次披露了二炮部队修建地下导弹洞库的情况,文中引用西方专家推算称中国地下导弹库可承受多枚几十万吨当量核弹连续命中。此文引起了外界媒体的热议,有媒体分析中国此种深埋部署的方式实际比俄美导弹精度更高。中国媒体敢于公布这些被称为“地下长城”的战略设施,表明中国对其核作战体系具有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勇气。
在多年之后,五角大楼之所以对中国“地下核长城”项目又重新予以重视,主要是因为四川5·12大地震后,除普通救援部队之外,北京方面还向灾区派遣了数千名隶属于二炮部队的辐射专家。二炮部队负责解放军的战略核力量,包括大部分核武器。事实上,二炮部队的参与并非完全出乎意料,毕竟四川是中国重要核设施基地。更有意思的是,有报道称,山坡坍塌后,大量巨大的混凝土碎块被暴露在外。这种传闻使人们猜测,此次地震可能使中国丢失了部分藏于地下隧道或仓库内的核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9-27 00:26回复
    尽管中国核武库规模有限,但由于隐蔽而牢固的“地下长城”存在,即便是美俄也无法保证在首次核打击后就能消灭中国所有战略核力量,正是“地下长城”的存在,才确保了中国整体国家安全。基于“有限+有效”的核战略主张,中国深信在核弹头数量上“只求有,不求多”,这种概念与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囤积数以千计的核弹头迥然不同。该刊判断,中国“最低威慑”核理论极可能是采取“以城市为目标,50颗核弹头为一基数”的策略,而在弹道导弹性能上,则因为不必以敌方导弹发射井等点目标为攻击对象,所以也不必过度追求导弹的命中精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9-27 00:28
    回复